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學生想看作業成績需買VIP?豈能因“財”施教

發布時間:2023-03-17 10:5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想知道成績,還得先“升級”為(wei) VIP用戶?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日前,有群眾(zhong) 反映,青島市市南區海信學校老師在翼課網App上布置作業(ye) ,學生如果想看成績需購買(mai) VIP服務。據報道,海信學校自2019年起引進翼課網App,該App普通用戶頁麵隻顯示失分題目及數量,學生想查看成績和錯題解析需購買(mai) VIP服務,收費標準為(wei) 470元/年或790元/3年。經督促,海信學校已向237名學生全額清退了違規收取的16.639萬(wan) 元。

  在作業(ye) 做好後查看成績和錯題解析,原本是很正常的學習(xi) 流程,但在某些學校裏,日常教學被赤裸裸地異化為(wei) 一種消費負擔。付費就能看成績、不付費隻能“靠猜”——這本身就是在因“財”施教,人為(wei) 製造教育不公。代入普通家長的視角,不管是為(wei) 了讓孩子能正常學習(xi) ,還是防止被學校“針對”,乖乖付費都成為(wei) “沒辦法”的選擇。所以,不管名義(yi) 上學生和家長是否“自願”,事實上都是一種變相的教育亂(luan) 收費。

  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引導規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就明確規定:作為(wei) 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推薦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應當遵循自願原則,不得與(yu) 教學管理行為(wei) 綁定,不得與(yu) 學分、成績和評優(you) 掛鉤。上述媒體(ti) 曝光的現象,顯然屬於(yu) 違規行為(wei) 。

  盡管近些年國家三令五申,禁止學校巧立名目、打著校園信息化的旗號“薅學生羊毛”,各類亂(luan) 收費現象仍不時出現,有的還頗有“創意”。比如,雲(yun) 南普洱一中學曾“依據電腦分班”:花5800元購買(mai) 平板電腦就能進入“智慧班”,否則隻能進普通班。四川內(nei) 江某小學被指將作業(ye) 和付費App綁定,每學期收費100元。

  這些做法的共同點,就是違背了教書(shu) 育人的本義(yi) ,將日常的教學事務視為(wei) “變現資源”,想方設法把學生當“韭菜”割。於(yu) 是,在智慧校園的建設過程中,人們(men) 不時會(hui) 看到一種奇怪的悖論:電子產(chan) 品和教育軟件本是為(wei) 了豐(feng) 富教學方式、提升學習(xi) 效率,學生有時卻反受其累,電腦裏充滿了各類臃腫、繁雜的移動應用,連做作業(ye) 、查成績這樣基本的事情都被不合理地複雜化了。說到底,這些重重套路背後,就是學校難以遏製的亂(luan) 收費衝(chong) 動。

  要防止教育權利被濫用,首先要加強製度和規定約束,讓企圖違規者無法隨意鑽空子。用或不用哪些App,使用其中的哪些功能,不是拍腦袋決(jue) 定的,而是應當經過嚴(yan) 格的選用審核機製。

  這其中,第三方運營商的資質如何,應用內(nei) 是否存在商業(ye) 廣告和遊戲入口,布置作業(ye) 等基本教學事務是否有通過App發布的必要性等,都需要經過科學的論證過程,避免給學生和家長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同時,在義(yi) 務教育階段,應該特別注重“免費是常態,收費是例外”的基本原則。如果確有需求,首先要考慮的是通過教育經費統一購置。即便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家長掏腰包,學校也應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為(wei) 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空間,而非“一錘定音”。

  在這一事件中,不少關(guan) 鍵事實值得被追問:將查看成績與(yu) 購買(mai) App服務相綁定,這一明顯有違國家有關(guan) 規定的做法,是如何通過層層審核,從(cong) 2019年起堂而皇之施行至今的?如果不是群眾(zhong) 反映,這些做法會(hui) 不會(hui) 長期被“默許”?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灰色鏈條?監管部門是否存在失職、失察的問題?

  如果不追查上述問題,恐怕很難避免類似亂(luan) 象再現。在牟利與(yu) 懲罰的失衡天平下,一些學校的亂(luan) 收費衝(chong) 動難免會(hui) 蠢蠢欲動。

  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是以人為(wei) 本,而不是以利為(wei) 先。理念上的差別,關(guan) 乎學生能不能被平等相待,日常教學活動會(hui) 不會(hui) 因摻雜私欲而變形、變味。解決(jue) 好這一根本問題,比形式上是否使用花哨的App更為(wei) 重要。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