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社部門將共同實施“巴蜀工匠”共育行動
中新網重慶3月19日電 (記者 鍾旖)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蘇靜19日對外透露,為(wei)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川渝人社部門將共同實施“巴蜀工匠”共育行動。
據介紹,近三年來,川渝兩(liang) 地技能人才交流發展走向深水區。兩(liang) 地建成“巴蜀工匠”協同培養(yang) 融合區2個(ge) ,累計培訓培養(yang) 數字技能人才5萬(wan) 名;在技工院校專(zhuan) 業(ye) 建設、師資互派、學術交流等方麵開展深度合作,組建川渝技工教育集團,推動了重慶市技工院校與(yu) 四川23家企業(ye) 、16所技工院校開展深度合作。
根據“巴蜀工匠”共育行動,川渝兩(liang) 地將合作共建“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yang) 試驗區、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總部、西部工匠城、職業(ye) 能力建設創新改革先行區,共同打造技工教育聯盟、職業(ye) 培訓品牌和競賽品牌,合力塑造區域人才協同發展新樣板,共同繪就城鄉(xiang) 共美新畫卷。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董宏傑介紹,2023年川渝兩(liang) 地將繼續加大協作力度,推進一係列職業(ye) 能力建設合作項目。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麵,共同開展“巴蜀工匠”大師交流研討,協同提升技術技能;在技工教育方麵,持續開展專(zhuan) 業(ye) 共建、品牌共育、師資共享等;在職業(ye) 體(ti) 係建設方麵,共同開展火鍋料理師等新職業(ye) 標準開發、川渝專(zhuan) 項職業(ye) 能力考核規範等;在技能人才評價(jia) 方麵,完善題庫共享、成果互認機製,聯合打造川渝技能人才評價(jia) 品牌。
當天,由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四川省人力社保廳、重慶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和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巴蜀工匠”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術技能大賽正式閉幕。
在此前兩(liang) 天的激烈比拚中,來自川渝57支隊伍的551名選手奮勇拚搏、爭(zheng) 創佳績,充分展現出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術技能人才的風采,共產(chan) 生20項金牌、40項銀牌、60項銅牌及14個(ge) 突出貢獻獎、21個(ge) 優(you) 秀組織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