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個月,爭一個顯而易見的對錯
開庭對陳特來說並非易事。在自己的摩托車被人推倒後,他隻花一天時間,就找到肇事者,但等了9個(ge) 月,才在法庭等到賠償(chang) 的結果。
事件的責任顯而易見。3月24日,在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金橋第七法庭,他還是在一個(ge) 多小時的時間裏為(wei) 自己舉(ju) 證、答辯。因說話持續時間太長,他患上流感嗓子疼了3個(ge) 月,並開始咳嗽,心跳也跟著加速,喘不過氣。
事發時的監控清楚地顯示,推倒摩托車的,是一個(ge) 走路顫顫巍巍的老人,可索要賠償(chang) 卻沒有那麽(me) 容易。開庭之前的9個(ge) 月裏,維權的事情困擾著他。勸退的聲音一直存在,他還要反複向質疑他的人強調,年齡不是違法的理由。
今年1月24日,那個(ge) 老人去世。2月20日,陳特向老人的兒(er) 子發起了以“被繼承人債(zhai) 務清償(chang) 糾紛”為(wei) 由的民事訴訟。
庭審現場來了不少媒體(ti) ,陳特的6名家人和朋友也來了,隻有被告席上空無一人。
“你也不用抱太大的希望”
這本來隻是一場簡單糾紛。2022年6月25日,是陳特搬進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永華苑小區的第一天。晚上8點他剛將屋子收拾得差不多,通過6樓的窗戶,看到了自己停在單元門前的摩托車倒在地上。摩托車300多斤重,他很難想象這是個(ge) 意外。
等到第二天保安隊長上班,他在監控視頻中看到一個(ge) 走路有些跛腳的老人路過時,試圖將摩托車推翻在地,因為(wei) 瘦弱,老人第二次雙手用力嚐試才成功。
這是陳特人生中的第二輛摩托車,是2021年花6萬(wan) 元買(mai) 的。這次向右側(ce) 的摔倒,使得刹車手柄、護手、反光鏡、前風擋、手把等十多個(ge) 部位有了明顯的刮痕和不同程度的損壞。
據陳特回憶,鄰居告訴他,這已不是老人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了。這個(ge) 住在一樓的老人,會(hui) 把單元樓外的空地當作自己的家,推倒過不少電瓶車、共享單車,外賣小哥送餐出來,就發現自己的車摔壞在地。
陳特從(cong) 辦案民警那裏得知,她平日裏一個(ge) 人生活,生活靠親(qin) 戚救濟。據說有一次,親(qin) 戚送來的幾千元不翼而飛,從(cong) 那以後,她時常敞開的大門開始緊鎖住。陳特和民警第一次上門時,便吃了閉門羹。
民警還告訴陳特,老人可能已超過了70歲,並且患有精神疾病,“你也不用抱太大的希望”。他看著摩托車上的磨損,感慨“買(mai) 這麽(me) 好的車幹嗎”,又把陳特拉到一邊,勸他走保險流程,讓一個(ge) “孤寡老人”拿出這麽(me) 多錢賠付不現實。
陳特了解到小區有汽車也被這個(ge) 老人砸過,車主最後“自認倒黴”花了4000多元修車,最後申請了保險賠付。
他不接受這個(ge) 解決(jue) 方案。他認為(wei) 這並沒有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往常的處理方式是一種縱容,那麽(me) 就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受害者出現。
“做一件正確的事情”
搬進永華苑小區之前,陳特經曆了兩(liang) 個(ge) 月的居家辦公,每個(ge) 月工資到手隻有2590元。6月1日,他剛結束居家辦公回到公司上班就被辭退了。他搬到這裏本是想換換環境,有個(ge) 新的開始。
但他的生活被維權的事情占滿了。他在備忘錄裏記錄著每個(ge) 重要的進展,精確到小時,以及事件被關(guan) 注的程度,能很快說出這幾個(ge) 月裏重要節點的日期。
事發後第三天,他發布在個(ge) 人賬號上的事發監控視頻開始在網絡各大平台上發酵,熱度均排在前十位。之後,隨著他對維權進程的更新,這樣的熱搜還有二三十次。
陳特開始經常失眠、做噩夢。有一次,陳特回家路上,看見老人拿著一把剪刀,搬個(ge) 板凳坐在過道裏。他擔心老人做出過激舉(ju) 動。這也讓他對這個(ge) 新環境失去了安全感。事發兩(liang) 周之後他又搬離了小區,到車程兩(liang) 個(ge) 小時之外的嘉定區居住。
離開永華苑之後,陳特並沒有退出小區微信群,維權過程中,居民們(men) 依然在群裏議論著老人的行為(wei) 。7月到9月,他在群裏看見老人推倒了6次車,與(yu) 垃圾清理車發生了1次衝(chong) 突。
群裏的居民說,需要的話願意和陳特站在一起,同單元的一名住戶甚至覺得陳特“太靦腆”。不少網友在給他出謀劃策,一名同樣熱愛騎行、做律師的網友,幫他修改了第一次寫(xie) 的訴訟狀。
陳特的維權視頻拍了126集。在他的視頻裏,事無巨細地記錄著維權的每個(ge) 環節,包括他第一次獨自上門站在老人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外詢問情況,以及與(yu) 社區、派出所、法院溝通的每個(ge) 環節。
在這個(ge) “老人VS摩托車”的視頻合集裏,也穿插著另一段維權經曆——他搬離永華苑之後不久,房東(dong) 違約想要收回房子改造,但不想退回房租和押金。
陳特2021年從(cong) 武漢換到上海工作時,也遇到過類似不退押金的情況,他吃了啞巴虧(kui) 。這一次陳特直接報警了,最後一直走到了訴訟調解階段,對方才脫下房東(dong) 的假身份,所屬的中介公司員工找到他賠付了兩(liang) 倍的金額。
和老人的這起維權沒有這麽(me) 順利,因為(wei) 缺少修車的發票作為(wei) 需要賠償(chang) 損失的證據,網上立案一開始並沒有通過。陳特剛經曆了疫情和失業(ye) ,已負擔不起上萬(wan) 元的修車費用,隻能等鑒定部門的結果。
對摩托車維修價(jia) 格的估算從(cong) 7月1日一直持續到9月30日。鑒定部門第一次上門查看車輛之後,將車損價(jia) 格定為(wei) 4087元。
而陳特知道除了機身上一些肉眼可見的損害之外,還有一些受破壞的內(nei) 部零件未被拆解。他重新提交了一份鑒定申請書(shu) 。最終,警方更換了人與(yu) 他對接進程,補充鑒定結果增加了5460元的損失價(jia) 格。
6月29日,老人第一次被民警帶走做筆錄。8月3日,警方稱將老人帶去做精神鑒定,一個(ge) 月都沒有等到鑒定結果的陳特打電話和警方確認,被告知領取鑒定報告結果需要排隊。後來,陳特很少接到案件進程的電話,他會(hui) 搜索每一條相關(guan) 程序最長需要多少時間,在截止前的一周時間裏,開始給相關(guan) 部門打電話。
一個(ge) 半月過去了,老人的精神鑒定還沒有出來,陳特撥通了司法鑒定中心的電話聯係到法醫,被告知還沒有給老人做精神鑒定。他既生氣又失望,“做一件正確的事情,明明能夠按照正常程序辦事”,他撥打了12345、12377、12389投訴,等來了相關(guan) 部門的道歉,並被告知了這起案件的材料已經移交至檢察院。
老人的精神鑒定結果也在9月23日出來了,她“患器質性精神障礙;對本案應評定為(wei) 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目前對本案應評定為(wei) 有受審能力。”也就是說一旦犯罪事實成立,老人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陳特在網上申請立案時,事發已經近一個(ge) 月,他並沒有得到補償(chang) ,老人的監護人也從(cong) 未露麵。他認為(wei) 自己隻是做了自己認為(wei) 對的事情。
11月24日,陳特終於(yu) 收到了12月2日開庭的信息,而開庭前3天,陳特接到通知因為(wei) 老人沒有手機,線上開庭被取消了。
此時,陳特起訴的決(jue) 心已越發堅定。粉絲(si) 留言說,看著他從(cong) 一個(ge) 機車博主變成了維權博主。
“社會(hui) 的進步就是靠著普通人一點一滴的努力完成的”
去年12月13日之後,小區居民察覺到老人消失了,有人看見她孫女和警察上門收拾了一些隨身物品。19日早上,陳特在與(yu) 警方通話後確認了,老人因為(wei) 尋釁滋事被逮捕進看守所。
陳特再得知老人的消息,便是她2023年1月3日在看守所裏因感染了流感被取保候審,送進了醫院重症病房。兔年農(nong) 曆大年初三,他在親(qin) 戚家拜年的時候,聽聞了老人去世這一消息。年後第一個(ge) 工作日他和法院再次確認時,被通知這場刑事案件在事發快滿7個(ge) 月時終止。
這個(ge) 結果早在老人住院時,陳特就有設想過,私信和留言裏的“你把老人逼死了”“不得好死”,許多人用小號罵完就把他拉黑,他連想回複的機會(hui) 都沒有。以“對方是個(ge) 老人”為(wei) 說辭攻擊他的聲音一直存在,尤其在老人去世之後。
那段時間,他甚至發布了一條視頻,證明自己並無精神異常,不會(hui) 無故失蹤,或是做出自我傷(shang) 害的行為(wei) 。同時,他又盡量在通勤途中,選擇有監控的道路。
陳特並不想被這樣的道德所綁架,他從(cong) 一開始就想好了要追究所有相關(guan) 人員的責任,爭(zheng) 個(ge) 對錯。今年2月20日,他重新提交了立案申請,以“被繼承人債(zhai) 務清償(chang) 糾紛”為(wei) 由,將老人的兒(er) 子告上了法庭。
他們(men) 沒有見過麵,關(guan) 於(yu) 老人兒(er) 子的信息,陳特都是從(cong) 警方的口中得知的。他聽辦案民警說,老人兒(er) 子電話撥過去是空號,民警隻能在他居住周圍蹲點,鎖定他的車輛,蹲了一周才找到人。之後便是他時不時失聯,或是半夜喝醉酒之後打電話聯係民警。
最終,老人的兒(er) 子也沒有出現在法庭上。
3月24日庭審結束,陳特在網絡上更新了兩(liang) 條最新消息,告訴大家法院支持了他的訴訟請求,老人兒(er) 子作為(wei) 被告需要在10日內(nei) 向他支付16704元作為(wei) 修車費。
迫於(yu) 經濟壓力,那台摩托車至今放在地下車庫,沒有維修。25歲的陳特騎行生活從(cong) 大學畢業(ye) 後就開始了,高中暑假,父親(qin) 教會(hui) 了他騎摩托車,從(cong) 此他就夢想著賺錢買(mai) 一輛屬於(yu) 自己的摩托車。
開庭前,陳特詢問過律師,得知谘詢費最低都是3000元,而出庭辯護的費用上萬(wan) 元。陳特並沒有雇傭(yong) 律師,他覺得手裏的證據已經足夠確鑿,整個(ge) 事情也沒有過多的爭(zheng) 議。但他依然對結果沒有十足的把握。經曆過很多次“給你一點希望又破滅”的事情,開庭前陳特不敢抱有任何幻想。
如今,陳特維權短視頻合集的播放量快要破億(yi) 次了,他寫(xie) 道“社會(hui) 的進步就是靠著普通人一點一滴的努力完成的”。
(應采訪對象要求,陳特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龔阿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