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穩定性
無論對於(yu)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政黨(dang) 來說,還是對於(yu) 一個(ge) 地區來說,戰略問題都是根本性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戰略策略問題。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增強戰略的全局性”“增強戰略的穩定性”。這為(wei) 我們(men) 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戰略的內(nei) 涵與(yu) 本質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前瞻性是戰略思維的重要特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就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在掌握曆史發展大勢的主動中確定戰略、確立方針、製定政策。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提出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ti) 目標和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彰顯戰略前瞻性的綱領性文獻。增強前瞻性,既要看大勢,也要看風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ye) ,必然會(hui) 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這就要求我們(men) 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下好防範化解風險的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我國是一個(ge) 發展中大國,正在經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guan) 係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增強戰略的全局性,就要從(cong) 事物存在的整體(ti) 性出發,抓住事物的根本性矛盾和全局性問題,立足全局、統籌局部,以根本性矛盾和全局性問題的有效解決(jue) ,帶動推進局部性矛盾和問題的化解,推動事物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自覺在大局下行動。謀劃和推動本地區本部門工作要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為(wei) 前提,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不打小算盤、不搞小聰明,創造性開展工作,做到既為(wei) 一域增光、又為(wei) 全局添彩。始終圍繞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一曆史主題,著眼於(yu) 解決(jue)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和各項事業(ye) 全麵進步。
政貴有恒,治須有常。穩定性是保證戰略順利推進、如期實現的必要條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戰略一經形成,就要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隨意改變。”增強戰略的穩定性,就要深刻認識到戰略本身不是一時的、一隅的,而是立足長遠、著眼全局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對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無論國際風雲(yun) 如何波譎雲(yun) 詭、國內(nei) 形勢如何複雜嚴(yan) 峻,我們(men) 都要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隻要我們(men)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就能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wei) 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人民日報 胡長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