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法治守護 讓黃河安瀾澤被後世

發布時間:2023-04-03 11:16:00來源: 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編者按

  保護黃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大計。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作為(wei) 一部針對黃河流域的基礎性、綜合性和統領性專(zhuan) 門法律,黃河保護法的頒布及施行,讓黃河保護與(yu) 治理有了“鐵規矩”和“硬杠杠”。如何匯聚眾(zhong) 力,推動黃河保護法落地見效?且聽聽這些守護黃河的基層工作者怎麽(me) 說……

  法治之花遍開黃河源

  講述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人民法院副院長 高玥

  千呼萬(wan) 喚,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我感到底氣更足了、擔子更重了。

  古人雲(yun) “黃河之水天上來”,實際上,黃河之水就從(cong) 瑪多來。在藏語裏,“瑪多”是“黃河源頭”的意思。瑪多縣被譽為(wei) “千湖之縣”,全域都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核心區。20世紀80年代,長期過度放牧和自然災害導致瑪多縣植被破壞嚴(yan) 重,草原退化、湖泊萎縮、風沙漫天,曾經的美景不再。

  為(wei) 了修複草原、守護母親(qin) 河,瑪多縣實行禁牧、休牧等措施。2019年開始,瑪多縣人民法院開始有針對性地麵向農(nong) 牧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普法宣傳(chuan) 。全縣1.5萬(wan) 餘(yu) 人散居在2.53萬(wan) 平方公裏的高原上,要想普法入戶、不落一人,可不是件容易事。於(yu) 是,每個(ge) 月,瑪多法院的工作人員一行六七人組成“馬背上的宣講隊”,將法律知識帶到老鄉(xiang) 們(men) 的帳篷裏。

  擺上桌子、掛好橫幅、分發藏漢雙語宣傳(chuan) 冊(ce) ……一堂“保護三江源、從(cong) 我做起”的法治宣講就在藍天綠草間開始了。一些年紀大的阿克、阿妮(藏語叔叔、阿姨)理解法律法規比較慢,我們(men) 就結合一個(ge) 個(ge) 真實案例,把“法言法語”轉化成平實易懂的口語。

  有一次,宣講隊來到黃河鄉(xiang) 白瑪納村。宣講結束後,一位小姑娘跑到我們(men) 麵前,指著宣傳(chuan) 冊(ce) 上的文字問,為(wei) 什麽(me) 喝完水的塑料瓶不能直接埋在草原上?同事們(men) 解答後,小姑娘撲閃著大眼睛,一蹦一跳地加入清理垃圾的隊伍中。這個(ge) 小小身影,讓我明白了普法宣講的意義(yi) 所在。每個(ge) 季度我們(men) 還會(hui) 走進生態環境保護站,對生態管護員進行法治培訓。最近,一些村幹部還主動向我們(men) “邀課”,希望通過係統、細化的法律培訓,讓農(nong) 牧民把黃河保護法理解透。群眾(zhong) 的需求就是我們(men) 的使命,我們(men) 會(hui) 繼續廣泛宣講,讓法治之花遍開黃河源頭。

  “治理良方”讓黃河水奔騰向前

  講述人:甘肅省水利廳水政服務中心綜合科副科長 石曉

  “黃河保護法設置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專(zhuan) 章。希望您能帶動家人和朋友,在生活中養(yang) 成節約用水好習(xi) 慣……”前幾天,在蘭(lan) 州市蘭(lan) 晶廠小區,我們(men) 走進居民家中宣講,並向他們(men) 贈送了節水龍頭、宣傳(chuan) 口罩等小禮品。

  為(wei) 做好普法工作,我們(men) 不僅(jin) 在社區搭建涉水法律法規谘詢展台,還聯合西北師範大學開展節水短視頻大賽,發送主題宣傳(chuan) 公益短信……

  剛來水政服務中心時,我經常把一些法律書(shu) 籍拿在手上、撂在枕邊,閑暇時多看一眼,睡覺前再記誦一遍,可還是理解不夠深刻。漸漸地,我體(ti) 會(hui) 到,隻有通過具體(ti) 案例分析法理,化抽象為(wei) 具體(ti) ,才能把法治的種子“種”在百姓心裏。於(yu) 是,我和同事們(men) 多次組織普法宣傳(chuan) “進機關(guan) ”“進學校”“進社區”等係列活動。每當聽到學生們(men) 誓言“愛護母親(qin) 河,從(cong) 點滴做起,讓天更藍、水更綠”,每當得到社區居民“要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肯定回答,堅持普法的信念便在我腦中越發堅定。

  河湖長製工作全麵啟動後,我經常開展對黃河蘭(lan) 州段及其支流、山洪溝道監督檢查等水行政執法工作。麵對河道內(nei) 傾(qing) 倒垃圾問題,我會(hui) 要求責任鄉(xiang) 鎮、違法個(ge) 人現場整改,直到符合標準;麵對涉河違建、超深超範圍采砂及河湖“四亂(luan) ”問題,我會(hui) 走訪附近居民了解情況,記好點位建好台賬,提出整改要求和時限,整改完成一處,清單銷號一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道暢通了,風景秀美了。今後,我和同事們(men) 會(hui) 用好法律這一治理良方,讓黃河水奔騰向前、永不停歇。

  送法到企 共護“幸福水”

  講述人: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執法監督局四級調研員 何小英

  嗬護黃河水、“幸福水”,是沿岸兒(er) 女義(yi) 不容辭的責任。我從(cong) 事環保執法檢查工作10多年了,無數次以法律武器為(wei) 母親(qin) 河“去汙排毒”。特別是2020年寧夏被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使命以來,相繼出台法規條例,注重用良法保善治。現在有了黃河保護法,我們(men) 守護母親(qin) 河的底氣更足了。

  寧夏全境屬於(yu) 黃河流域,入黃排汙風險點多麵廣。這兩(liang) 年,隨著入黃排汙口全部封死,不達標排放越來越少。盡管嚴(yan) 防死守,還是有“漏網之魚”。2021年4月,我們(men) 例行檢查時,在寧夏北部一家距黃河僅(jin) 8公裏的化工企業(ye) 發現了端倪。地麵略顯混濁的滲水讓我們(men) 覺察到不對勁,當即核查企業(ye) 廢水來源,並在廠區內(nei) 查看達標排放、排汙許可證辦理等情況。後來,屬地生態環境監測站對疑似超標廢水排放口、可能造成地下水汙染的窨井、地下水監測井進行了布點監測,還進行了現場質控樣比對。證據擺在麵前,企業(ye) 環境違法行為(wei) “板上釘釘”,我們(men) 當即要求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立案處罰。

  多年執法檢查,工作人員雖然個(ge) 個(ge) 練就了“火眼金睛”,但大家清楚:讓事中事後監管更精準、更透明、更係統,關(guan) 鍵還是在源頭。2021年開始,我們(men) 和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聯合開展《基於(yu) 排汙許可證製的生態環境執法標準化模式課題研究》,同時對寧夏生態環境移動執法係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將課題成果“排汙許可‘一證式’執法監管清單”嵌入其中推廣使用,率先在全國推進排汙許可“一證式”執法。簡單來講,就是結合當地企業(ye) 實際,將企業(ye) 的生態管理製度執行、排汙口及治汙設施規範化建設、汙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量監控等執法內(nei) 容條理化,形成執法清單,並鏈接到生態環境移動執法App。這樣一來,每到一家企業(ye) ,一登錄軟件,其汙染物種類、濃度、排放量、排放去向等一目了然,企業(ye) 環保方麵的“風吹草動”便很難逃過我們(men) 的“電子眼”。兩(liang) 年來,排汙許可“一證式”清單化執法基本實現了火電、鋼鐵、汙水處理、煤化工、畜禽養(yang) 殖等寧夏全域典型行業(ye) 全覆蓋,初步形成了“企業(ye) 持證守法、政府依證監管、全社會(hui) 共同監督”的環境監督管理體(ti) 係。

  我們(men) 在執法檢查中發現,一些企業(ye) 因不熟悉法條,對違規排放行為(wei) 毫不自知,直到接受處罰才追悔莫及。這讓我們(men) 反思,執法檢查不能一味監督,更要做好普法服務。於(yu) 是,我們(men) “送法到企”,定期和企業(ye) 交流座談,對企業(ye) 掌握不透徹的法條、容易觸碰底線的問題麵對麵講解。

  在各方努力下,守護黃河之水成為(wei) 更多人的行動自覺。我將和大家一起,學懂弄通、研究透徹黃河保護法,為(wei) 保護母親(qin) 河盡到一份責任。

  做守護母親(qin) 河的忠誠衛士

  講述人:河南省滎陽黃河河務局水政水資源科科長兼水政監察大隊副隊長 楊磊

  3月22日,滎陽市人民廣場,“宣傳(chuan) 貫徹黃河保護法滎陽在行動”萬(wan) 人簽名儀(yi) 式上,人頭攢動、氣氛熱烈。“要是大家以後都能行動自覺,咱滎陽黃河邊的環境肯定會(hui) 更好。”一位市民的話在我耳邊回蕩,道出了我們(men) 守護母親(qin) 河的不變初心。

  滎陽黃河河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共有5人,承擔著滎陽轄區45.68公裏河道、14萬(wan) 餘(yu) 畝(mu) 灘區的河道巡查、水行政執法監督職責。2017年後,滎陽轄區河道範圍內(nei) 所有非法采砂場已被全部取締。然而,在高額利潤驅使之下,非法采砂行為(wei) 依然時有發生。2019年的某天淩晨,我們(men) 密切關(guan) 注一周多的非法采砂人員有了動靜。我安排好封鎖路口的執法車輛後,迅速帶領水政監察大隊執法人員向施工區域靠近。在機器轟鳴聲中,我們(men)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製住在場的幾名作業(ye) 人員。其中1人還試圖反抗,幸好沒有人員受傷(shang) 。事後有同事問我:不怕發生意外嗎?說實話,當時真沒想那麽(me) 多,隻是本能地覺得使命在肩、義(yi) 不容辭。

  黃河保護法的頒布施行,讓許多從(cong) 前的“卡點堵點”迎刃而解。比如,以前水行政部門工作涉及多個(ge) 部門,協調十分費力。黃河保護法明確“國家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協調機製”“黃河流域省、自治區可以根據需要,建立省級協調機製”,周全地解決(jue) 了黃河流域跨區域、跨部門的保護治理問題,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基層河務部門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更堅定了我們(men) 對未來的信心。

  看著母親(qin) 河因我們(men) 積年累月的付出而容光煥發,我們(men) 感到由衷自豪。以法治力量守護好母親(qin) 河,我們(men) 有信心更有決(jue) 心。

  “生態警長” 守護黃河入海口

  講述人: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公安局東(dong) 營分局“生態警長”聯合辦公室民警 劉文登

  滔滔黃河奔流到東(dong) 營入海。龍居鎮是黃河進入東(dong) 營的第一站,這裏有4萬(wan) 畝(mu) 林場,吸引了214種鳥類棲息繁衍。從(cong) 2010年起,守護黃河便成了我的神聖職責:我既要向沿黃19個(ge) 村2萬(wan) 多名村民普及好法律知識,還要對廣大遊客進行普法宣傳(chuan) ,引導他們(men) 保護黃河。

  為(wei) 了打好“預防針”,每個(ge) 月我都會(hui) 聯係幾個(ge) 村的“兩(liang) 委”,有時開村民大會(hui) ,有時到村民的院子裏開談心會(hui) ,讓沿黃村莊的老百姓知曉守護黃河的重要性。我們(men) 還製作了宣傳(chuan) 手冊(ce) ,走企業(ye) 、進農(nong) 戶進行宣傳(chuan) 。

  隨著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旅遊業(ye) 升溫,我們(men) 把重點轉向了守護黃河森林安全、預防水環境汙染等方麵。一到初夏,黃河壩上風景如畫,遊客紛至遝來。我和幾名輔警天天在壩上來回巡邏,糾正遊客隨地丟(diu) 垃圾等不文明行為(wei) ,引導他們(men) 愛惜環境……

  2022年,東(dong) 營公安機關(guan) 推行“生態警務”“全科警務”“鄉(xiang) 村警務”,東(dong) 營區也在全省率先開發公益性崗位,在龍居鎮設置了沿黃生態巡查員。我有幸成為(wei) 市公安局東(dong) 營分局“生態警長”聯合辦公室的一名民警,並有168名沿黃生態巡查員協助開展工作。

  我們(men) 聯合黃河河務部門,安裝或更新了一係列攝像頭,多點位實時監督黃河及岸邊情況;密織“守護網”,充分發揮沿黃生態巡查員作用,及時發現並製止亂(luan) 砍濫伐、岸邊釣魚、使用明火、取土取沙等行為(wei) 。

  黃河保護法實施後,我們(men) “生態警長”也會(hui) 拿出新招,在手機上,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把法律知識送到更多市民麵前。守護母親(qin) 河,需要你我攜手護安瀾。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王雯靜、萬(wan) 瑪加、宋喜群、王冰雅、王建宏、張文攀、王勝昔、趙秋麗(li) 、馮(feng) 帆、靳昊、王斯敏 本報見習(xi) 記者 李春劍 光明網記者 戰釗 本報通訊員 徐淑霞、王曼曼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