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做好數字化轉型必答題

發布時間:2023-04-13 11:00:00來源: 經濟日報

  做好數字化轉型必答題

  陸 敏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wei) 銀行業(ye) 發展的必答題。近日,一家上市銀行董事長在年報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提到,“我們(men) 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生死之戰”,更是將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直接提升到破釜沉舟的程度。

  搭上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列車,銀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正迎來跨越式發展。從(cong) 年報披露的情況也可見一斑。2022年,6家國有大型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總額超過1100億(yi) 元。另外,截至2022年末,工商銀行科技人員數量達3.6萬(wan) 人,居所有銀行之首,占總員工的比重達8.3%。建設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科技人員數量也均突破1萬(wan) 人。

  上市銀行作為(wei) 行業(ye) 的標杆、領頭羊,其“真金白銀”的投入,直接帶動整個(ge) 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提速。在實踐中,已有不少轉型成功的案例:大型銀行機構往往進行數字金融整體(ti) 生態布局,中型銀行機構擅長抓住某類場景,凸顯各自的比較優(you) 勢,而小型金融機構更多是發揮自己精準服務的功能,在紮根地方中彰顯特色。

  監管機構調查也顯示,近年來銀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大量銀行機構數字化經營管理體(ti) 係基本建成,數據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從(cong) 整體(ti) 來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麵提升。

  當前,銀行業(ye)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ge) 深層次全方位的變革,需要從(cong) 全局的高度統籌協調,一體(ti) 化推進。

  一方麵要不斷完善相關(guan) 體(ti) 製機製。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統籌機製、協同機製、連接運作機製、創新突破機製以及管理保障機製等。通過機製的建立,進一步保障銀行業(ye) 整體(ti) 的業(ye) 務運行效率、服務質量和客戶體(ti) 驗。避免因技術優(you) 勢帶來的行業(ye) 資源過度集中,避免“數字鴻溝”對部分群體(ti) 的負麵影響。

  另一方麵要確保創新業(ye) 務安全。尤其是一些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中小機構,在數字化轉型後可能轉向以往不熟悉的領域,而自身卻不具備相應的風險管理能力。要避免新技術帶來的不確定風險,防止人工智能算法帶來的模型風險以及數據安全風險等。

  對於(yu) 銀行機構來說,數字化轉型本身不是最終目標,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才是發展的根本所在。從(cong) 短期來看,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有助於(yu) 銀行機構破解當前業(ye) 務轉型麵臨(lin) 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從(cong) 長遠來看,銀行業(ye) 需要思考如何更好服務於(yu) 各個(ge) 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好國家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我國銀行業(ye) 正麵臨(lin) 數字化浪潮的重大發展機遇,在技術催動下,行業(ye) 麵臨(lin) 深刻變革。銀行業(ye) 數字化轉型要堅持普惠的原則,惠及更廣大的百姓群體(ti) ;要站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加快自身業(ye) 務轉型,在助力實體(ti) 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共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