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長初創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支持 天津發布34條政策助力天開高教園創新發展
天津市4月18日發布《天津市關(guan) 於(yu) 支持天開高教科創園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圍繞成果轉化、科技金融、創新創業(ye) 、人才引育、校友經濟等十個(ge) 方麵,共34條政策措施,助力天開高教科創園高質量發展。
據天津市科技局介紹,此次發布的34條舉(ju) 措重點聚焦三類服務,包括成果轉化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創業(ye) 孵化服務等。按照政策規定,在天開園內(nei) ,對引進的知名技術轉移機構最高可給予100萬(wan) 元。支持概念驗證,為(wei) 初創企業(ye) 搭建研究成果邁向市場化應用的橋梁,從(cong) 源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對概念驗證項目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支持。對落戶的高成長初創科技型企業(ye) 最高將給予1000萬(wan) 元支持。設立企業(ye) 研發專(zhuan) 項,對園區內(nei) 企業(ye) 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等活動,給予最高100萬(wan) 元研發支持等。
此次發布的政策重點服務三類創新主體(ti) ,即大學生、高校科研人員和校友。如對大學生在園區內(nei) 創業(ye) 的,將給予5千—1萬(wan) 元經費支持,運營機構將為(wei) 大學生提供低成本孵化載體(ti) 空間,為(wei) 初創企業(ye) 輕裝上陣提供條件。支持高校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在園區內(nei) 轉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鼓勵校友在津創業(ye) ,支持擁有科技成果的校友在天開園創辦科技型企業(ye) ,最高給予50萬(wan) 元支持等。
天開高教科創園是天津市旨在探索“學科+人才+產(chan) 業(ye) ”的創新發展模式,發揮高校創新優(you) 勢和策源功能,建立高校與(yu) 產(chan) 業(ye) 園區“握手”通道,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的重要平台載體(ti) 。按照規劃,該園區將充分依托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為(wei) 代表的在津56所高等院校,推進更多優(you) 質創新成果走出校園、紮根津城、落地開花,打造大學與(yu) 城市相互滋養(yang) 、相互賦能、相輔相成的良性發展格局。預計5月中旬,天開園將正式開園。
監製|武偉(wei)
記者|陳慶濱
編輯|金美含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天津總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