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火了甘蔗寨的農特產品(新時代·新僑鄉)
“青山綠水,來,趕緊帶了這個(ge) ,給您福利價(jia) 格”“都是帶芽芽給您發出去,收到後,芽點就噌噌噌地往上攀爬了”“特別好種好養(yang) 的懶人綠植,種不死的綠植,養(yang) 的好陪你到老哦”……近日,本報記者走進雲(yun) 南省騰衝(chong) 市荷花鎮甘蔗寨立茵堂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直播基地,看到了一幅熱旺的直播帶貨場景:3個(ge) 緊挨的直播間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綠植、不同斤兩(liang) 的袋裝土壤和火山岩製成的花盆,3名主播對著各自的手機屏幕推銷手頭的綠植產(chan) 品。與(yu) 此同時,主播們(men) 的手機上不時傳(chuan) 來“叮”“叮”“叮”的客戶下單聲。
190萬(wan) 元、396萬(wan) 元、1014萬(wan) 元、1500萬(wan) 元,這是立茵堂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019年至2022年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及綠植產(chan) 品的成績單。作為(wei) 一家集種植、加工、生產(chan) 、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立茵堂以“網店+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積極助力甘蔗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在全國重點僑(qiao) 鄉(xiang) 騰衝(chong) 的深山裏,甘蔗寨近年來依托直播經濟,不僅(jin) 把當地豐(feng) 富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往全國各地,還吸引了一些在外打拚的村民回鄉(xiang) 就業(ye) 。
回鄉(xiang) 做電商
甘蔗寨直播經濟紅火發展離不開一個(ge) 人——立茵堂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藺如喜。
2018年,已在外經商10年的藺如喜回鄉(xiang) 探親(qin) ,發現了家鄉(xiang) 的3個(ge) 新變化:一是網絡信號變好了,上網速度特別快;二是進村的道路整修一新,快遞車在村裏頻繁出入;三是不少外地商人到鎮上和村裏收購大量農(nong) 特產(chan) 品,再向外銷售。
“當時,我就動了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心思。”藺如喜說,“‘美麗(li) 鄉(xiang) 村’自帶流量,電商產(chan) 業(ye) 大有可為(wei) 。甘蔗寨農(nong) 特產(chan) 品豐(feng) 富,過去因為(wei) 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銷路一直打不開。現在,網絡設施、道路交通和物流服務都變好了,我們(men) 甘蔗寨完全可以通過做電商自己打開銷路。”
說幹就幹。2019年8月,藺如喜和幾個(ge) 年輕人牽頭成立立茵堂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起了芭蕉芋、草莓和藥材,線上線下一體(ti) 化經營。“很快,我們(men) 在淘寶網、拚多多兩(liang) 大電商平台的網店就開起來了,主要以‘平台運營+直播’的方式發展電商業(ye) 務。”
做電商,藺如喜和團隊成員都在摸索。“我們(men) 自己種植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嚐試很快以失敗告終,後來改為(wei) 依靠收購農(nong) 戶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藺如喜說。與(yu) 此同時,自費報名參加電商培訓班,參加各級政府組織的電商培訓活動,挑選和分揀貨品,做客服、直播和售後……藺如喜和團隊成員不放棄任何一次學習(xi) 機會(hui) 。
功夫不負有心人。藺如喜的電商業(ye) 務逐漸有了起色。“一開始沒有訂單,慢慢一天有幾十單、上百單、上千單。”藺如喜笑著說,“出單是我們(men) 最開心的時候。隻要客戶下單,我們(men) 手機就會(hui) ‘叮’的一聲。剛開始,我們(men) 每天都抱著手機睡覺,半夜一聽到‘叮’聲,馬上起來回客服。後來,隨著訂單快速增加,‘叮叮叮叮叮叮’的聲音會(hui) 接連不斷,像一串美妙的音符。”
立茵堂的成功運營,離不開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荷花鎮政府為(wei) 我們(men) 申請到160萬(wan) 元的壯大村集體(ti) 資金,騰衝(chong) 市婦聯為(wei) 我們(men) 申請到40萬(wan) 元的創業(ye) 循環金,騰衝(chong) 市商務局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4萬(wan) 元補貼和多次電商培訓機會(hui) ,騰衝(chong) 市供銷合作社也給我們(men) 提供了多次學習(xi) 機會(hui) 。”藺如喜充滿感激地說。
掀起直播熱
“以前,我們(men) 不知道直播是什麽(me) 。”甘蔗寨村民李雪芬是最早一批到立茵堂工作的成員之一。近4年時間,她在合作社做過打包、分揀、客服和發貨等工作。去年6月,經過培訓後,她正式成為(wei) 一名主播。
回憶起第一次做直播的經曆,李雪芬直呼:“太緊張了!站在手機屏幕前,忘了要說什麽(me) 。”當時,藺如喜見狀,立馬上前為(wei) 李雪芬加油打氣。在藺如喜的鼓勵下,李雪芬逐漸克服緊張,順利完成自己的直播首秀。
經過近一年的磨煉,李雪芬已經成為(wei) 合作社一名經驗豐(feng) 富的當家主播。“有時,一天兩(liang) 場直播下來,我可以賣出6000多元的產(chan) 品。”接受采訪時,剛從(cong) 直播間下來的李雪芬聲音略顯沙啞,“我們(men) 還幫很多農(nong) 戶代賣農(nong) 產(chan) 品,非常有成就感。”
李雪芬成功轉型為(wei) 主播,得益於(yu) 2021年立茵堂布局的“主播孵化”創新型計劃。“這個(ge) 計劃的目的是培養(yang) 多名當地年輕人做主播,帶動更多寨裏和鎮上的男女老少加入電商大潮。”藺如喜說。
這幾年,合作社的主播基本都接受過藺如喜的培訓。“我把自己在外麵電商培訓班學到的東(dong) 西總結整理出來,免費教給想要成為(wei) 主播的荷花鎮村民。”藺如喜說,“一些村民很有做主播的天賦,學會(hui) 主播的基本技巧後,在看似隨意的聊天中就把產(chan) 品賣出去了。”
“自2019年11月29日開始直播以來,我們(men) 注冊(ce) 了多個(ge) 直播賬號,堅持每天直播,從(cong) 未間斷,不斷研究直播平台運營方法,慢慢積累粉絲(si) ,直播效果越來越好。”藺如喜表示,目前,立茵堂共開設了12個(ge) 直播間,在多個(ge) 網絡平台上銷售當地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
在直播帶動下,甘蔗寨的山貨越賣越俏。剛開始直播時,隻有幾十個(ge) 客戶觀看。現在,淘寶網每場直播觀看數1萬(wan) 人次以上,拚多多觀看數2萬(wan) 人次以上,累計粉絲(si) 35萬(wan) 人左右,平均每場直播出單200單以上,銷售額5000元以上。網店銷售額隨之水漲船高,每天包裹的發出量從(cong) 300單左右增長到2000單左右!
在立茵堂辦公室的門楣上,“真誠做人,誠實做事”8個(ge) 大字引人注目。“無論是直播還是網店,我們(men) 都很注重服務。”藺如喜說,“我們(men) 會(hui) 選擇好養(yang) 的、耐運輸的綠植產(chan) 品和農(nong) 產(chan) 品。而且,一旦客戶反饋問題,我們(men) 馬上補發或者退款退貨。”
合作共致富
“我每天的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至12點、下午2點半至6點半,不耽誤回家吃飯和照顧小孩。”甘蔗寨村民江海麗(li) 是立茵堂的一名客服專(zhuan) 員,她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前兩(liang) 年,我在外務工,離家遠,有諸多不便。現在,我每月收入3000多元,關(guan) 鍵是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
李雪芬也是有兩(liang) 個(ge) 孩子的“寶媽”。“老大讀初二,老二讀小學五年級,離不開人照顧。”忙碌時,李雪芬會(hui) 把放學後的孩子接到立茵堂,“他們(men) 在這裏寫(xie) 作業(ye) ,我繼續工作,很安心。”
“通過合作社帶薪培訓,越來越多留守家中的‘寶媽’吃上了電商這碗飯。”藺如喜說。
10名專(zhuan) 職主播、4名副播、4名專(zhuan) 職客服人員、21名專(zhuan) 職打包人員、20餘(yu) 名流動生產(chan) 人員,立茵堂目前已經解決(jue) 了甘蔗寨50餘(yu) 人的就業(ye) 問題。“後續,我們(men) 會(hui) 打造更多的直播間,培養(yang) 更多的專(zhuan) 職主播人員,為(wei) 更多想學習(xi) 電商以及電商銷售的人員提供培訓服務。”藺如喜說,通過培訓及實操,立茵堂力爭(zheng) 把本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和綠植推廣出去,帶動更多人就業(ye) 並增收,讓更多人通過電商致富。
“合作社有6名社員,今年底之前,我們(men) 爭(zheng) 取讓所有在這裏工作的村民都加入合作社,參與(yu) 分紅。”提及未來的發展計劃,藺如喜表示,“我們(men) 要挑選更多優(you) 質貨品,開更多網店,把渠道再拓寬一點。我們(men) 的主要目標不是創造多大利潤,而是希望把團隊一直延續下去,方便合作社成員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一起過好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