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虛擬數字人走進日常生活(網上中國)

發布時間:2023-05-10 11:1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會(hui) 場門口,虛擬數字人“茉莉”麵帶笑容迎接參會(hui) 嘉賓;展廳內(nei) ,虛擬數字人進行生動有趣且不間斷的促銷直播;銀行的虛擬數字人繪聲繪色地介紹金融產(chan) 品及知識……前不久,在福建福州舉(ju) 辦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上,各種各樣的虛擬數字人在不同場景下亮相,吸引了觀展者的目光。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虛擬數字人走進人們(men) 日常生活,在很多領域發揮著獨特作用。

  能說會(hui) 唱受好評

  對文物的曆史、藝術價(jia) 值如數家珍,能夠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講解、導覽、谘詢……中國國家博物館與(yu) 騰訊聯合打造虛擬數字人“艾雯雯”,以國家博物館140多萬(wan) 件館藏為(wei) 基礎,擁有自學習(xi) 、自適應能力,可以不斷更新、豐(feng) 富自己的知識庫,為(wei) 慕名而來的全球遊客講解文物藏品。

  “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多才多藝、形象美麗(li) 逼真的虛擬數字人“劉三姐”會(hui) 唱山歌,會(hui) 用多種語言推介廣西的山水美景。據了解,虛擬數字人“劉三姐”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西旅遊發展集團設計和開發的文旅數字代言人。得益於(yu) 人工智能、語音合成、人臉建模、圖像處理等技術,不管是景區景點、文化場館、特色民宿、美食特產(chan) ,還是虛擬導遊、智能客服、導航導覽、AI對話,一切都在“劉三姐”的智能大腦裏,可以為(wei) 遊客提供多種便捷服務。

  極具特色的虛擬數字人頻頻亮相各類文旅場景,提供個(ge) 性化的服務,應用場景豐(feng) 富,成為(wei) 文旅業(ye) 數字化的新趨勢。例如,以敦煌飛天為(wei) 藍本打造的虛擬數字人“天妤”,將壁畫、敦煌、飛天等傳(chuan) 統元素與(yu) 現代技術相融合,一亮相就以美麗(li) 的國風形象廣受好評;國家大劇院與(yu) 百度推出的虛擬數字人“Art鵝”擁有自己專(zhuan) 屬的知識庫,可以和用戶進行有趣的對話;浙江的宋韻文化推廣人“穀小雨”,是歌手也是主持人,宋韻宋詞信手拈來;陝西的秦腔藝術虛擬人“秦筱雅”能說會(hui) 唱,在一顰一笑間傳(chuan) 遞秦腔獨特韻味。

  “豐(feng) 富的內(nei) 涵”不可少

  數字人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據了解,虛擬數字人的製作流程一般包括模型綁定、動作捕捉、實時渲染等步驟,其中要運用到大量的增強現實、深度學習(xi) 等高科技前沿技術。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沈陽認為(wei) ,機器學習(xi) 、深度學習(xi) 和語義(yi) 理解等技術取得突破、3D成像傳(chuan) 感器日益成熟、算力提高與(yu) 通信速度加快,都為(wei) 虛擬數字人的發展質量提供了技術保障。

  除了“好看的外形”,虛擬數字人還要具備“豐(feng) 富的內(nei) 涵”。鑼鼓聲響,一位“京劇大師”邁著輕盈的步伐向觀眾(zhong) 走來,手持折扇,顧盼生輝……這不是真人,而是由3D影視級計算機動畫技術、人工智能多模態交互技術等打造出來的“數字梅蘭(lan) 芳”。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研究員翁冬冬介紹,“數字梅蘭(lan) 芳”為(wei) 京劇藝術的傳(chuan) 承創新提供了新途徑,觀眾(zhong) 可以與(yu) 虛擬角色充分互動,參與(yu) 藝術作品創作過程,提升審美體(ti) 驗。為(wei) 了更好地呈現“數字梅蘭(lan) 芳”,翁冬冬及其團隊認真學習(xi) 京劇的動作、念白、服飾等知識,研究梅蘭(lan) 芳生平、軼事和典故,探究京劇藝術的藝術語言、美學特征和內(nei) 涵精髓,並將這些理解融入虛擬數字人的製作,讓人物更符合京劇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審美要求。

  如今,虛擬數字人已在文化傳(chuan) 媒、影視動畫、企業(ye) 服務等領域“上崗”,人們(men) 對虛擬數字人的認知度如何?據了解,對不同類型的虛擬數字人,人們(men) 對其外形、人設、技術水平、服務能力有著明顯的期待差異,比如虛擬偶像的外形和作品、虛擬主播的主持風格、虛擬員工的技術服務及跨界合作能力更受關(guan) 注。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媒體(ti) 融合與(yu) 傳(chuan) 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媒體(ti) 大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將國內(nei) 應用最多、最具人氣的虛擬數字人分為(wei) 虛擬偶像、虛擬員工、虛擬主播三類。該報告指出,這三類是當前虛擬數字人商業(ye) 化價(jia) 值最高、企業(ye) 及資本參與(yu) 度最強的類型。隨著應用場景的拓展,虛擬數字人將在消費品、金融、地產(chan) 、物業(ye) 、教育、文旅等服務行業(ye) 進一步發揮作用。

  向精細化、多樣化發展

  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ti) 育總局去年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chan) 品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hui) 重要行業(ye) 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打造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虛擬數字人產(chan) 業(ye) 還處在初期階段,存在形象同質化、人設不鮮明、一哄而上等問題。接下來,明確定位、差異化發展,將是虛擬數字人尋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突破的關(guan) 鍵在於(yu) 深度的場景理解和有效的技術提升,相關(guan) 互聯網企業(ye) 已開始探索。“從(cong) 產(chan) 業(ye) 需求出發,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已經從(cong) 虛擬數字人升級為(wei) ‘數智人’。”騰訊雲(yun) 智能數智人產(chan) 品總經理陳磊介紹,騰訊雲(yun) 智能致力於(yu) 打造自動化的“AI+數智人工廠”,以“產(chan) 、銷、服”一站式平台,實現“自助式”購買(mai) 、生產(chan) 和應用數智人。目前,通過整合語音交互、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等AI能力,騰訊數智人已成功“入職”傳(chuan) 媒、金融、出行、文旅、政務等多個(ge) 行業(ye) ,承擔資訊播報、文旅導覽等角色。

  虛擬數字人產(chan) 業(ye) 飛速發展,也出現一些新問題。例如,杭州某網絡公司通過短視頻賬號發布虛擬數字人課程推廣內(nei) 容,用的卻是別人製作的虛擬數字人視頻,這家公司因侵權被告上了法庭。近日,浙江杭州互聯網法院做出一審判決(jue) ,認定被告公司構成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zheng) ,判決(jue) 其消除影響並賠償(chang) 原告經濟損失(含維權費用)12萬(wan) 元。據了解,這是國內(nei) 首例涉及虛擬數字人的侵權案,引發業(ye) 界關(guan) 注。

  “虛擬數字人處於(yu) 產(chan) 業(ye) 風口,承載著我們(men) 的無限想象,正逐漸朝著更加智能化、精細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也將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前沿技術領域相關(guan) 權利的司法保護路徑,保障虛擬數字人開發者、運營者、品牌方的合法權益,將進一步促進網絡生態健康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