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鳥類棲息公園後,該如何保護?
野生鳥類棲息公園後,該如何保護?圓明園公園管理處披露,黑天鵝方方死於(yu) 肺部感染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圓明園迎來了開園以來的首次門票售罄。這座百年園林遊客熙攘,但很多人都沒注意到,蘋香榭的鐵橋下,一隻黑天鵝正僵硬地浮在水麵上,修長的脖子耷拉在身體(ti) 一側(ce) ,失去了原本優(you) 雅的弧度。
這隻死亡的黑天鵝叫方方,是“鵝友”給它取的名字。“鵝友”是一群黑天鵝愛好者,圓明園的水域周邊常常出現他們(men) 的身影。他們(men) 熟悉園子裏每一隻黑天鵝的來曆和故事,而方方是最特別的那個(ge) 。
很大程度上,黑天鵝已經成為(wei) 了圓明園的一張名片,方方死亡的消息一度衝(chong) 上社交網絡的熱搜。
5月10日,新京報記者從(cong) 圓明園公園管理處獲悉,方方死於(yu) 肺部感染。在此前的10天裏,鵝友對方方的死因有過種種猜測。塵埃落定後,他們(men) 有了新的疑問:如何科學對待這個(ge) 優(you) 雅的物種,喜愛和傷(shang) 害的邊界又該如何把握?
事件
黑天鵝方方死了
4月30日一大早,鵝友胡潔(化名)像往常一樣到圓明園看望黑天鵝。
和她一樣,鵝友大多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時間自由,富有愛心。這群發燒友組建了幾個(ge) 五百人的微信群,分享以圓明園黑天鵝為(wei) 主的視頻圖片和相關(guan) 信息。
一位十多年的資深鵝友,每天都會(hui) 坐單程1個(ge) 多小時公交來看天鵝。她隻喜歡圓明園的天鵝,因為(wei) 它們(men) 有名字、有故事,“每天看看它們(men) 各家都在幹什麽(me) ,就像看望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位鵝友為(wei) 了給黑天鵝拍照,換了配置徠卡鏡頭的手機,相冊(ce) 裏黑天鵝的照片和視頻比自己家小孫子的還多。
老二、春麟、大老黑、福海、乖妞……鵝友們(men) 能分辨出圓明園裏的成年黑天鵝,誰家下了幾枚蛋、孵出小鵝了,誰又找了一個(ge) 新女友,都能成為(wei) 談資。
這天胡潔剛拍下一段視頻分享到鵝友群,就看到群裏彈出的一條消息:“在蘋香榭的鐵橋下有一隻天鵝死了。是不是方方啊?”
她心一驚,疾步往蘋香榭水域走去,那裏是“方方”和“春麟”兩(liang) 隻黑天鵝經常活動的地方。到了現場,胡潔看到,一名“鵝友”和兩(liang) 個(ge) 遊客正站在橋邊,一具黑天鵝的屍體(ti) 漂浮在水麵上。
死去的黑天鵝頭比較圓,胡潔認得,那就是方方——圓明園的黑天鵝中,鵝友非常喜愛的那隻。
2022年夏至,一隻左翼折斷的黑天鵝被遺棄在圓明園東(dong) 門停車場,園區保安和鵝友收留了它,把它抱到圓明園的方河,這成了它名字的由來。
因為(wei) 殘疾,方方不會(hui) 飛,也沒有配偶。鵝友們(men) 覺得它孤單,格外心疼它。它斂起翅膀在水麵遊泳時看不出異常,但它張開翅膀跑上岸,或伸著脖子和鵝友互動時,就能看出它左側(ce) 翅膀耷拉著,可憐又可愛。
由方河開始,方方在圓明園輾轉過多個(ge) 地方,大白橋、泥鰍溝、得勝蓋、鶴舍,直到它死去的蘋香榭。有的地方是它自己遊過去玩,就住下了,有的地方是公園怕別的天鵝欺負它,給它安置過去的。
如今,胡潔看到,方方潦草地漂在水麵上,一名保潔工人過來用鐵耙打撈起它的屍體(ti) ,裝進了黑色塑料袋。
5月1日,圓明園黑天鵝芳芳(方方)暴斃登上微博熱搜。今年五一,圓明園客流量激增。有網友猜測,是不是遊客的不文明投喂導致方方死亡?
背景
公園裏的黑天鵝
黑天鵝原產(chan) 澳大利亞(ya) ,是世界著名觀賞珍禽。2008年2月,一對黑天鵝偶然飛臨(lin) 圓明園,從(cong) 此留在園中,在此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圓明園黑天鵝族群。從(cong) 東(dong) 門進園,在獅子林水域立有一尊黑天鵝雕塑,就是為(wei) 了紀念它們(men) 。
圓明園非常重視這張名片的打造。舉(ju) 辦黑天鵝攝影大賽、為(wei) 黑天鵝設計新家、召開野生禽類保護管理專(zhuan) 家論證會(hui) ,也推出過以黑天鵝為(wei) 主角的微電影及文創產(chan) 品。
鳥類學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張正旺介紹,北京的黑天鵝是人工養(yang) 殖的一些個(ge) 體(ti) 跑到野外後逐漸野化,最終在城市裏生存下來。隨著群體(ti) 數量不斷擴大,有些個(ge) 體(ti) 來到圓明園,逐漸發展出族群。
圓明園擁有開闊的水麵,湖泊眾(zhong) 多,為(wei) 黑天鵝築巢繁衍提供了一個(ge) 優(you) 質的環境。為(wei) 留住黑天鵝,園方付出過不少努力——黑天鵝的食物以水草為(wei) 主,冬天,食物稀少,園方安排專(zhuan) 人對黑天鵝投喂玉米粒、窩頭等食物;為(wei) 保障黑天鵝的正常活動區域,在黑天鵝活動棲息區更新、安裝水泵,維持水體(ti) 流動,防止水麵結冰。
為(wei) 防止遊客驚擾孵卵的黑天鵝,園方在黑天鵝巢穴附近,設置一片三角形的禁區;除了設置禁止投喂的標牌,園區保安遇到投喂黑天鵝的遊客也會(hui) 上前勸阻。
每天早上還有一位園方外聘的獸(shou) 醫在黑天鵝等野生動物活動的水域巡視,觀察、記錄黑天鵝生長情況。
但圓明園的黑天鵝數量一直在減少。據鵝友回憶:“以前有五六十隻,現在隻剩二十來隻了。”據媒體(ti) 報道,今年1月30日到2月24日,圓明園25天內(nei) 共有8隻黑天鵝死亡,園方未公開死因。2021年1月22日至25日,圓明園共有3隻黑天鵝死亡。經海澱區動物疫病預防控製中心和北京市動物疫病預防控製中心的臨(lin) 床診斷、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確診為(wei) H5N8亞(ya) 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黑天鵝近期兩(liang) 次大規模死亡均出現在冬季。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宣傳(chuan) 部副主任孫路陽解釋,黑天鵝在原產(chan) 地澳大利亞(ya) 的繁殖季節是十二月至來年二月,正是南半球氣候溫和、食物豐(feng) 富的夏季。即便來到中國生活,有些黑天鵝在原產(chan) 地形成的繁殖習(xi) 性也不會(hui) 輕易改變。但黑天鵝耐寒性並不太好,僅(jin) 可承受零下15攝氏度左右的低溫,遇到極端低溫天氣很容易死亡。除此以外,還有天敵捕食、黑天鵝自身原因、人為(wei) 因素等致死因素存在。
觀點
愛鳥也要講科學
雖然都自稱“鵝友”,但這些黑天鵝愛好者內(nei) 部也分理性派和感性派。在前者看來,黑天鵝是野生動物,不是寵物,應讓它們(men) 自主覓食,不應投喂或與(yu) 之過度親(qin) 近,保持距離靜靜觀賞就好;後者帶著玉米粒、碎窩頭、菜葉投喂黑天鵝,喜歡與(yu) 黑天鵝互動。
雙方從(cong) 理念上互不認可,但日常裏也能互相尊重。一位理性派鵝友提起,有位鵝友極其愛黑天鵝,有次兩(liang) 隻公天鵝打架很凶,她竟跳到水裏把它倆(lia) 拉開。“心是好的,但我不認可對天鵝過度幹預。”
張正旺表示,既然黑天鵝已經野化,人們(men) 最好讓它們(men) 自由自在地生活,與(yu) 黑天鵝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一些會(hui) 幹擾到它們(men) 的行為(wei) 活動。人為(wei) 喂食會(hui) 導致黑天鵝對人工食物產(chan) 生依賴,野外覓食的本能退化。另外,黑天鵝的食物以水草和水生生物為(wei) 主,喂食蔬菜饅頭,會(hui) 讓黑天鵝獲取的營養(yang) 結構趨於(yu) 單調,對它的健康不利。
在方方之死事件裏,兩(liang) 派鵝友的看法也不同。前者認為(wei) ,園方對黑天鵝已盡義(yi) 務,應以大局為(wei) 重,不必過度在意死因;後者則覺得園方對黑天鵝的保護和投入不夠,應對方方的死負主要責任,並撥打市民熱線投訴,要求園方公開屍檢結果。
在部分鵝友的強烈要求下,園方將方方屍體(ti) 送往第三方機構解剖檢測。
5月10日,圓明園公園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屍檢結果顯示,“方方沒有明顯外傷(shang) ,也無外傷(shang) 致死的可能,且消化道無投喂食物殘渣。”
盡管有種種不舍,但方方的故事也至此畫上了句號。圓明園裏其他20多隻黑天鵝仍在水麵嬉戲、覓食,接受鵝友和遊客的注視,或者圍觀。
“黑天鵝保護不隻是工作人員的事,更是全民的事。不妨通過望遠鏡觀察黑天鵝,遠遠地欣賞它們(men) 在自然界中自由生活的景象,發現它們(men) 的奇妙行為(wei) 。”張正旺說。
新京報記者 劉思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