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地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 開網約車還能掙錢嗎?

發布時間:2023-05-15 14:19:00來源: 錢江晚報

  僅(jin) 杭州就有9萬(wan) 多輛注冊(ce) 網約車,全國多地運力已飽和

  要賺到三年前的錢,司機稱一天可能要多跑2小時

  “狂飆”的網約車該“刹車”了嗎

  穿越三年寒冬,網約車行業(ye) 終於(yu) 迎來“小陽春”。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國網約車訂單數一直處於(yu) 上漲狀態,前三月環比分別上漲14.1%、13.30%、9.70%;3月網約車行業(ye) 的訂單量為(wei) 7.16億(yi) 單,同比增長32.8%。

  然而,行業(ye) 回暖的同時,風險也在浮現——

  5月5日,三亞(ya) 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通告,決(jue) 定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ye) 務。

  此外,近一個(ge) 月內(nei) ,濟南、溫州、東(dong) 莞、遂寧等地也紛紛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cong) 業(ye) 者謹慎“入場”。

  4月6日,濟南市城鄉(xiang) 交通運輸局發布風險預警,該市網約車市場運力已基本飽和,單車日均接單量不足10單。

  4月中旬,溫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布信息,2022年該市9000餘(yu) 名新增持證駕駛員未實際上崗。

  4月19日,東(dong) 莞交通運輸網提示,該市網約車司機接單量日益下降、工作強度增加,近八成車輛每天接單不足10單。

  5月初,遂寧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預警,提醒當地擬從(cong) 事網約車的人員,當地網約車運力已經飽和,謹慎入行。

  多地政府部門頻發預警、加強管控,釋放了什麽(me) 信號?開網約車,還能掙錢嗎?

  有離開有堅守,也有不斷湧入

  從(cong) 早7點到晚10點,28個(ge) 單子,流水620元,這是42歲杭州網約車司機何利一天的收獲。

  何利是杭州人,幹網約車8年,像他這樣一天出車十四五個(ge) 小時的司機,算是“勞模”。他熟悉杭州道路,能在高峰期盡量避開擁堵。盡管如此,要掙到和三年前一樣的錢,現在每天必須多出車2小時。

  “打開一個(ge) 平台,上麵就有50來家網約車公司,太卷了。”何利說,競爭(zheng) 對象不乏不合規車輛和司機。據他估算,現在跟三年前比,收入每小時要下滑10元,按出車14小時計就少了140元。

  2018年前在杭州這樣的大城市,勤奮一點的司機月入過萬(wan) 元不是夢想。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分到的蛋糕開始變少。何利加的一個(ge) 網約車司機群,400多人有本地的,也有來自湖北、江西、安徽等,其中一個(ge) 月流水能達到10000元的,約占一半;達到12000元以上的,估計隻有30%。扣除25%~30%的平台抽成和第三方信息服務費等成本後,每月淨收入過萬(wan) 的已是鳳毛麟角。

  開得累、掙得少,一些司機選擇了逃離。去年7月,在金華開網約車的沈女士因“身體(ti) 吃不消,也沒掙到多少錢”,開車不到一年就退出了。

  也有人不斷進來。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國共有307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同比增加40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22.9萬(wan) 本、車輛運輸證225.0萬(wan) 本,同比分別增加115.6萬(wan) 本、61.6萬(wan) 本。這意味著過去一年,超過百萬(wan) 的持證網約車司機還在湧入這個(ge) 賽道。

  為(wei) 什麽(me) 有這麽(me) 多人去開網約車?

  在某頭部網約車平台從(cong) 事運營工作的許星說,一是行業(ye) 門檻低,基本上隻要會(hui) 開車就行;第二,大部分網約車司機沒有太多技能,在體(ti) 力勞動中,開網約車算是待遇不錯的工作,“不能掙大錢,起碼能解決(jue) 一家老小的溫飽”。

  另外,這個(ge) 群體(ti) 以中年以上為(wei) 主。這也意味著,他們(men) 在擇業(ye) 上麵臨(lin) 年齡等多方麵的製約。

  網約車數量激增,考驗城市管理

  5月5日,三亞(ya) 市停發網約車“兩(liang) 證”,引發關(guan) 注。

  當地交通運輸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采取這一管控措施,主要是近年來三亞(ya) 網約車平台及網約車數量激增,運力趨於(yu) 飽和,同時導致了違規經營現象突出。

  其實早在兩(liang) 年前,三亞(ya) 市交通局就曾發布網約車客運市場投資預警通告,但收效甚微。截至2020年10月,三亞(ya) 全市網約車保有量為(wei) 5100輛。到了2022年6月,車輛數已經到了10709輛,兩(liang) 年內(nei) 翻了一番。眼下這一數據又有了大幅增長,目前已達到1.6萬(wan) 輛左右。

  不僅(jin) 三亞(ya) ,網約車運力飽和已成不少城市的“新煩惱”。

  記者梳理各地普遍存在問題,首先是網約車數量激增。比如濟南,自2019年開始,網約車數量及從(cong) 業(ye) 人員大幅快速增加,目前網約車已突破18000輛,與(yu) 巡遊出租車8643輛的數據相比,已達到當地警戒值。

  2022年下半年,東(dong) 莞巡遊出租車共1492輛,比上半年減少113輛,網約車共40083輛,比上半年激增9476輛,同時網約車司機增長近萬(wan) 人。

  網約車激增對城市交通管理也是挑戰。“目前國內(nei) 不少城市網約車數量以及運載量,已影響到正常的交通出行結構。”長期從(cong) 事交通問題研究的專(zhuan) 家、浙江工業(ye) 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偉(wei) 強告訴記者,如果一座城市網約車過多,加上低運價(jia) 競爭(zheng) ,就會(hui) 直接搶奪公交出行市場。其結果就是減少地鐵加公交車出行在全出行結構中的比例,最終導致城市交通擁堵。

  以杭州為(wei) 例,目前杭州市區有9萬(wan) 多輛注冊(ce) 網約車,每天客運量150萬(wan) 人次,已經超過了公交車的日均客運量。地鐵加公交車出行在全出行結構中不到20%。針對這一現狀,吳偉(wei) 強認為(wei) “政府應及早介入加強監管”。

  網約車“下半場”:該駛向何方

  一個(ge) 城市到底需要多少網約車,才是合適的?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ye) 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根據大中小城市特點、社會(hui) 公眾(zhong) 多樣化出行需求和出租汽車發展定位,綜合考慮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城市交通擁堵狀況、出租汽車裏程利用率等因素,合理把握出租汽車運力規模及在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中的分擔比例,建立動態監測和調整機製,逐步實現市場調節。”

  已有城市建立了監測模型。比如2022年底,深圳市就開始探索建立網約車運力規模動態調整機製,一旦網約車日均訂單量變化幅度低於(yu) -10%,單車日均訂單量低於(yu) 11,巡遊車裏程利用率低於(yu) 60%,滿足3個(ge) 條件中的2個(ge) ,就會(hui) 觸發預警,供政府決(jue) 策參考。

  近年來,對網約車實施總量控製的聲音越來越多,但大部分城市更傾(qing) 向於(yu) 通過市場調節的方法來尋找平衡點。或者通過市場預警,提醒“網約車市場有風險,進入需謹慎”。

  吳偉(wei) 強說,政府在政策調控時要“打開天空,管住底線”。

  在他看來,總量調控,並不是簡單的數量控製,而是要在明確城市交通出行戰略目標的前提下,用各種手段調整網約車的供給量,完善政府規製,包括準入和退出機製、評價(jia) 製度、獎懲製度、監管機製等等。

  “政府做的主要是規範平台的運行,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其他的事情,就交給市場。”

  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解決(jue) 網約車行業(ye) 內(nei) 卷,政府有形之手除了加強行業(ye) 管控,還應當為(wei) 低技能人群開展更多技能培訓。

  對於(yu) 網約車行業(ye) 來說,進入下半場,專(zhuan) 注於(yu) 改善行業(ye) 服務、用戶體(ti) 驗以及模式的創新、變革,或許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錢江晚報記者 朱浙萍)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