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不減肥,6月徒傷悲 減肥路上這些坑你踩過嗎
5月不減肥,6月徒傷(shang) 悲
減肥路上這些坑,你踩過嗎
潮新聞聯合各大醫院專(zhuan) 家提出科學減肥倡議
本報記者 梁婧嫻 隋雪 謝孜毅 通訊員 劉嘉瑞 郭俊 祝姚玲
5月不減肥,6月徒傷(shang) 悲。
夏天的腳步漸漸近了,許多人又開始打起精神認真考慮開啟新一輪減肥。但是,你減肥的方式是否選對了?
潮新聞聯合浙江醫院、浙大兒(er) 院、浙江省中醫院營養(yang) 科和內(nei) 分泌科的專(zhuan) 家們(men) 發出倡議:科學健康減肥,避免走進減肥誤區!
靠餓
就能瘦下來?
節食兩(liang) 周一斤也沒掉
27歲的小潔(化名)一直夢想著能擁有“筷子腿”、“A4腰”,但身高1米53的她,體(ti) 重卻有57公斤。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身上越穿越清涼,小潔的減肥計劃提上日程。她采用的辦法很簡單:節食。但理想中“嘩嘩掉秤”的場景並沒有出現,縱使餓得頭暈眼花,體(ti) 重依然紋絲(si) 不動。
在浙江醫院營養(yang) 科斯彩娟副主任營養(yang) 師的門診,小潔大吐苦水:“以前也試過餓自己幾天,短期效果確實好,沒想到這次堅持了兩(liang) 個(ge) 禮拜一斤肉都沒掉,頭發倒是掉了不少,整天乏力、心慌,心情煩躁。”
檢測後發現小潔的體(ti) 脂率高達37%(正常女性為(wei) 18%~28%)。想要減重,管住嘴、邁開腿是兩(liang) 大法寶。“管住嘴並不意味著節食。通過不吃晚飯、果蔬汁輕斷食、間歇性禁食等方法減肥,其實是走進了誤區。”斯彩娟說,“減肥”需要減掉的是脂肪,而節食的時候脂肪會(hui) 分解,肌肉也會(hui) 分解出來供能,因此長期過度節食會(hui) 導致肌肉大量流失,從(cong) 而會(hui) 降低基礎代謝率,吃同樣多的食物會(hui) 比原來更容易蓄積脂肪。
成年女性正常的基礎代謝率一般是1200-1400千卡,小潔這樣經常節食的,基礎代謝率會(hui) 比測量出來的還要低,可能隻有700-800千卡。“她的身體(ti) 在低水平攝入中達到了能量平衡,但是人不可能一輩子都吃這麽(me) 少,隻要一吃回正常的量,多餘(yu) 的熱量就會(hui) 囤積起來,因此就會(hui) 出現少吃不瘦,一吃就胖的現象。對別人來說的正常攝入量對她來說就是‘超標’。”
另外,人在長期節食後身體(ti) 好似鬧了一場饑荒,一旦恢複正常進食,身體(ti) 會(hui) 拚命吸收營養(yang) ,儲(chu) 備能量,以應對下次的饑荒狀態。此時,攝入的食物更容易被轉化為(wei) 脂肪儲(chu) 存。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很多人停止節食之後體(ti) 重很快就反彈了。
不科學的節食減肥法還會(hui) 導致營養(yang) 素缺乏,不僅(jin) 可能造成脫發、皮膚鬆弛、月經紊亂(luan) ,還會(hui) 影響心情,引發抑鬱、焦慮等情緒,甚至影響神經係統。
“對於(yu) 這一類人群,必須先調整飲食結構,用科學的飲食方法提高基礎代謝率,然後再循序漸進地把脂肪減下來。”斯彩娟建議,飲食方麵,需要適當增加主食,粗細搭配更佳,油脂10-15g/天,控製精製糖攝入,保證蔬菜水果和優(you) 質蛋白的攝入充足。“最好每天進行30分鍾有氧運動,一方麵可以幫助達到減肥的目的,還可以改善身體(ti) 代謝功能,大大提高身體(ti) 素質。”
小孩子長身體(ti)
多吃點沒關(guan) 係?
超20%少兒(er) 血脂異常
最新發布的《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由於(yu) 膳食模式轉變、身體(ti) 活動減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國兒(er) 童青少年脂質異常血症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檢出率為(wei) 20.3%~28.5%。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er) 童醫院,內(nei) 分泌科主任董關(guan) 萍最近就接診了一名3歲的小胖墩。“這個(ge) 孩子身高1.1米,體(ti) 重70多斤。跟同齡娃娃相比,他整個(ge) 人都‘大’了一圈,一查血脂,居然比正常高出一倍。”這麽(me) 小的高血脂患兒(er) ,讓董關(guan) 萍主任都震驚了。
“通常來說,除了家族性病史和疾病、藥物等因素外,大部分高血脂患者都是‘吃’出來的,跟長期食用飲料、甜食、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高糖、高熱量食物有關(guan) 。”董關(guan) 萍介紹,在浙大兒(er) 院住院進行代謝評估的4000餘(yu) 例肥胖兒(er) 童中,高甘油三脂血症檢出率高達35.77%,脂蛋白異常檢出率高達33.13%。兒(er) 童時期的肥胖及相關(guan) 代謝障礙,70~80%可延續至成年,使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5倍。
防治兒(er) 童高血脂,正確“吃+動”是關(guan) 鍵。浙大兒(er) 院內(nei) 分泌科周雪蓮副主任醫師建議,飲食上要避免高脂高糖飲食,控製碳水化合物、限製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以及富含果糖的果汁、飲料的攝入,增加食物中黏性纖維、植物甾醇(脂)的含量。早、中、晚三餐按照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總能量的比例分別為(wei) 30%、40%、30%,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分別為(wei) 12%~14%、25%~30%、55%~65%,控製熱量的同時保證兒(er) 童生長發育所需能量供應。
同時培養(yang) 兒(er) 童保持長期規律的運動習(xi) 慣,可采用一些既增加能量消耗又容易堅持的有氧運動項目,也可采用力量運動和柔韌性訓練。注意調動興(xing) 趣性和積極性,如有心肺功能異常或嚴(yan) 重高血壓等需在醫生指導下運動。
少吃多動
還瘦不下來?
問題可能出在體(ti) 質上
“醫生,為(wei) 什麽(me) 我控製飲食,也做運動,體(ti) 重還是降不下來?”這是很多被肥胖困擾的人都有的疑惑。
對此,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內(nei) 分泌科副主任袁曉給出的答案是:“可能與(yu) 本身的體(ti) 質有關(guan) 。”
國醫大師王琦帶領團隊經過30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中國人有9種體(ti) 質,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鬱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和特稟質。不同體(ti) 質會(hui) 有不同的形體(ti) 特征。
“其中痰濕體(ti) 質、濕熱體(ti) 質和陽虛體(ti) 質最容易發生肥胖,往往都與(yu) ‘脾虛’有關(guan) 。”袁曉解釋說,中醫講“脾主運化”,脾虛失於(yu) 健運者,脾不好的人,吃進去的飲食不容易被代謝,形成痰濕停留在體(ti) 內(nei) ,加上氣血不足,推動力不夠,很難排出體(ti) 外,日積月累就變成了囤積在身體(ti) 裏的一堆堆脂肪。
這類人經常會(hui) 問:是不是我吃得還不夠少?袁曉表示,這是普遍的認識誤區。“脾之運化功能也需要營養(yang) 支持,過度節食隻會(hui) 對脾髒造成更加嚴(yan) 重的損害。”
要輕體(ti) ,先調體(ti) !對於(yu) 少吃多動還瘦不下來的人,袁曉建議他們(men) 先到醫院做一個(ge) 體(ti) 質辨識,辨證治之。如果是易胖體(ti) 質,可以通過中藥湯劑加中醫外治療法調理脾胃,提升消食助運的能力,把淤積在身體(ti) 裏的“垃圾”一點點排出體(ti) 外,慢慢把體(ti) 重降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ge) 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袁曉提醒,體(ti) 質調理通常需要兩(liang) 到三個(ge) 月的時間或者更長,不能因為(wei) 短期內(nei) 看不到效果就選擇半途而廢。此外,在調理期間,患者也要繼續控製飲食和加強運動,正確的治療加上良好的習(xi) 慣,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瘦身的目標。(錢江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