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雲服務廠商大降價 價格戰折射雲巨頭焦慮
多家雲(yun) 服務廠商大降價(jia) 有企業(ye) 直接打1折
價(jia) 格戰折射雲(yun) 巨頭焦慮
本報記者 袁璐
雲(yun) 服務市場正在經曆新變局。繼4月底“阿裏雲(yun) 史上最大規模降價(jia) ”後,幾家雲(yun) 服務巨頭日前宣布核心產(chan) 品降價(jia) 。騰訊雲(yun) 部分產(chan) 品線最高降幅達40%,移動雲(yun) 全線產(chan) 品最高直降60%,天翼雲(yun) 則在首頁刊登頭圖廣告稱有產(chan) 品低至1折。
不到一個(ge) 月,三家主流雲(yun) 服務商積極跟進,不但降價(jia) 幅度大,而且涉及範圍廣。“價(jia) 格戰主要目的在於(yu) ‘以價(jia) 換量’,擴大用戶基數和規模。”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但價(jia) 格戰往往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背後體(ti) 現著雲(yun) 巨頭深深的焦慮,市場求新求變迫在眉睫。
四家雲(yun) 服務商產(chan) 品大降價(jia)
5月16日傍晚,騰訊雲(yun) 宣布對多款核心雲(yun) 產(chan) 品降價(jia) ,部分產(chan) 品線最高降幅達40%,降價(jia) 政策將在6月1日正式生效。
數據庫方麵,部分騰訊雲(yun) 數據庫資源包對比同規格包年、包月產(chan) 品降幅達25%。在雲(yun) 安全方麵,騰訊雲(yun) 主機安全基礎版將對全網中小企業(ye) 免費開放。
騰訊雲(yun) 發布公告後不到50分鍾,移動雲(yun) 也快速跟進,宣稱移動雲(yun) 通用入門型雲(yun) 主機、通用網絡優(you) 化型雲(yun) 主機均降價(jia) 60%,雲(yun) 安全中心、雲(yun) 硬盤備份降價(jia) 50%。同日晚間,記者在天翼雲(yun) 官網首頁看到“核心產(chan) 品讓利90%低至1折”的頭圖廣告,稱新型S7雲(yun) 主機2.5折起,數據庫1.5折起。
雲(yun) 服務行業(ye) 此輪價(jia) 格戰早有預兆。4月26日,阿裏雲(yun) 宣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降價(jia) ”,其中核心產(chan) 品價(jia) 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chu) 產(chan) 品最高降價(jia) 50%。5月16日,阿裏雲(yun) 宣布免費試用產(chan) 品增加至80多款,新增了雲(yun) 原生、AI、安全等多個(ge) 品類。
“各家雲(yun) 廠商價(jia) 格‘卷’起來了。”胡先生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運維工程師,目前正考慮將公司的網絡入口放在公有雲(yun) 上。按阿裏雲(yun) 此前報價(jia) ,公司一個(ge) 月花費約2萬(wan) 元,降價(jia) 15%後能省3000元。“現在各家都在打折,我們(men) 還想觀望一下,說不定報價(jia) 能更便宜,省出一台雲(yun) 主機的錢。”
“以價(jia) 換量”爭(zheng) 奪市場份額
各大雲(yun) 服務商為(wei) 何突然大幅降價(jia) ?阿裏雲(yun) 表示,希望借此進一步擴大公共雲(yun) 的用戶基數和規模,提升雲(yun) 計算的市場滲透率。騰訊雲(yun) 總裁邱躍鵬則表示,希望借此更加聚焦產(chan) 品,通過調整核心產(chan) 品價(jia) 格,向用戶釋放技術紅利。
“雲(yun) 服務商紛紛降價(jia) ,根本目的還是在於(yu) ‘以價(jia) 換量’,擴大用戶基數和規模。”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互聯網大廠主動降價(jia) 讓利,對很多企業(ye) ,尤其是資金吃緊的中小企業(ye) 很有吸引力。
深圳某科技公司運維總監周申振告訴記者,此輪雲(yun) 服務商爭(zheng) 相降價(jia) ,瞄準的主要目標其實是首次簽約的企業(ye) ,對成熟用戶吸引力並不大。“免費試用期也好,核心雲(yun) 產(chan) 品降價(jia) 也好,主要針對的都是首次簽約的企業(ye) 。”周申振告訴記者,公司團隊從(cong) 2015年開始就使用阿裏雲(yun) ,“我前幾天才續約了阿裏雲(yun) 負載均衡(SLB)產(chan) 品,價(jia) 格一分沒降。”
“得先把魚苗吸引進魚塘養(yang) 起來。”周申振表示,雲(yun) 服務的特點就是和服務商強綁定,難遷移。一旦想好選擇哪家,中途幾乎不可能更換遷移,時間成本和重構成本都太高。“後期續費再貴都得認。”
AI大模型或成解題新思路
國內(nei) 雲(yun) 服務市場增長並不樂(le) 觀。根據IDC最新數據,中國公有雲(yun) 市場兩(liang) 大業(ye) 務在2022年下半年同比增長19%,跟2021年同期42.9%的增長率相比,出現了顯著下滑。
市場增長變慢,雲(yun) 服務廠商之間的競爭(zheng) 愈發激烈。“雲(yun) 服務商低價(jia) 競爭(zheng) 的背後是雲(yun) 計算技術門檻不高,但有規模門檻,必須努力提升基礎設施的複用率。”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盤和林表示,沒有技術壁壘的雲(yun) 服務商,價(jia) 格戰“內(nei) 卷”的焦慮和壓力將是持續的。
國外雲(yun) 服務商或許能提供一條解題新思路。2023財年第三財季,微軟智能雲(yun) 部門營收22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6%,遠超市場預期。穀歌雲(yun) 業(ye) 務也首次實現盈利,息稅前利潤1.91億(yi) 美元。微軟雲(yun) 、穀歌雲(yun) 勢頭向好的底氣,均與(yu) AI大模型密切相關(guan) 。
記者注意到,各大雲(yun) 服務商也開始盯上AI大模型風口。近段時間,阿裏雲(yun) 宣布要全麵走向“模型即服務”,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機器人“通義(yi) 千問”共同推動大模型在不同行業(ye) 的應用。騰訊雲(yun) 則聲稱要基於(yu) 太極Angel的大模型能力,支持客戶結合自己的產(chan) 業(ye) 場景數據進行精調訓練。
“AI大模型能為(wei) 雲(yun) 計算廠商提供一條通過技術締造壁壘,提高產(chan) 業(ye) 附加值的路徑。”盤和林認為(wei) ,以AI大模型為(wei) 基礎給用戶提供開發生成式AI應用的全流程解決(jue) 方案將成為(wei) 未來雲(yun) 服務商的發展方向之一,也將構成雲(yun) 計算廠商新的差異化優(you) 勢。(來源: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