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同年齡段體檢最該查什麽?

發布時間:2023-05-25 15:32:00來源: 文匯報

  ■馮(feng) 彥妍 王琳

  身體(ti) 是革命的本錢,每年一次的體(ti) 檢成了每個(ge) 人必交的“健康考卷”。當健康體(ti) 檢逐漸開啟分年齡段時代,各類體(ti) 檢項目到底怎麽(me) 選?要知道,選錯了體(ti) 檢項目,不僅(jin) 多花冤枉錢,還可能遺漏本該篩查的問題,造成病情延誤。這份“不同年齡段體(ti) 檢攻略”供讀者收藏備用。

  體(ti) 檢項目選擇“1+x”原則

  體(ti) 檢項目選擇有一個(ge) 基本原則。2014年中國《健康體(ti) 檢基本項目專(zhuan) 家共識》提出了“1+x”原則,明確區分了必選和備選的體(ti) 檢項目。

  “1”是基本體(ti) 檢項目,也就是必選項目,包括體(ti) 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等。比如體(ti) 重、脈搏、血壓、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檢查等。

  “x”是專(zhuan) 項體(ti) 檢項目,也就是備選項目,主要包括慢性非傳(chuan) 染性疾病風險篩查及健康體(ti) 適能檢查項目,具體(ti) 項目比如尿係列微量蛋白、腫瘤標誌物、HIV、梅毒、幽門螺杆菌(呼氣試驗)、HPV多亞(ya) 型檢測、24小時血壓、24小時動態心電圖、乳腺B超、胃腸鏡、頸動脈B超、骨密度、甲狀腺B超、冠脈CT等。

  不同年齡段體(ti) 檢項目重點

  那麽(me) ,不同年齡段人群,體(ti) 檢項目該如何選擇呢?

  【20歲】

  20以上人群正值畢業(ye) 工作、交際增多時期,且大多進入育齡期,身體(ti) 抵抗力、免疫力都處於(yu) 較高水平。這個(ge) 階段除了基本體(ti) 檢,要多注意傳(chuan) 染病的篩查和預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係統感染等。

  1、基本體(ti) 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guan) 注肝功能、血常規、肺部攝片等。

  2、“x”體(ti) 檢項目中,建議增加傳(chuan) 染性疾病(HIV、梅毒、乙肝、幽門螺杆菌等傳(chuan) 染性指標)篩查。

  特別注意的是,女性在20歲以後就要注意乳腺和婦科生殖係統方麵的健康篩查,可選擇乳腺B超/乳腺鉬靶、婦科B超等。有性生活女性可加做HPV檢查、TCT檢查等。依據年齡和健康狀況,乳腺和婦科方麵疾病建議每年至少篩查一次。

  【30歲】

  而立之年後,生活壓力大、代謝下降、運動不足、容易發胖,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容易出現異常;久坐不動者頸椎腰椎容易出現問題。

  1、基本體(ti) 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guan) 注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

  2、“x”體(ti) 檢項目中,除往年項目,根據個(ge) 人症狀可選擇性增加頸椎、腰椎等檢查項目。若基礎檢查中血糖出現異常,建議加查餐後2小時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項目。由於(yu) 甲狀腺結節和肺部結節檢出率增高,存在一定惡性比例,建議增加甲狀腺B超、甲狀腺功能檢查、肺部CT檢查,選擇性增加腫瘤標誌物篩查等。

  【40歲】

  40歲以上人群進入健康高危期,這個(ge) 年齡段的人精力、體(ti) 力大不如前,開始體(ti) 會(hui) 到“斷崖式衰老”。慢性非傳(chuan) 染性疾病發病率上升,心腦血管開始老化,患惡性腫瘤的比例增高。這個(ge) 階段尤其要監控血壓、血糖、血脂、尿酸,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做好腫瘤篩查,特別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1、基本體(ti) 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guan) 注心電圖、血脂、血壓、血糖、尿酸等。

  2、“x”體(ti) 檢項目中,在既往體(ti) 檢項目基礎上,建議重點排查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情況,可選擇冠脈CT、肺部CT檢查,選擇性增加頸動脈B超、泌尿係B超、腫瘤標誌物篩查、頭顱磁共振等。

  中年女性應重點關(guan) 注婦科疾病,可選擇乳腺超聲或乳腺鉬靶篩查乳腺癌,HPV+TCT宮頸細胞學檢查篩查宮頸癌,婦科B超篩查卵巢囊腫、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子宮腫瘤等。更年期女性可選擇性激素6項檢測激素水平,為(wei) 臨(lin) 床用藥幹預提供依據。

  【50歲】

  50歲開始,人體(ti) 機能衰退,除上述要注意的問題,還要關(guan) 注胃腸道問題、骨骼問題。

  1、基本體(ti) 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guan) 注心電圖、血脂、血壓、血糖、尿酸、大便常規+隱血等。

  2、“x”體(ti) 檢項目中,在40歲以上應查項目外,建議增加腫瘤標誌物檢測、胃鏡、腸鏡、骨密度檢查、腦血管風險檢查(頸動脈B超、經顱多普勒等)。建議普通人群每二至三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有既往病史或家族史的高風險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

  【60歲】

  60歲以上,建議至少每年做一次全麵大檢查。

  這些根據年齡的劃分隻是大致概念範圍,具體(ti) 到個(ge) 人,要根據情況具體(ti) 分析,才能給出個(ge) 性化建議。普通人群除了常見疾病篩查,還要注意聽力、視力的篩查;從(cong) 年輕時起,就要注意運動和補鈣,預防老年後的骨骼韌帶等問題。這些小問題常常極大影響我們(men) 的生活質量。女性朋友可以選擇注射HPV疫苗等,預防、減少一些腫瘤的發生風險。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祝各位擁有健康快樂(le) 的人生。

  (作者均任職於(yu) 上海新華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超鏈接

  關(guan) 於(yu) 體(ti) 檢的快問快答

  問:“防癌體(ti) 檢”是在花冤枉錢嗎?什麽(me) 年齡段合適做?

  答:“防癌體(ti) 檢”並不是在花冤枉錢。雖然在世界範圍內(nei) ,早癌篩查的年齡推薦在50歲以上,但由於(yu) 近年發病年齡持續降低,群體(ti) 健康意識增強,越早發現問題,獲益越大,所以建議精準早癌篩查年齡在40歲以後,注意篩查肺癌、胃癌、腸癌、肝癌、乳腺癌、子宮癌、前列腺癌等高發癌症,特別是有既往病史、家族史和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

  問:不同年齡段人群最該查什麽(me) ?

  答:總結來說,20歲以上,傳(chuan) 染性疾病;30歲以上,血壓、血糖、血脂、尿酸,頸椎、腰椎、甲狀腺、肺部;40歲以上,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篩查;50歲以上,除以上項目外,篩查胃腸道疾病和骨骼疾病;60歲以上,全麵篩查。

  問:胃腸鏡是否值得做?多久做一次?

  答:我國胃癌篩查目標人群的定義(yi) 為(wei) 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作為(wei) 胃癌篩查對象人群:胃癌高發地區人群、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有既往史、家族史、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結腸癌腸鏡篩查的年齡一般定在50歲以上,但是結腸癌發病年輕化、早期常常無症狀,等發現時常常已經是中晚期,所以建議腸鏡篩查年齡也可以提前到40歲,特別是有家族史、既往腫瘤史、腸道疾病病史、生活方式不健康(吸煙、運動少、超重、高蛋白高脂肪飲食、缺乏膳食纖維等)。

  篩查未發現明顯問題,胃腸鏡每5-10年做一次,有問題者1-3年做一次。

  問:查出來的病,特別是標注隨訪的,要去看嗎?

  答:標注隨訪,一般是指病情較為(wei) 穩定或者目前病情比較輕微的情況。是否要去看門診,要看具體(ti) 是什麽(me) 情況。

  比如,慢性咽炎隨訪,高血壓控製較為(wei) 穩定等,是不要去看門診的;肺部微小結節,如果是第一次發現,根據結節特征有不同的門診隨訪路徑,如果是曆年幾乎無變化,可不去門診,年度隨訪即可。

  當然,病情是發展變化的,有不適症狀出現,建議及時看專(zhuan) 科門診。健康管理中心有檢後門診服務,也可以幫助體(ti) 檢者明確隨訪方向。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