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銀河係三分之一常見行星可能位於宜居帶

發布時間:2023-06-02 12:12: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天文學家在5月29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發論文稱,在一項基於(yu) 最新望遠鏡數據的分析中,他們(men) 發現,銀河係內(nei) 最常見的行星中,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於(yu) 距離其主恒星足夠近、溫度宜人的軌道上,其上可能擁有液態水,並因此可能會(hui) 孕育生命。

  最新研究負責人、佛羅裏達大學天文學教授莎拉·巴拉德解釋稱,太陽在銀河係中相對罕見,目前銀河係內(nei) 最常見的M矮星比太陽小得多,溫度也低很多,質量最多隻有太陽的一半,有數十億(yi) 顆行星圍繞著這些常見的矮星運行。

  在最新研究中,巴拉德及其同事測量了這些M矮星周圍150多顆行星的離心率。如果一顆行星的軌道離主恒星足夠近,且軌道不規則,那麽(me) 主恒星對其產(chan) 生的引力會(hui) 不斷變化,使其拉伸和變形,這種反複的摩擦使行星表麵溫度升高,在極端情況下,甚至“炙烤”行星,使液態水無法在其上存在。

  研究數據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開普勒望遠鏡,該望遠鏡可捕捉係外行星在主恒星前方移動時的信息。最新研究還依賴於(yu) 蓋亞(ya) 望遠鏡的新數據,該望遠鏡可測量銀河係中數十億(yi) 顆恒星之間的距離。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小恒星周圍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會(hui) 因為(wei) 主恒星的潮汐力導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餘(yu) 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於(yu) 宜居帶內(nei) 。而且,擁有多顆行星的恒星最有可能擁有能夠留住液態水的圓形軌道,隻有一顆行星的恒星最有可能出現極端潮汐現象。

  最新研究結果對下一個(ge) 十年的係外行星研究非常重要,意味著銀河係可能有數億(yi) 個(ge) 目標供科學家們(men) 探測生命跡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