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威龍”振翅海天 ——記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
抗美援朝英模部隊巡禮
駕駛“威龍”振翅海天
——記空軍(jun) 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勝利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yu) 世界東(dong) 方的宣言書(shu) ,是中華民族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裏程碑。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勇往直前、浴血奮戰,為(wei) 保家衛國作出了重要貢獻,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等30多萬(wan) 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ge) 功臣集體(ti) 。70年來,全軍(jun) 官兵銘記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艱辛曆程和偉(wei) 大勝利,弘揚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黨(dang) 在新時代的強軍(jun) 目標闊步前行。為(wei) 紀念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勝利70周年,本報特開設“抗美援朝英模部隊巡禮”欄目,敬請關(guan) 注。
——————————
5月中旬的一天,子夜時分,咆哮的轟鳴聲突然打破深夜的寂靜,數架殲-20戰機噴著藍色火焰加力起飛,朝著預定空域奔去,一場圍繞高難課目的紅藍對抗激烈打響。參與(yu) 對抗的飛行員,全部來自抗美援朝戰場上打出赫赫威名的王牌勁旅——空軍(jun) 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
1951年10月,在大隊長王海帶領下,該大隊年輕的飛行員飛赴朝鮮戰場,投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麵對強大對手,他們(men) 以“空中拚刺刀”的血性膽氣,駕駛米格-15戰機升空迎敵80多次,擊落擊傷(shang) 敵機29架,創造“15∶0”空戰奇跡,湧現出王海、孫生祿、焦景文等戰鬥英雄,一大隊被譽為(wei) “英雄的王海大隊”。
勝戰基因代代相傳(chuan) ,70多年來,“王海大隊”轉戰祖國大江南北,將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戰備訓練點滴日常,打頭陣、當尖刀,敢為(wei) 人先、敢於(yu) 擔當,奮飛在捍衛國家利益的最前沿。“王海大隊”是空軍(jun) 首支整建製列裝殲-20戰機的作戰部隊,進入新時代,這個(ge) 部隊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對馬海峽,出色完成東(dong) 海防空識別區常態化管控、南海戰巡、巡航台島等一係列重大任務。
一戰成名
在“王海大隊”榮譽室前,一架米格-15原型機直指蒼穹,機身上9顆五角星鮮紅奪目。當年大隊長王海就是駕駛著這架戰機馳騁在朝鮮上空,與(yu) 不可一世的美軍(jun) 展開殊死搏鬥,空戰中每擊落擊傷(shang) 一架敵機,就在所駕駛的戰機上畫一個(ge) 五角星,這些五角星既是大隊飛行員英勇作戰的見證,更是無上的榮耀。
一群飛行時間僅(jin) 有幾十小時,年齡不過20多歲的年輕飛行員,為(wei) 什麽(me) 敢於(yu) 在異國他鄉(xiang) 不畏生死、不懼強敵,能夠打敗參加過二戰的美軍(jun) 飛行員?在榮譽室裏一本摘錄“王海大隊”英雄日記的史料裏,我們(men) 找到了答案。史料記載了一段王海曾說過的話:“黨(dang) 教導我們(men) ,一個(ge) 指揮員、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決(jue) 不能在困難麵前低頭,應該想辦法堅決(jue) 克服困難完成黨(dang) 和祖國人民交給的光榮任務。”
時隔多年,透過這些擲地有聲的文字,我們(men) 依然能夠強烈感受到英雄前輩們(men) 的忠誠品格、勝戰豪氣。這是他們(men) 的力量源泉,也是先輩們(men) 用鮮血和生命高擎的精神旗幟。正是憑著為(wei) 黨(dang) 為(wei) 國為(wei) 民的忠誠底色,“王海大隊”在戰爭(zheng) 中學習(xi) 戰爭(zheng) ,打一仗,進一步,取得了輝煌戰果。
1951年11月18日下午,朝鮮清川江畔,“王海大隊”奉命迎擊北犯之敵。當機群到達清川江附近上空時,發現左方低空有60多架美軍(jun) F-84型飛機在盤旋活動,有的正向清川江橋投炸彈,地麵上冒起一股股濃煙。
趁著敵機還未察覺,王海當機立斷,率領6架戰鷹忽然從(cong) 6000米高空直撲敵機。美國飛行員大多參加過實戰,很有經驗,他們(men) 將飛機首尾相連形成一個(ge) 大圓圈,當任何一架飛機受到攻擊時,後麵一架美機就會(hui) 咬住對方的尾巴,使攻擊者處於(yu) 被動挨打態勢。
危急關(guan) 頭,王海急中生智,決(jue) 定充分利用米格飛機垂直機動性能優(you) 勢,下令先爬高占位,再俯衝(chong) 攻擊。經過上下幾次俯衝(chong) ,美機“圓圈陣”被打亂(luan) 了。他們(men) 抓住有利戰機,連續猛攻。這一天,“王海大隊”創造了5∶0的輝煌戰績。
隨後,反應過來的美軍(jun) 在戰場上投入更多戰機,“王海大隊”麵臨(lin) 的戰鬥更多更艱難。但大隊飛行員沒有一個(ge) 人退縮,崇高的信仰讓他們(men) 愈戰愈勇、毫不畏懼。在接下來的幾場空戰中,他們(men) 共擊落擊傷(shang) 敵機15架,創造了“15∶0”的空戰奇跡。
1951年12月3日,孫生祿駕機升空後不久,便遭10架敵機圍攻。在炮火猛烈攻擊下,他的戰機傷(shang) 痕累累,操作已經十分困難。但為(wei) 了能夠牽製敵人,保證我方機群的安全,他頑強地堅持戰鬥。直至最後彈藥耗盡、飛機起火,他用盡餘(yu) 力,駕駛著熊熊燃燒的戰機,把自己當做最後一枚炮彈,向敵機猛撞過去,血灑萬(wan) 裏長空。
如今,一茬茬“王海大隊”飛行員早已把先輩的勝戰基因融入血脈。他們(men) 堅定維護核心、自覺看齊追隨,始終做到“搏擊長空心向黨(dang) 、飛行萬(wan) 裏不迷航”,用行動踐行著“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錚錚誓言。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王海大隊”飛行員駕駛剛剛換裝的殲-20戰機,以戰鬥編隊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黨(dang) 和人民的檢閱,向世人展示英雄傳(chuan) 人的赤膽忠誠。
一心向戰
提到“王海大隊”,就不能不提戰鬥英雄焦景文,他還有一個(ge) 耳熟能詳的稱號——鐵杆僚機。作為(wei) 大隊長王海的僚機,他像一麵堅實的“盾牌”,守在長機周圍,抵擋敵人的炮火,當長機遇到危險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進行配合掩護,甘當無名英雄。
在一次戰鬥中,焦景文駕機掩護王海與(yu) 敵機纏鬥。突然,王海拉起機頭,極速躍升,焦景文也猛拉杆緊跟上去。轉瞬之間,王海駕機俯衝(chong) 而下,焦景文也緊跟著長機猛衝(chong) 下來。就在王海向一架敵機狠狠射擊的同時,另一架敵機卻抬起機頭,準備向王海攻擊。焦景文對此早有預判,沒等這架敵機射擊,就向其發起攻擊。與(yu) 此同時,第三架敵機正在焦景文飛機尾後向其開火。
在前有敵機正在向長機進攻,後有敵機向自己開火的危急關(guan) 頭,焦景文毅然作出掩護長機的決(jue) 定,不顧身後敵機掃射,堅持狠狠咬住前麵那架敵機不放,直至將其擊落。這次戰鬥,焦景文掩護長機擊落敵機2架,自己也擊落敵機2架,並駕駛負重傷(shang) 的飛機安全著陸。
“王海大隊”特級飛行員李德兵第一次聽到焦景文的英雄事跡,是在十幾年前剛剛來到這支英雄部隊的時候。當時他便立下誌向,要成為(wei) 像焦景文那樣的英雄,在自己的崗位上履好職盡好責,在危急關(guan) 頭勇挑重擔,敢於(yu) 擔當。
那年,空軍(jun) 首次組織自由空戰比武競賽,全空軍(jun) 的飛行尖子同場競技,沒有經驗可循,風險高、壓力大。麵對重重困難,李德兵主動請纓,全身心投入緊張的任務準備之中。從(cong) 裝設備的極限性能,到電磁幹擾、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樣式,再到長僚機之間的協同配合,李德兵沒日沒夜連軸轉,遭遇了很多瓶頸難題。每當這個(ge) 時候,他腦海裏都會(hui) 浮現出焦景文長空驅敵的戰鬥身影,這給了他不竭的動力。最終在比武中,初出茅廬的他靈活運用創新戰法,以大比分優(you) 勢奪得“金頭盔”。
去年盛夏,麵對複雜電磁環境下體(ti) 係對抗的全新考驗,李德兵再次主動挑起重任,克服思維定勢,更新思維理念,填補認知空白,最終憑借過硬能力,經長時間滯空作戰,在體(ti) 係支撐下一舉(ju) 擊落“敵機”,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再次奪得“金頭盔”。
不懼挑戰,一心向戰。走進“王海大隊”,和他們(men) 的飛行員近距離接觸交流,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每一名飛行員都有著一股敢想敢拚的闖勁和幹勁。
在該大隊訓練記錄上可以看到,大隊飛行員常態保持檢視反思習(xi) 慣,對照實戰標準,專(zhuan) 門製訂《實戰化訓練措施》,分別從(cong) 訓練環境、任務規劃、風險管控等方麵進行細化規範,讓複雜環境練兵、極限條件對抗成為(wei) 訓練常態。為(wei) 了提高訓練課目效益,他們(men) 將每個(ge) 飛行架次融合空戰、突防、實彈等多個(ge) 課目,評判標準也更貼近實戰化,任何與(yu) 實戰標準不符的戰術動作都會(hui) 被扣分。
麵對困難不氣餒、勇承擔,在默默中堅守,在厚積中薄發,“王海大隊”革命先輩們(men)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形成的這些精神特質,在一代代飛行員身上延續傳(chuan) 承至今,並在他們(men) 身上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一往無前
剛入朝作戰時,“王海大隊”並沒有旗開得勝。由於(yu) 缺乏戰鬥經驗,幾天下來,他們(men) 重複起飛、搜索、返航,但是沒有發現美軍(jun) 飛機的影子。王海組織大家研究分析,總結出了在空中搜索敵機的要領,為(wei) 後續戰勝對手創造了條件。
到後來與(yu) 敵機短兵相接,每場戰鬥下來,他們(men) 都會(hui) 開會(hui) 認真分析敵人的作戰特點,總結自己的不足,研究新的戰術,正是這種刻苦的學習(xi) 精神,讓他們(men) 構想出“高空牽製、中空出擊”“集中兵力、打敵一路”等創新戰法。
王海曾在回憶錄裏寫(xie) 道:“剛剛裝備米格-15飛機,大家都不熟悉,戰術戰法也不了解;為(wei) 了戰鬥的勝利,大家學習(xi) 完就上飛機,下了飛機就研究,晚上熄了燈,還有同誌站在凳子上,利用走廊燈光學航理。”
從(cong) 不會(hui) 空戰到學會(hui) 空戰,從(cong) 找不到敵人到戰勝敵人,認真學習(xi) 研究成為(wei) “王海大隊”創造奇跡的階梯和橋梁。也正是靠著不斷學習(xi) 、勤於(yu) 研究的勁頭,“王海大隊”才能夠始終搶抓轉型發展的機遇,傲立於(yu) 戰鬥力建設的潮頭。
陳鑫浩是“王海大隊”一名年輕飛行員,剛到大隊不久就趕上換裝殲-20戰機。他曾認為(wei) ,隻要將飛機精準操控,把動作飛到位,就是一名優(you) 秀的飛行員。
後來,大隊濃厚的學習(xi) 氛圍感染著他,讓他靜下心來對新機理論開始深入研究。他體(ti) 會(hui) 到,新裝備帶來作戰理念的升級,未來的作戰不再是單兵對單兵的對抗,而是平台對平台、體(ti) 係對體(ti) 係的較量,飛行員必須具備較強的態勢分析、戰場管理、判斷決(jue) 策和編組指揮能力。
“要飛好新機,我們(men) 不僅(jin) 需要‘練技’,更要‘練腦’。”初嚐學習(xi) 的甜頭,他便一發不可收,和戰友們(men) 一起轉理念、深鑽研,探索新型戰機融入體(ti) 係作戰的戰術戰法,實現從(cong) 態勢感知到指揮控製和任務規劃的職能轉變,推進新質戰鬥力快速提升。
不久後,陳鑫浩駕機執行任務,麵對來自不同方向多批“敵機”的攔截,與(yu) 戰友靈活協同、勇敢出擊,在兵力明顯處於(yu) 劣勢的情況下,以“零損傷(shang) ”的代價(jia) 取得完勝。而此時,他駕馭這款新型戰機飛行時間剛過100小時。
隻有在學習(xi) 上早於(yu) 對手、好於(yu) 對手,才能在未來戰場上高於(yu) 對手、打敗對手,這是“王海大隊”飛行員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們(men) 克敵製勝的法寶。特別是近年來,體(ti) 係聯合、聯演聯訓成為(wei) 常態,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學習(xi) 研究的“富礦”。他們(men) 主動伸出聯合之手,先後與(yu) 兄弟單位建立聯訓機製,驗證新戰法,破解新課題,一個(ge) 個(ge) 融入體(ti) 係的關(guan) 口障礙相繼被打通,實現了戰鬥力的持續躍升。
走進“王海大隊”飛行員宿舍,走廊的大屏幕上,國際形勢發展、軍(jun) 事前沿動態、現代戰爭(zheng) 戰例等每天滾動播放。學習(xi) 室內(nei) ,閃爍的電腦屏幕承載著最新戰法的動態仿真,飛行員們(men) 圍坐在一起,對前一日的飛行訓練進行全麵複盤,展開激烈爭(zheng) 論,濃濃的“硝煙味”在飛行員心中彌漫。
不久前,大隊為(wei) 5名新飛行員組織入隊儀(yi) 式。時任大隊教導員趙瑞語調鏗鏘:“‘王海大隊’的榮譽是戰場上打出來的,是刺刀見血拚出來的。從(cong) 你加入‘王海大隊’這一刻起,就擔負著最艱巨的任務。責任、奉獻、犧牲就擺在你們(men) 麵前。萬(wan) 家團圓時,我們(men) 戰巡東(dong) 海直麵生死。因為(wei) 我們(men) 的祖國不容任何侵犯!隻要一聲令下,拎起頭盔我們(men) 就上,誓死殲滅一切來犯之敵,同誌們(men) 有沒有信心?”
“有!有!有!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遲玉光 張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