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聚焦重點方向出台政策舉措——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提速
當前,人工智能(AI)引領的新一輪技術變革加速演進,通用人工智能等領域不斷湧現的顛覆性技術,正深刻改變著生產(chan) 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各地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搶抓發展先機。
專(zhuan) 家認為(wei) ,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代表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關(guan) 鍵領域,有利於(yu) 持續引領經濟平穩增長。同時,也要避免一哄而上、重複建設。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今年以來,多地在人工智能方麵推出政策、謀劃布局。
5月31日,深圳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同步發布首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yi) 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著力打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努力創建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北京日前也發布兩(liang) 項與(yu) 人工智能有關(guan) 的支持政策——《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從(cong) 鼓勵與(yu) 引導行業(ye) 發展角度,圍繞創新發展共性需求,進一步統籌資源,全麵推動人工智能自主技術體(ti) 係建設及產(chan) 業(ye) 生態發展。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幹政策措施》提出,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zhuan) 項等引導作用,支持民營企業(ye) 廣泛參與(yu) 數據、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推動“補需方”改革,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ye) 通過政府采購、租用等方式使用民間投資的數據儲(chu) 存和算力資源;通過科技創新券支持民營企業(ye) 租用算力、存儲(chu) 資源;推動政府部門租用民間投資專(zhuan) 用算力支持大語義(yi) 學習(xi) 、元宇宙、時空底圖等專(zhuan) 業(ye) 場景應用。
除一線城市外,多地還利用數據資源優(you) 勢,把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作為(wei) 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李剛表示,貴州將加快提升算力服務水平,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高質量配置、高效益供給,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深度融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創新,探索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數字綜合建設新路子。
發展具備現實基礎
人工智能發展有三大要素——算力、算法和數據。保障算力的充分供給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根基。數據顯示,北京、廣東(dong) 、浙江、上海等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數量最多,近3年人工智能服務器采購數量最高,表現出強相關(guan) 性。此外,多地也在提供公共算力,補充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所長趙誌耘介紹,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領新一輪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浪潮,大模型相關(guan) 新研究、新產(chan) 品競相湧現。我國前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各項部署為(wei) 大模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政產(chan) 學研各方共同推動下,建立起涵蓋理論方法和軟硬件技術的體(ti) 係化研發能力,大模型研發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深圳很早就積極布局人工智能賽道,初步形成了產(chan) 業(ye) 鏈條完善、高端資源集聚、技術深度融合、應用逐步鋪開的發展格局。”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深圳)二十一世紀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想說。
在人工智能新技術與(yu) 新場景的催生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ye) 在深圳蓬勃興(xing) 起。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楊洪認為(wei) ,智能科技的不斷進步驅動汽車產(chan) 業(ye) 加速變革。近年來,航盛電子推出一係列智能座艙方案,希望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提供更安全且出行體(ti) 驗更優(you) 的解決(jue) 方案。
聚焦重點謀求突破
大模型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實現跨越,未來仍有廣闊的持續創新空間。趙誌耘表示,中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為(wei) 大模型創新提供了豐(feng) 富場景和數據基礎,人工智能在我國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時,各地在布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時,應充分考慮地區特點和自身優(you) 勢,聚焦重點和特色,避免重複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等問題。
李想表示,人工智能是一個(ge) 綜合性學科,需要實現從(cong) 技術端到應用端的全麵、融合、創新發展。深圳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明確,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不僅(jin) 著眼於(yu)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及領域發展,還將加強應用場景的拓展和創新能力。基於(yu) 一係列政策舉(ju) 措的推出,深圳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生態將進一步完善,成為(wei) 賦能千行百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由此創造出智能時代經濟新模式、生活新體(ti) 驗、治理新方法。
深圳雲(yun) 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鄭文先介紹,多年來,公司聚焦“算法芯片化”和“端雲(yun) 協同”,打造了物聯感知匯聚、算法賦能服務、知識圖譜構建的全鏈式平台,構建起數字城市智能協同發展體(ti) 係。公司今年著手組建大模型籌備組,致力於(yu) 打造服務多場景多行業(ye) 的大模型,以期為(wei) 拓展行業(ye) 應用、促進人工智能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發展提供算法平台支持。
根據實施方案,北京將布局一批前沿項目,技術創新實現新引領;推動一批國產(chan) 替代,技術攻堅取得新突破;構建一批產(chan) 業(ye) 方陣,產(chan) 業(ye) 能級完成新躍升;塑造一批示範標杆,場景賦能驅動新應用;營造一流創新環境,生態構建形成新成效。借力這“五新”布局,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有力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文/本報記者 楊學聰 楊陽騰 李 景 佘惠敏 吳秉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