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電子證照,便民效果看得見
在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個(ge) 體(ti) 運輸經營者李女士日前申請到了該區首張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電子證照;在湖北省荊門市,自2023年5月22日起,中心城區不動產(chan) 抵押登記全麵應用電子證照……隨著“互聯網+政府服務”的深入推進,電子證照的應用推廣,為(wei) 人們(men)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輕鬆便捷體(ti) 驗佳
電子證照是信息化時代的產(chan) 物,它充分發揮了數字資源和數字技術的作用,不僅(jin) 讓老百姓在生活中獲得了便利,更使得整個(ge) 社會(hui) 的運行成本大大降低。
從(cong) 事醫療用品銷售行業(ye) 的小謝和老張最近打算聯手創業(ye) ,不過他們(men) 一個(ge) 人在石家莊,一個(ge) 人在成都。“要是過去,我們(men) 倆(lia) 人得兩(liang) 頭跑上三五趟,也不見得能把新公司開業(ye) 的證照辦下來。”小謝打開了“冀時辦”APP這個(ge) 手機線上政務服務平台,拿身份驗證這個(ge) 環節舉(ju) 例說,以前需要本人拿著身份證原件和複印件前往工商管理部門的營業(ye) 大廳,現在就是對著手機鏡頭人臉識別。
隻見小謝按語音提示轉頭、眨眼,幾十秒的時間就通過了驗證。“遠在成都的老張也可以這樣操作。”分享著網上辦證的經曆,小謝對輕鬆便捷的體(ti) 驗連連稱讚。
“我國對電子證照的探索,起步就是從(cong) 電子營業(ye) 執照的試點開始的。”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說,最初全國確定9個(ge) 省市試點“電子營業(ye) 執照係統先期建設與(yu) 示範應用”,方式是向市場主體(ti) 發放智能IC卡版的電子營業(ye) 執照。2016年起,伴隨著電子證照管理應用平台的建設、移動版電子營業(ye) 執照的發行以及微信和支付寶身份認證、人臉識別比對等功能的應用,電子證照的功能逐步提升,準確性和可靠性不斷增強。“2020年開始,申請人掃碼就可通過證照庫調取相關(guan) 信息,無需人工核驗。”唐任伍說,這表明電子證照進入全麵應用階段。
滿足個(ge) 性化需求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已歸集匯聚32個(ge) 地區和26個(ge) 國務院部門900餘(yu) 種電子證照,目錄信息達56.72億(yi) 條。國家平台為(wei) 地方部門平台提供電子證照共享服務79.5億(yi) 次,身份認證核驗服務67.4億(yi) 次。
走進上海浦東(dong) 新區不少“網紅”餐廳,食客會(hui) 看到叫號顯示屏、點餐平板電腦上展示著的餐廳電子營業(ye) 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shu) 。相較於(yu) 清晰又方便的電子證照,已經很少有人會(hui) 去吧台或收銀台看一眼牆上懸掛的紙質版證照了。據了解,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基層走訪,了解到許多商戶以個(ge) 性化、電子化展示證照的意願。“一網通辦”的電子證照水到渠成推廣開來,滿足了商戶需求。
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就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作出部署。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從(cong) 個(ge) 人生活角度看,電子證照正在不斷深入異地就醫報銷、婚姻與(yu) 生育登記、不動產(chan) 登記、戶籍遷移等應用場景。而在企業(ye) 經營方麵,電子證照不僅(jin) 會(hui) 在企業(ye) 登記、經營、投資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中得到應用,還會(hui) 在納稅繳費、社會(hui) 保障、醫療保障、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等領域拓展其適配度和功能性。
進一步優(you) 化功能服務
如何讓電子證照發揮更大作用,進而提升政府治理效率,促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社會(hui) 科學評價(jia) 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說:“人們(men) 都希望在大數據、雲(yun) 存儲(chu) 、區塊鏈等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實現電子證照‘一次申請、全國通用’的願望,然而預期與(yu) 現實仍舊存在一定差距。數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的擔憂,局限了各部門充分分享電子證照信息的意願。電子證照的發展前景是樂(le) 觀的,優(you) 化技術、加強協調是當務之急。”
而從(cong) 服務角度看,老百姓個(ge) 人與(yu) 市場主體(ti) 對電子證照在信息檢索、服務引導、谘詢問答、監督評價(jia) 等方麵,存在著“我要看”“我要查”“我要辦”“我要問”“我要評”等需求。盡管目前電子證照在基本功能上已日臻齊全,但在具體(ti) 的服務內(nei) 容上尚有待完善。唐任伍說,有些政府服務平台上關(guan) 於(yu) 電子證照的信息資訊等內(nei) 容不全麵、不及時,部分政務APP的谘詢接口經常無人回應,群眾(zhong) 急需的訊息有時查不到、查不了。為(wei) 了使電子證照的使用更便捷、更輕鬆,即時性、聯通性更強,還需要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優(you) 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方便企業(ye) 和群眾(zhong) 。
吳正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