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好評返現”為何禁而不止
“有獎征集”“好評返現”本質上都是誘導消費者作出不客觀的評價(jia) ,涉嫌虛假宣傳(chuan) 。它動搖了消費環境的誠信基石,擾亂(luan) 了市場秩序,最終受傷(shang) 的還是消費者自己。取消“好評返現”不僅(jin) 要呼籲商家和消費者講誠信,還要為(wei) 消費者算明白經濟賬、為(wei) 平台和商家算清楚法律賬,並承擔應有的責任。
首批下單的“618”包裹已陸續到貨,不知道有多少人又收到了“好評返現”的邀約?有消費者在網上反映,近期收到的8個(ge) 包裹中有6個(ge) 都塞了“好評返現”的小紙條。與(yu) 此同時,電商平台及外賣平台上可信的評價(jia) 日益減少。有人說,一條商品下的評論裏,如果大多是“一段文字配3張圖片”的五星好評,那麽(me) 十之八九是花錢買(mai) 來的“水評”。
有消費者把“好評返現”當作賺零花錢的機會(hui) ,有的人一個(ge) 月甚至能返上百元。市場監管部門曾公布過一起案例:廣州某公司雇傭(yong) 第三方外包公司誘導買(mai) 家“好評返現”,發一條帶圖片的好評,買(mai) 家可獲得3元返現,外包方竟可獲得12元代理費;如果買(mai) 家追評,可獲得5元返現,那麽(me) 外包方獲得14元。在這個(ge) 套路裏,消費者以為(wei) 自己賺了幾元,實際上商品貴了十幾元。若是沒有“好評返現”這回事,商家也許能把這筆費用直接讓利給消費者。類似情況不會(hui) 隻有這一家,消費者應該為(wei) “好評返現”花過不少冤枉錢。
這幾年,多數平台禁止“好評返現”,但“水評”越來越多,背後是部分平台開的綠燈。筆者在某平台的兩(liang) 家店鋪下單後,訂單均自動匹配了一則“買(mai) 家秀征集”鏈接,寫(xie) 著“全五星好評+10字左右評價(jia) +寶貝圖3張”,發布後即可聯係客服領取10元現金。這並不是商家繞開平台的私下聯係,而是直接通過平台實現的自動推送。
此外,還有商家“借道”索要好評,也就是在店鋪首頁等處公開標明:如果消費者去其他平台發布好評,就可獲得現金、優(you) 惠券甚至免費衣服等獎勵。對如此明顯的誘導行為(wei) ,某平台的官方客服卻表示“不違規”。
專(zhuan) 家指出,“有獎征集”也好“好評返現”也罷,本質上都是誘導消費者作出並不客觀的評價(jia) ,存在誤導的可能性,涉嫌虛假宣傳(chuan)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商家希望有消費者幫忙說點好話,評分、排名能高點,這可以理解,但應當在依法依規的範圍內(nei) 爭(zheng) 取消費者。小小一張返現卡,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電商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之前,已有外賣商家因放置“好評返現”卡片被罰1.5萬(wan) 元。
“好評返現”大行其道、“帶病轉正”,原因何在?應是消費者對“好評返現”的認知還有誤區,監管部門的打擊力度還不夠,平台和商家對其危害性的認識還不足。
目前來看,“帶病轉正”的“好評返現”已出現副作用:往往商品評價(jia) 條數越多、照片越精美、追評越積極,消費者心裏越打鼓。幾元錢動搖了整個(ge) 消費環境的誠信基石,擾亂(luan) 了市場交易秩序,最終受傷(shang) 的還是消費者自己。久而久之,商品底下的評價(jia) 統統信不得了,買(mai) 東(dong) 西變成開盲盒:如果買(mai) 的是“不支持7日無理由退貨”的生鮮類商品,這些商品的質量又並非如評價(jia) 講得那麽(me) 好,比如酸不溜丟(diu) 的李子、小得可憐的櫻桃等,那就相當於(yu) 為(wei) 所有人的“好評返現”買(mai) 了單。
“好評返現”禁而不止,表麵看是商家走捷徑、平台管不住、消費者禁不起誘惑,實質是法治觀念淡漠、平台承擔主體(ti) 責任不積極、監管力量沒跟上。取消“好評返現”,僅(jin) 僅(jin) 呼籲商家和消費者講誠信是不夠的,還要為(wei) 消費者算明白經濟賬、為(wei) 平台和商家算清楚法律賬,讓其承擔應有的責任。相比實際付出的經濟與(yu) 法律成本,這幾元錢不賺也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