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發展新範式?
(經濟觀察)中國如何加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發展新範式?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 陳康亮)當前,中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如何破解綠色轉型難題、探索產(chan) 業(ye) 升級路徑是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20日,多位專(zhuan) 家在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上表示,統籌用好技術、政策、市場等多種力量,中國有望實現產(chan) 業(ye) 轉型,並成為(wei) 綠色新發展範式的引領者。
在能源基金會(hui) 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看來,相較於(yu) 西方發達國家,中國要以更少的人均碳排放來實現相似的收入水平,達到可持續發展;以較低的峰值水平、較短的平台期達到碳峰值,以較短的時間達到碳中和。中國的發展路徑需要創新,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這就需要包括樹立嚴(yan) 格目標,劃定碳資產(chan) 總邊界;向市場主體(ti) 分配碳資產(chan) 的責任和權利;發展碳市場,由市場發現碳價(jia) 格,與(yu) 資本市場連接;為(wei) 低碳投資、融資和技術創新提供激勵;製定相關(guan) 政策和體(ti) 製支撐經濟轉型。
“相信通過這樣一係列長期努力,中國從(cong) 工業(ye) 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一定會(hui) 實現。”鄒驥說,近年來,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方麵異軍(jun) 突起,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大信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表示,世界經濟將從(cong) 能源資源依賴型走向能源技術依賴型。任何技術要有序地進入市場都需要兩(liang) 個(ge) 牽引力:一個(ge) 是政策,一個(ge) 是市場機製。從(cong) 政策層麵看,全球各類政策的製定都會(hui) 對未來的投資和技術發展走向產(chan) 生重要影響。去年7月,中國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標誌著中國開啟了從(cong) “碳有價(jia) ”走向“碳漲價(jia) ”的進程,這將成為(wei) 各類低碳、零碳、負碳技術進入市場非常關(guan) 鍵的驅動力。
視頻:賀克斌:技術研發和市場化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guan) 鍵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cong) 市場機製看,賀克斌表示,根據相關(guan) 分析,以減碳、減排的貢獻看,已經商業(ye) 化的技術僅(jin) 占三分之一。“可以說,未來的技術研發和新技術逐漸進入市場,是實現‘雙碳’目標最關(guan) 鍵的因素。”
在紅杉中國投資合夥(huo) 人、紅杉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李俊峰看來,經濟轉型離不開能源轉型。李俊峰表示,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yi) ,它不僅(jin) 解決(jue) 了資源限製和環境問題,還能推動經濟發展、降低成本,並為(wei) 未來的創新和發展提供無限想象空間。未來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由於(yu) 電力成本的大幅下降,將帶來算力成本的大幅下降,從(cong) 而帶來算力水平大幅度提高。隨著能源和算力問題得到解決(jue) ,中國所麵臨(lin) 的發展製約將得到進一步破解。
視頻:李俊峰:可再生能源將打破資源、環境和成本製約來源:中國新聞網
就具體(ti) 產(chan) 業(ye) 而言,能源轉型委員會(hui) 主席、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hui) 前主席、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前主席阿代爾·特納以線上方式參與(yu) 論壇時稱,中國是電動汽車推廣的世界領導者,電池技術處於(yu) 領先地位,太陽能光伏板的生產(chan) 也快速擴張,可以說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作為(wei) 經濟轉型的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電動汽車行業(ye) 發展引發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的關(guan) 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zhuan) 家、中國汽車戰略與(yu) 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斌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純電動汽車將成為(wei) 新車市場和保有量的主流。以特斯拉、比亞(ya) 迪為(wei) 代表的電動車生產(chan) 商已經帶來了汽車研發、生產(chan) 製造、營銷、服務等全產(chan) 業(ye) 以及價(jia) 值鏈的變革,也帶動了產(chan) 業(ye) 間的融合。相關(guan) 融合主要體(ti) 現在:純電動汽車+低碳交通融合發展,純電動汽車+新能源融合互促,純電動汽車+綠色材料加速應用。
興(xing) 業(ye) 研究公司總裁助理、學術評審委員會(hui) 副主席鄭仁福認為(wei) ,目前新能源發展的隱憂不是過剩,是新型電力係統的消納問題,對於(yu) 電力係統來說,平衡供給和需求並不容易,儲(chu) 能是實現電力有效供應的工具和手段,會(hui) 成為(wei) 未來新能源行業(ye) 發展重要領域。如今,中國官方正逐步完善政策,推動新型儲(chu) 能快速發展。在他看來,儲(chu) 能可像光伏一樣,憑借政策扶持具有經濟性,進而形成一定市場規模,形成規模之後又哺育市場,進一步推動技術進步,促進行業(ye) 降本增效。如今儲(chu) 能技術多元發展,仍需政策促進平價(jia) “拐點”到來,從(cong) 而驅動產(chan) 業(ye) 投資和技術創新,重複光伏行業(ye) 的發展故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