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 “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
■ 6月25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cong)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獲悉,位於(yu) 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已並網發電,這標誌著全球首個(ge) 百萬(wan) 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chan) 。
■ 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年平均發電量20億(yi) 度。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接入四川主網,在迎峰度夏之際投產(chan) 發電,為(wei) 川渝電力保供再添“生力軍(jun) ”,也為(wei) 7月28日開幕的成都大運會(hui) 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 雅礱江流域不僅(jin) 是國家西電東(dong) 送戰略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四川電力保供的重要能源基地,柯拉光伏項目將水光互補開發規模首次提升到了百萬(wan) 千瓦級。
水光互補組合出道 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
從(cong) 康定機場驅車,沿著雅礱江溯江而上,經過大約2個(ge) 半小時車程,兩(liang) 河口水電站到了。去年3月,裝機300萬(wan) 千瓦的兩(liang) 河口水電站全部機組已投產(chan) 發電。
與(yu) 兩(liang) 河口水電站距離約50公裏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200多萬(wan) 塊光伏板,將最高海拔4600米的紮拉托桑山裝點成一片“光伏海”。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柯拉一期光伏電站發出的電,通過輸電線路接入兩(liang) 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和水電“打捆”送出,首次將全球水光互補規模提升到百萬(wan) 千瓦級。那麽(me) ,水光互補是怎麽(me) 實現的?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兩(liang) 河口管理局局長王金國介紹,水光互補,即將光伏接入水電站,用水電優(you) 異的調節性能平抑光伏輸出功率的波動性。以柯拉一期光伏電站為(wei) 例,當光照好、光伏出力大時,兩(liang) 河口水電站減少機組出力,將水儲(chu) 存起來;當受多雲(yun) 、降雨等因素影響、光伏出力減小時,兩(liang) 河口水電站引水發電,增大水電出力。通過水電站的調節,水光打捆後將輸出更為(wei) 穩定的電能,更有利於(yu) 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
水電像一根強有力的杠杆,撬動更多的新能源開發。“一般常規水電可配套開發相當於(yu) 自身裝機規模1倍至1.5倍的新能源,抽水蓄能可將這一數值提升到3倍至4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緒元說。記者了解到,柯拉光伏電站規劃共三期,裝機規模有望擴展到300萬(wan) 千瓦以上,相當於(yu) 再造一個(ge) “兩(liang) 河口”。未來以兩(liang) 河口水電站為(wei) 核心,接入周邊的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多種新能源組合“出道”,總裝機規模將達到1000萬(wan) 千瓦以上。
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看來,由於(yu) 新能源發電“靠天吃飯”,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的先天不足,其大規模接入電網,會(hui) 對電網安全穩定造成衝(chong) 擊,成為(wei) 製約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難題之一。而兩(liang) 河口和柯拉的水光互補一體(ti) 化開發,提供了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的有效方案。
打造全球領先的水光一體(ti) “數智化”光伏電站
柯拉一期光伏電站作為(wei) 世界最大水光互補項目,麵臨(lin) 水光互補運行相關(guan) 的各類難題。該項目在設計階段便開展了一係列研究,包括水光一體(ti) 化互補運行特性分析、水風光一體(ti) 化開發規模論證、流域梯級電站運行影響分析等,為(wei) 項目投產(chan) 後的水光互補運行及後續水風光蓄一體(ti) 化項目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由於(yu) 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這又給項目施工和管理帶來難處。項目建設單位雅礱江公司通過優(you) 化傳(chuan) 統運維模式,融合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還結合大數據、AI算法,自動識別故障,輸出診斷報告,實現光伏項目達到“組串級別”的精準運維。柯拉一期光伏電站采用華為(wei) 基於(yu) 全新一代“多維感知型”組串式逆變器,實現智能IV組件診斷,構建了全方位運行態勢感知能力。
運維平台創新也提升了項目的運營效率,實現了高寒高海拔光伏電站的高效、智能、精細運維管控,打造全球領先的水光一體(ti) “數智化”光伏。具體(ti) 有哪些創新?記者了解到,柯拉光伏項目構建了智能運維平台,首次應用“雲(yun) 邊協同+運檢分離+智能調度”模式,聯合整站智能化執行終端,實現“監、控、管”閉環管理;布置高點全景、熱成像、人臉識別等智能攝像機,實現電站安全預警;搭建了無人機智能巡檢係統,采用先進的飛行自動化管控和無人機庫技術,並對無人機自動采集到的紅外及高清可見光圖像進行智能識別,輔助運維人員快速處理故障,有效解決(jue) 電站設備分布廣、數量多、人工巡檢效率低的難題。
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占鋒表示,柯拉一期光伏電站作為(wei) 四川省規模最大的光伏項目,采用智能跟蹤閉環控製、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有效提升電站發電量;構建智能運維平台,實現精準運維、安全預警,積累的經驗為(wei) 我國高海拔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宋嘉問 綜合川報觀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