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荔枝之鄉廣州增城:借力互聯網和文創 從“網紅”變“長紅”

發布時間:2023-07-03 14: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7月2日電 題:荔枝之鄉(xiang) 廣州增城:借力互聯網和文創  從(cong) “網紅”變“長紅

  中新網記者 蔡敏婕

  清甜肉厚仙進奉、香糯無渣的糯米糍、肉質爽脆增城掛綠.....在位於(yu) 廣州市增城區仙村鎮占地280畝(mu) 的荔枝園裏,火紅荔枝掛滿枝頭,果農(nong) 們(men) 正在忙碌著采摘、分揀、打包荔枝,不少遊客入園觀光和品嚐。

  “我們(men) 已經預售完畢,現在都在發貨階段。”廣州郭仔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郭穎澤從(cong) 事荔枝種植十餘(yu) 年,他表示,為(wei) 了提高荔枝的產(chan) 量和質量,該公司與(yu) 多位農(nong) 科院專(zhuan) 家開展研究。與(yu) 此同時,他還組建團隊通過社交平台推出原創歌曲,並邀請非遺傳(chuan) 承人共同打造“文藝範”禮盒包裝,進一步打響增城荔枝知名度。

  作為(wei) 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xiang) ,增城荔枝以品種多、品質優(you) 、口感佳和曆史悠久而馳名海內(nei) 外。

  增城荔枝品質之出眾(zhong) 為(wei) 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和高度評價(jia) 。如宋末元初陳大震編著的《南海誌》稱:“(荔枝)今佳品多出增城”;《廣東(dong) 新語》載:“若荔支,則以增城為(wei) 貴族”。

  當下,增城掛綠、仙進奉、桂味、糯米糍等優(you) 質荔枝品種陸續成熟上市,開啟新一年的荔枝豐(feng) 收季。據統計,增城荔枝現種植麵積19.7萬(wan) 畝(mu) ,栽培品種70多個(ge) ,預計今年總產(chan) 量約4.8萬(wan) 噸,同比增長3.9%。

  近年來,增城區在打造荔枝優(you) 質品牌方麵可圈可點,不斷出新出彩,讓紅荔滿枝迎四方高朋。

  由“節”到“季”:持續至7月底

  增城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荔枝文化旅遊節,已舉(ju) 辦了三十多屆。廣州增城萬(wan) 人荔湖音樂(le) 節、綠美增城千人環湖跑、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不同於(yu) 過去短期、小規模的荔枝文化旅遊節活動,今年廣州增城荔枝文化旅遊季係列活動由“節”到“季”,一直持續至7月底,橫跨不同荔枝品種成熟上市的多個(ge) 階段。

  在文化旅遊節舉(ju) 行期間,還利用AI等信息技術,實現古今交流、文化傳(chuan) 承,把來自增城或與(yu) 增城結緣的蘇東(dong) 坡、楊貴妃、何仙姑、崔與(yu) 之、湛若水等曆史名人化身為(wei) 增城荔枝文化推廣官,以他們(men) 各自獨特的方式為(wei) 增城荔枝文化發聲。

  從(cong) “一”到“多”:推動多向融合

  往年的荔枝文化旅遊節,多以旅遊為(wei) 著力點,今年改變以旅遊為(wei) 重點的單向發展局麵,借助“荔”文化、非遺等熱點帶旺文旅體(ti) 農(nong) 商。

  從(cong) 打造文化矩陣,包括舉(ju) 辦“掛綠人文講堂”,到厚植音樂(le) 文化,包括與(yu) 英皇娛樂(le) 等文娛藝人合作,唱跳結合的歌曲等,通過多種方式傳(chuan) 遞出增城荔枝文化的獨特魅力。

  與(yu) 此同時,圍繞掛綠、仙進奉、妃子笑等增城著名荔枝品種,打造七大佳“荔”的古風美人仕女形象,將荔枝這一傳(chuan) 統嶺南佳果擬人化。並串聯增城正果鎮、仙村鎮等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核心區以及增城掛綠廣場等荔枝文化地標,相邀遊客來增城共赴“荔枝之約”。

  既“流”也“留”:實現“長紅”發展

  增城區以“荔”為(wei) 媒,通過組織策劃一係列影響力大、輻射麵廣的係列文旅體(ti) 活動,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yu) 者歡聚增城。

  得到“流”量後也需要“留”住量。增城區借助“互聯網”這個(ge) 最活躍的平台,打出的一套文旅體(ti) 活動和市場營銷“組合拳”,在厚積薄發中實現從(cong) “網紅”到“長紅”的轉變。

  同時,為(wei) 推動荔枝產(chan) 業(ye) 化發展,增城區推進荔枝“土特產(chan) ”規模化、標準化,實現區域聯動發展,帶動增城農(nong) 民增收致富。

  廣州市增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ti) 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多項文旅體(ti) 盛事的背後,正是文藝增城不斷發展的成果,將不斷打造文藝增城新IP,激活高質發展新動能。(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