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天津港集團等自主研製的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RT
探訪天津港集團等自主研製的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RT
載箱穿梭 暢行碼頭(深度觀察·重大技術裝備這樣攻關(guan) ⑤)
本報記者 邱超奕
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天津港考察時強調:“要誌在萬(wan) 裏,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
2021年,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建成投產(chan) ,碼頭建造周期縮短2年、建造成本降低30%、作業(ye) 效率提高20%。和其他自動化碼頭通常采用“磁釘+自動導向搬運車(AGV)”的物流方案不同,這裏創新使用了我國企業(ye) 自主研製的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RT),實現了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商用無人駕駛,成為(wei) 以全新模式引領世界港口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的“中國範例”。
看著一輛輛ART滿載集裝箱穿行碼頭,天津港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褚斌感慨:“從(cong) AGV到ART,我們(men) 實現許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為(wei) 現代化港口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ART先進在哪兒(er) ?研製難在哪兒(er) ?天津港是如何成功的?記者進行了采訪。
降本增效
碼頭運輸工具之變,給港口整體(ti) 運轉帶來多方麵變化
渤海之濱,海天一色。走進天津港北疆港區“智慧零碳”碼頭,隻見一艘艘靠泊巨輪旁邊,10多輛15.6米長、1.55米高的藍色“智能拖車”往來穿梭。這就是天津港集團聯合其他企業(ye) 共同研發的ART。“雖然它樣貌簡單,卻十分聰明,可實現全球港口中最高級別(L4)的無人駕駛。”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傑敏說。
走到高處,楊傑敏向記者詳細介紹了ART的作業(ye) 流程:船舶靠岸後,一輛輛ART便按照係統指令,駛入自動化岸橋邊上的指定位置,與(yu) 預定位置的誤差小於(yu) 3厘米。隨後,岸橋上的吊具將集裝箱從(cong) 船上起吊至40多米高,再快速精準地落在ART的車架上。裝好集裝箱,ART隨即駛離,自動“搜尋”解鎖站,再繞進迷宮般的堆場,把集裝箱“交”給軌道橋,隨後再回到岸邊排隊等候新任務。
碼頭運輸工具之變,給港口的整體(ti) 運轉帶來多方麵變化。
提升效率。前不久,“現代哥本哈根”號集裝箱船靠泊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7000多個(ge) 集裝箱,僅(jin) 用37小時就完成作業(ye) ,創下1小時裝卸203箱的作業(ye) 效率紀錄,在該船經停的10座海內(nei) 外港口中排名第一。
節省用工。在傳(chuan) 統人工碼頭,為(wei) 滿足24小時作業(ye) 條件,一台拖車需配備4名司機。而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ART的投用令用工節省六成以上,作業(ye) 安全水平也大幅提升。
降低成本。自1993年世界上第一個(ge)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成以來,“磁釘+AGV”成為(wei) 多數自動化碼頭的“標配”。不過,港口用的AGV一直價(jia) 格高昂,而ART由國內(nei) 企業(ye) 自主研製,單車成本可比AGV便宜一半左右。此外,AGV必須依靠埋在地下的磁釘來辨明方位,建設一座250萬(wan) 標箱吞吐量的自動化碼頭,僅(jin) 布設磁釘就要上千萬(wan) 元,後期維修成本也不低。而ART采用“5G+北鬥導航”,不用布設磁釘,建設成本大為(wei) 降低。
與(yu) ART密切相關(guan) 的還有橋吊係統。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副總經理高延輝算了一筆賬:傳(chuan) 統自動化碼頭,橋吊采用雙小車配合AGV完成解鎖、二次吊裝,構造更複雜,每台重達2300多噸。使用ART方案,解鎖在其他區域完成,橋吊一次吊裝,構造相對簡單,重量可減至1400噸以下。“每台橋吊減重近1000噸,意味著整個(ge) 碼頭的承重設計、建造投入、橋吊價(jia) 格都可以降低,據測算,僅(jin) 橋吊一項就能降本約8億(yi) 元。”高延輝說。
從(cong) 長遠看,ART給集裝箱碼頭自動化改造提供了新的選擇。當前,全球95%的集裝箱碼頭仍是傳(chuan) 統人工碼頭,改造升級空間很大。“在傳(chuan) 統人工碼頭,堆場幾乎都是水平岸線布局。過去受技術限製,自動化改造時必須把堆場設置成垂直岸線布局,相當於(yu) ‘推倒重建’,難度大、成本高。”高延輝說,使用ART配套方案進行改造,無需改變岸線布局,改造更方便,成本更可控。
自主創新
從(cong) 車輛結構、指揮係統到鋼板厚度、螺栓樣式,研發團隊一次次試錯、一步步摸索
天津港研製出ART之前,業(ye) 界對這款新型港口運輸裝備“聞所未聞”。
“想法太超前,咋落地?”“前期投入巨大,會(hui) 不會(hui) ‘打水漂’?”……一些同行聽說後,為(wei) 天津港捏了一把汗。
“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根本要靠自主創新。”褚斌告訴記者,一次次嚴(yan) 謹論證和研判後,天津港自主研製的信念越發堅定,“多年來,‘磁釘+AGV’方案的運行效率已經幾乎提升到了極限。要想再有所突破,必須另辟蹊徑。”
在天津港集團所屬企業(ye) 金岸重工公司的測試場地,記者見到了最新款的第四代ART。遠看,它隻是一個(ge) 巨大的卡車底盤。近看,車身上有許多“門道”——車輛四角有圓柱凸起,這是用於(yu) 避障的激光雷達和攝像頭;車架經過減重和強化,極限載重量提升至80噸;載貨平麵彰顯人性化設計,位置與(yu) 工人解鎖作業(ye) 的高度一致;車輛側(ce) 麵還配有自動充電口,充電1小時即可滿電運行……
“相比傳(chuan) 統拖車,ART重量更輕,壽命更長,承載量更大,智能化水平更高。”金岸重工公司總經理曲明告訴記者,這樣一款造型獨特、功能實用的運輸機器人,完全是從(cong) 零做起的。
從(cong) 車輛結構、指揮係統到鋼板厚度、螺栓樣式,研發團隊一次次試錯、一步步摸索。
光是調試車身控製係統,就耗時半年多。
碼頭很大,但也有不少地方空間狹小,必須最大化使用場地。比如,當要穿過左前方和右後方都有障礙物的縫隙時,隻有前輪這一對轉向輪、轉彎半徑大的傳(chuan) 統拖車很可能被“卡”住,而ART則能精細調整4個(ge) 車軸不同的轉向角度,以“螃蟹行”等複雜動作斜行穿過。
為(wei) 了實現設計目標,金岸重工研發團隊不斷調試控製算法。第一台樣車,隻能做到多軸同步轉向和控速,難以精準控製運動。後來,研發團隊優(you) 化了“雙軸控”技術,又因為(wei) 前後輪線速度不同而出現“磨胎”。為(wei) 找出最優(you) 算法,他們(men) 每天奔走在測試場地。有個(ge) 階段為(wei) 了修正ART轉彎甩尾等異常,測試員得跟車慢跑記錄細節,平均每天跑25公裏,相當於(yu) 半個(ge) 馬拉鬆。磨壞20多條輪胎、迭代30版算法後,車輛終於(yu) 實現順暢精準運動。
看似普通的車架,也經曆過繁複的打磨。
車架是ART整車最受考驗的部件:既要能日複一日地承受集裝箱下落帶來的衝(chong) 擊力,又要能經受海水、海風的腐蝕,還要滿足綠色節能、輕便靈活等高要求。
“在不熟悉工況的情況下,我們(men) 一遍遍用砝碼箱去探索載荷臨(lin) 界點。有時,材料強度夠了,剛度卻不夠;有時,淨強度達標了,疲勞強度又不足。”金岸重工公司生產(chan) 管理部經理陳雷說。為(wei) 求得“最優(you) 解”,他們(men) 運用大量仿真計算工具,製作出包含車架材料、結構、油路、電路等真實信息的數字模型,一塊塊微調構造,曆時一年,終於(yu) 找到平衡點。
研製無人駕駛係統,也走過不少彎路。
“經過一年多反複優(you) 化,本以為(wei) ART的無人駕駛係統比較成熟了,結果,去年夏天的幾場大雨,又給我們(men) 澆了一頭‘冷水’。”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技術部設備運行主管彭雲(yun) 輝說,當時他們(men) 發現,大雨過後,ART經常停滯不動或偏離路線。
經過故障分析,原來是激光雷達外部留下積水,導致激光折射,嚴(yan) 重幹擾了車輛定位。後來,他們(men) 加班加點,專(zhuan) 等惡劣天氣去碼頭跑車。3個(ge) 多月後,一套“雨天作業(ye) 模式”成功研發,有效降低了天氣影響。
合力攻堅
天津港集團“總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ti)
建造ART,硬件要夠“硬”,大腦也要夠聰慧。
港口就像一座微縮版城市,空間複雜、設施繁多,對效率和安全的要求極高。每跑一趟任務,ART都要與(yu) 周邊設備進行上百次指令交互。“既要接受碼頭管控係統指揮,還要與(yu) 岸橋、軌道橋、鎖站、充電樁‘對話’,多台車輛之間也得分工合作、避免擁堵,這就需要一套高效可靠的車隊管理係統。”高延輝說。
係統工程誰來建?起初,天津港研發團隊心裏沒底,嚐試尋求外包服務。不過,由於(yu) 這套係統沒有“模板”,得從(cong) “白紙”開始原創,多家有實力的企業(ye) 洽談之後都犯了難。
“他們(men) 中,有的信息化功底紮實,有的人工智能積澱深厚,還有的通信技術實力強大。強強聯合、取長補短,是有能力拚出‘智慧大腦’這張複雜拚圖的。”高延輝分析,“關(guan) 鍵卡點在於(yu) 各家都不了解港口的業(ye) 務需求,邁不出第一步。”
“別人不了解,咱還不了解嗎?”於(yu) 是,2019年7月,天津港集團當起“總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ti) 合力攻堅。
“一些科技企業(ye) 在智能算法上實力雄厚,但光有技術還不能讓車隊管理係統高效運轉。”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信息部經理劉喜旺告訴記者,起初,ART在堆場提取集裝箱的設計方案是調度車輛先到達目的地,再由軌道橋將集裝箱運上車。後來,港口技術部門從(cong) 碼頭運營經驗出發,提出了“預到達”的設想,即軌道橋在車輛抵達作業(ye) 位置前就預備到位,由此使得堆場作業(ye) 時間壓縮近一倍。
劉喜旺認為(wei) ,港口與(yu) 科技企業(ye) 緊密合作,實現了“1+1>2”的創新效果。天津港獲得了自主可控的車隊管理係統,科技企業(ye) 則在合作中拓展港口信息化業(ye) 務,打開了全新的市場空間。
創新聯合體(ti) 還廣泛吸收研發機構、高校團隊的經驗智慧,在基礎研究、前沿探索上攻關(guan) 突破。
“通信及定位功能是保障車隊管理係統運行的‘底座’,然而集裝箱碼頭的金屬遮擋屏蔽現象是個(ge) ‘老大難’。”中國移動天津公司政企客戶部副總經理陳奇誌介紹,公司聯合中國移動上海產(chan) 業(ye) 研究院組建“5G+北鬥實驗室”,為(wei) 天津港碼頭量身設計雙頻段5G專(zhuan) 網、研發遠程駕駛車載設備,首次在港口應用了“5G+北鬥”的融合定位方法,使ART的響應時延達到毫秒級,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
“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天津港設立了院士工作站,深耕港口無人駕駛技術。”主線科技公司合夥(huo) 人、前瞻院院長王超說,天津港為(wei) L4級的商用無人駕駛提供了寶貴的“試驗田”,幫助院士工作站積累了大量實地場景和實測數據,“既能支持和促進認知模型、核心算法等多項前沿研究,也轉化出車輛複雜環境感知、信息共享、智能決(jue) 策等一批可在更多行業(ye) 推廣的科技成果。”
“賽馬”機製是天津港創新聯合體(ti) 提升創新實效的又一做法。為(wei) 開發L4級別的商用無人駕駛係統,天津港集團提出“千循環一次故障”的目標,引入4家企業(ye) 同台競技。天津港擔當“裁判”,每月考核係統穩定性、故障率等指標,經過激烈角逐,“賽馬”企業(ye) 逐漸拉開差距,兩(liang) 家企業(ye) 先後退出,餘(yu) 下兩(liang) 家繼續比拚。“各企業(ye) ‘你追我趕’,加快了技術升級的步伐,無人駕駛係統正從(cong) 百循環一次故障,提高到800循環一次故障,達標在望。”高延輝說。
“ART帶來的不隻是港口運輸新裝備,還造就了一批敢想敢拚的港口人才,探索出一種富有活力的創新機製,並梳理出一套自主掌握的技術標準。”展望未來,褚斌表示,目前中國港口已在吞吐量、作業(ye) 效率、智能化水平等方麵實現了全球領先,今後還將聯合相關(guan) 企業(ye) ,努力在港口裝備、智慧係統等方麵掌握更多原創技術,進一步穩固和增強領先優(you) 勢。
勇於(yu) 邁出第一步(記者手記)
“全球首個(ge) ”,是在天津港采訪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ART)時聽到最多的一個(ge) 詞。
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全球首個(ge) ART車隊搭載著全球首個(ge) 港口數字孿生技術底座,連接全球首個(ge) 2.6吉赫茲(zi) 和700兆赫茲(zi) 融合5G專(zhuan) 網……天津港,何以拿下如此多“首個(ge) ”?一位研發人員的感慨引人深思:“創新都是不易的,哪兒(er) 能沒顧慮、零風險?我們(men) 不過是認準方向、咬緊牙關(guan) ,勇敢邁出了第一步。”
邁出第一步,當有堅定的信心。ART成功研發的背後,離不開產(chan) 學研深度合作、多領域協同配合。麵對各種技術難題,天津港聯合配套企業(ye) 和科研機構集眾(zhong) 智、聚眾(zhong) 力,為(wei) 創新提供了堅實支撐。經過多年發展進步,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擁有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龐大的研發隊伍和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創新型領軍(jun) 企業(ye) 。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激發企業(ye) 創新主體(ti) 作用,用好各方麵有利條件,我們(men) 完全有能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實現更大作為(wei) 。對此,要充滿信心。
邁出第一步,呼喚勇攀高峰的雄心壯誌。這些年,我國科技實力、產(chan) 業(ye) 水平不斷躍上新台階,在越來越多領域實現從(cong) 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的轉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前,我國部分領域技術發展已經走在國際前沿,部分科技工作已經走進“無人區”探索發展的階段。這就要求廣大企業(ye) 和研發機構以更廣闊的視野、更自覺的擔當,從(cong) 模仿式的追隨轉向開拓性的引領,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不畏艱難、敢於(yu) 創新,我們(men) 將在更多新領域新賽道贏得更大主動。(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