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針對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我國海洋輻射環境監測如何安排?生態環境部回應

發布時間:2023-07-05 15: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zhong) 號5日消息,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guan) 負責人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日本福島核汙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答記者問。負責人指出,針對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後的海洋輻射環境監測,生態環境部已經作出部署,如果發現異常將及時預警,切實維護我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問: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了日本福島核汙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您怎麽(me) 看?

  答:外交部發言人已經代表中國政府表明了態度,這份報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參加評估工作各方專(zhuan) 家的意見,有關(guan) 結論未能獲得各方專(zhuan) 家一致認可。日方在排海的正當性、淨化裝置的可靠性、監測方案的完善性等方麵還存在諸多問題。日方應正視各方正當合理關(guan) 切,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汙染水,並盡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鄰國等利益攸關(guan) 方參與(yu) 的長期國際監測機製。

  問:針對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有關(guan) 輻射監測安排,生態環境部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怎樣評價(jia) ?

  答:日方當前的監測安排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核汙染水排放前的監測有延遲,無法第一時間判斷排放是否合格,由此可能導致不達標的核汙染水直接排入海洋。二是核汙染水混合後監測可能造成不合理稀釋,日方將10罐核汙染水混合後取樣監測,可能造成高濃度的核汙染水被低濃度的核汙染水稀釋成達標的核汙染水。三是應有公開透明的長期國際監測,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關(guan) 乎全球海洋環境和公眾(zhong) 健康,應接受利益攸關(guan) 方參與(yu) 的公開透明的國際監測監督,而不應僅(jin) 僅(jin) 安排日方主導下的“擺樣”式的監測。

  問:針對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我國海洋輻射環境監測的安排是怎樣的?

  答: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問題。2021年、2022年先後組織開展了我國管轄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摸清了目前相關(guan) 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的本底情況。

  針對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後的海洋輻射環境監測,生態環境部已經作出部署,如果發現異常將及時預警,切實維護我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問:網傳(chuan) 我國核電廠氚排放是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氚排放的6.5倍,事實如何?

  答:事實上,日本福島核汙染水和世界各國核電廠正常運行液態流出物有本質區別。一是來源不同,二是放射性核素種類不同,三是處理難度不同。日本福島核汙染水來自於(yu) 事故後注入熔融損毀堆芯的冷卻水以及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種放射性核素,處理難度大。相比之下,核電廠正常運行產(chan) 生的廢水主要來源於(yu) 工藝排水、地麵排水等,含有少量裂變核素,嚴(yan) 格遵守國際通行標準,采用最佳可行技術處理、經嚴(yan) 格監測達標後有組織排放,排放量遠低於(yu) 規定的控製值。

  要高度警惕這種“惡人先告狀”、企圖混淆視聽、蒙混過關(guan) 的圖謀。我們(men) 反對的是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從(cong) 來沒有反對核電廠正常運行排放。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有關(guan) 誤導宣傳(chuan) 代替不了事實真相,方案設計代替不了工程實踐,口頭承諾代替不了真實結果,精心包裝的方案掩蓋不了企圖轉嫁危害的圖謀,有限的選擇性抽查代替不了長期公正的國際監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