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快遞下鄉坐公交 農貨出山搭便車

發布時間:2023-07-13 15:33:00來源: 人民日報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近年來,湖南省汨羅市不斷創新探索,積極推動快遞物流與(yu) 城鄉(xiang) 客運有機融合,暢通城鄉(xiang) 要素流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出發!”下午3點半,清點完需要代運的快遞包裹,馬勝駕駛一輛汨羅市區至白水鎮西長村的客貨郵班車,從(cong) 湖南省汨羅市客運總站啟程,朝著鄉(xiang) 村駛去。

  馬勝是汨羅市客運公司的一名城鄉(xiang) 公交車司機。去年9月起,車上多了一批特殊“乘客”——需要送達村裏的快遞包裹。

  2021年底,汨羅市成為(wei) 湖南省首批客貨郵融合發展示範創建縣市,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2022年8月起,汨羅市開始試運行農(nong) 村客運班車捎帶快遞進村模式,整合農(nong) 村客貨運和郵政快遞運送,打通工業(ye) 品下鄉(xiang) “最後一公裏”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最初一公裏”,破解農(nong) 村物流配送難題,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蹚出新路子。

  讓鄉(xiang) 村快遞“有車坐”——

  城鄉(xiang) 公交“帶貨”

  快遞進出村不再難

  馬勝負責的這條線路長28公裏,串起5個(ge) 村莊。當天發車時,車廂裏有10多名乘客,快遞包裹大大小小有幾十件。當車輛途經村級客貨郵服務站點時,隻要馬師傅按幾聲喇叭,站點的工作人員就會(hui) 立馬上車取件。

  這輛客貨郵班車經過了精心設計改造。正對著後方車門的兩(liang) 個(ge) 座位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ge) 透明“貨櫃”,專(zhuan) 門用來放置快遞包裹,實現了“獨立倉(cang) 儲(chu) 、客貨分離”。

  “‘貨櫃’設置在正對車門的位置,是為(wei) 了方便取件。”同行的汨羅市交通運輸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楊帥介紹,這個(ge) 放置快遞包裹的獨立區間有3立方米左右。

  下午4點10分,班車到達西長村,兼任客貨郵服務站負責人的西長超市店主馬健已在路邊等候。她上車取出包裹,擺放在站點的貨架上。“客運班車送快遞,不僅(jin) 送到村裏的時間縮短了,村民取快遞也不用‘二次付費’了!”馬健說。

  原來,農(nong) 村村莊較分散,快遞配送路途遠、成本高,很多快遞公司隻願意把快遞包裹送至鄉(xiang) 鎮的集散點。“後來,一些第三方配送公司向快遞公司承包了從(cong) 鎮上到村裏的配送業(ye) 務,實現了快遞進村。”馬健說,但鄉(xiang) 親(qin) 們(men) 卻需要為(wei) 此“二次付費”——第三方公司每配送一件快遞,都會(hui) 向收貨人再收取0.5元到2元不等的配送費。此外,第三方公司的配送也不一定及時,有時候包裹量少,就兩(liang) 天或者三天一送。

  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啟動後,“收貨難”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jue) 。眼下,從(cong) 汨羅市區往返西長村的客貨郵班車,每天各有3趟,快遞能夠當天“搭車”下鄉(xiang) ,到達西長超市客貨郵服務站的貨架上。

  據了解,汨羅市擁有農(nong) 村公路2081公裏,是全國“四好農(nong) 村路”示範縣。早在2019年初,當地就已開通覆蓋所有行政村的城鄉(xiang) 公交線路。較好的農(nong) 村公路條件,以及城鄉(xiang) 客運一體(ti) 化發展成果,為(wei) 城鄉(xiang) 公交車代運快遞貨物打下堅實基礎。

  城鄉(xiang) 公交“帶貨”,快遞進出村不再難。楊帥告訴記者,除了改裝“貨櫃”的投入外,運營成本並沒有增加。目前,按照“定線、定車、定時、定點”代運模式,全市30條城鄉(xiang) 巴士線路全麵投入客貨郵運營,覆蓋了全部154個(ge) 行政村。

  讓鄉(xiang) 村物流更快捷——

  資源整合利用

  配送降本增效

  在汨羅市委書(shu) 記朱平波看來,運用城鄉(xiang) 客運班車送貨,隻是解決(jue) 了快遞進村“無車可坐”的問題。要想讓鄉(xiang) 村快遞“快”起來,需要一整套支撐體(ti) 係:“為(wei) 此,我們(men) 整合多部門資源,通過共建共享,建設高效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

  朱平波介紹,客貨郵物流體(ti) 係建設中,汨羅市製定了“交郵牽頭、多方協同”的市場化運作思路,由市客運公司提供運力,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承擔郵件上下行傳(chuan) 遞、郵件費用清算、縣鄉(xiang) 村站點的建設運營等環節,在不額外增加運營主體(ti) 的前提下,實現資源整合利用。“運力資源共用、末端線路共配等方式使汨羅城鄉(xiang) 物流暢通、成本降低、服務提升。”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運輸處處長劉明進說。

  包裹分揀一直是郵件處理中的關(guan) 鍵環節。為(wei) 提高處理效率,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副總經理蔣政傑提出建設一條自動化分揀線,專(zhuan) 門用於(yu) 分揀下村包裹。汨羅市不僅(jin) 采納了這一建議,還把客貨郵運營中心、分揀中心建在了汨羅市客運總站,快遞包裹剛下分揀線,就上公交車,實現了“無縫銜接”。

  客貨郵分揀處理中心有4000多平方米,配備了日分揀能力超過10萬(wan) 件的全自動分揀設備。通過“電子眼”掃描,分揀線能夠自動識別包裹,不僅(jin) 時間縮短了,準確度也提高了。

  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還與(yu) 5家在汨羅市業(ye) 務量較大的快遞企業(ye) 簽訂了合作協議,由客貨郵運營中心為(wei) 它們(men) 提供代運服務,實現所有進村快遞統一派送。

  村級客貨郵服務站的選點和建設也至關(guan) 重要。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以原有的郵政便民服務站點為(wei) 基礎,結合城鄉(xiang) 公交運營線路,在超市、交通站場等人員聚集、空間充足的場地,又遴選和新建了一批客貨郵服務站點。“目前,全市客貨郵服務站達到了163個(ge) ,覆蓋所有行政村。站點統一招牌、布置,有序編號,方便管理。”蔣政傑說。

  中國郵政湖南省分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馮(feng) 紅旗介紹,在省分公司的支持下,汨羅市分公司與(yu) 客貨郵服務站簽訂合作協議,培訓郵件收寄投遞時效要求、安全驗視等內(nei) 容,並免費為(wei) 每個(ge) 站點配備了攬投專(zhuan) 用設備等,供站點更好地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服務。

  此外,數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對海量包裹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分管交通運輸工作的汨羅市委常委、副市長李亞(ya) 江介紹,汨羅市客貨郵運營中心依托“中郵E通”平台,開發了客貨郵線路運行智能係統,與(yu) 城鄉(xiang) 公交智能監控平台無縫對接,可以實時獲取車輛班次、定位、運營線路、途經站點、發車時間、司機電話等信息,對客貨郵快遞包裹全程跟蹤管理。

  讓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有支撐——

  物流精準服務

  助力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從(cong) 西長超市客貨郵服務站起步,馬勝駕駛著客貨郵班車到達本趟線路的終點站——西長村四季花海景區。在停車場旁名為(wei) “西長客”的土特產(chan) 超市,年輕的返鄉(xiang) 創業(ye) 者、湖南西長客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朋,正為(wei) 遊客打包發貨。

  2019年,城鄉(xiang) 客運開至四季花海景區,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添了不少人氣。當時正在長沙務工的李朋返鄉(xiang) 創業(ye) 開起土特產(chan) 超市,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銷售自家製作的風味土特產(chan) 。李朋通過社區團購、電商直播等方式為(wei) 土特產(chan) 打開了銷路。然而,物流不暢、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難的問題,卻困擾著他。

  “村子距離汨羅市區24公裏,我們(men) 每次都要自己開車,把產(chan) 品拉到臨(lin) 近的洋沙湖社區的快遞寄送點。來回三四十分鍾,成本不小。”李朋說,由於(yu) 物流不暢,一些單筆金額較小的生意,他隻能選擇放棄。

  如今,苦惱不複存在。四季花海景區,既是客貨郵班車下行的終點站,也是上行的起點站。考慮到超市有大量寄送快遞需求,中國郵政汨羅市分公司在選點時,將這裏作為(wei) 西長村客貨郵服務站之一。

  “快遞在店門口‘坐’公交,方便極了。粗算了一下,每月光是油費就能省下2000塊錢,也能夠更好地讓利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李朋說。

  朱平波介紹,當前,汨羅市將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方向鎖定在土特產(chan) 出村上,精準服務鄉(xiang) 親(qin) ,助力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通過客貨郵寄出的快遞,其數據不斷積累,也為(wei) 當地培育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提供了依據。朱平波介紹,客貨郵運營中心每月都會(hui) 生成快遞上行數據。當地根據數據分析每個(ge) 月的農(nong) 產(chan) 品包裹數量、銷售終點、暢銷門類等,有針對性地幫扶企業(ye) ,引導土特產(chan) 走向市場化、規模化、品牌化,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

  據悉,去年9月以來,汨羅市交由客貨郵運送的農(nong) 產(chan) 品月均達到1.5萬(wan) 件,銷售額達130餘(yu) 萬(wan) 元,上行物流成本下降近30%。

  本期統籌:郭 玥

  本報記者 王雲(yun) 娜

  本報記者 王雲(yun) 娜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