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次掛號管3天”,盡早惠及更多患者

發布時間:2023-07-17 16:19:00來源: 新京報

  ■ 社論

  不斷完善醫療信息係統,讓首診號源與(yu) 複診號源兩(liang) 者平衡協調,才能最大限度地為(wei) 患者提供優(you) 質醫療服務。

  “孩子生病康複後,需要複診證明才能返校,到醫院開證明,卻被告知需要重新掛號繳費。”近日,有民眾(zhong) 反映自身遭遇時表示,重複掛號不僅(jin) 多花錢,還耽誤時間,完全沒必要。那麽(me) ,看一次病掛兩(liang) 次號,合理嗎?

  據《工人日報》報道,當前,醫院就診掛號僅(jin) 限當日當次有效,是多數醫院的常態。針對醫院要求複診重新掛號繳費,有市民覺得不合理,也有醫務工作者認為(wei) 有必要,而一些地方已經在此方麵嚐試作出改變。

  實際上,醫院就診掛號僅(jin) 限當日當次有效,是有國家政策依據的。根據《全國醫院工作製度與(yu) 人員崗位職責》第十三章《掛號工作製度》第六條規定,掛號診病當日一次有效,繼續就診應重新掛號,次日或隔日看檢查結果,可谘詢當時接診醫生,若需開藥或者看其他醫生則需重新掛號。

  但在實際就醫過程中,重複掛號確實給患者帶來了諸多不便。譬如,不少患者因為(wei) 檢查結果當日拿不到報告或者病情需要隔天複診,不得不重新掛號;又如,也有很多病型患者需要複診若幹次,有時複診醫囑隻有一兩(liang) 句話,或者檢查項目當天未完成,就需重新掛號提交檢查單。

  類似問題的存在,不僅(jin) 增加了患者的時間與(yu) 經濟成本,也影響了患者的就診體(ti) 驗。正因如此,一些地方開始對複診掛號繳費進行製度創新,嚐試一些新做法,並取得顯著成效。

  據報道,2022年以來,山東(dong) 淄博、濟寧、青島等地陸續在全市或部分公立醫院實行“一次掛號管3天”,3天內(nei) 複診可以免掛號費,但僅(jin) 限於(yu) 同一院區、同一科室複診。據了解,這一措施試行後,僅(jin) 在淄博一地,一年就為(wei) 患者減免掛號費約240萬(wan) 元。

  除山東(dong) 外,湖南、雲(yun) 南等地的醫院也曾出台過類似政策,患者隻要攜帶檢查檢驗結果再診時,3日內(nei) 可在同一院區、同一科室就診,不需要二次掛號。

  必須承認,盡管這項深得民心的複診免掛號費製度,給患者帶來了更多便利,減輕了看病負擔,但對醫院而言,無形中會(hui) 帶來免費複診人數的增加,就診秩序管理壓力增大的問題。

  顯然,這種模式若想複製推廣開來,普惠更多患者,還需揚長避短,重在優(you) 化就醫流程,改善就醫體(ti) 驗。

  具體(ti) 而言,首先需要修改《掛號工作製度》相應條款,讓複診免費“師出有名”,名正言順。同時,也要強化號源秩序管理,利用醫療信息係統,完善相應功能,通過技術手段,多途徑、多時段的預約,讓首診號源與(yu) 複診號源兩(liang) 者平衡協調,最大限度地為(wei) 患者提供優(you) 質醫療服務。

  此外,考慮到不少醫生尤其是權威專(zhuan) 家,一周僅(jin) 一兩(liang) 天看門診,且醫院出門診的醫生,每天都有較大變化和不確定性。基於(yu) 類似情形,結合“一次掛號管3天”等複診免費舉(ju) 措,在門診設計和醫生排班等方麵,需要因地製宜作出相應調整,才能順應變化,有的放矢。

  當然,若全麵推廣此項公共政策,勢必會(hui) 給醫生群體(ti) 的收入造成較大影響。這就需要架構合理的補償(chang) 機製,來彌補掛號次數減少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如此,不僅(jin) 能充分調動醫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利於(yu) 減少改革阻力,讓複診掛號免費製度早日惠及更多患者。(來源: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