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是我們(men) 黨(dang) 百餘(yu) 年奮鬥得出的曆史結論,也是由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所決(jue) 定的。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把握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對於(yu) 我們(men) 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yi) 。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於(yu) 世界其他文明體(ti) 的發展曆程。近代以後,中國逐步成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如何實現現代化成為(wei) 中國人民苦苦追求的目標。然而,輪番出台的各種救國方案,包括照搬西方政治製度模式的各種方案,都無法使中國走上現代化道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我們(men) 堅持從(cong) 我國國情出發,探索並形成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的正確的現代化道路,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決(jue) 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國曆史傳(chuan) 承和文化傳(chuan) 統決(jue) 定的,它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具有深厚曆史淵源、文明底蘊,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是賡續古老文明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
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的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集中而鮮明地體(ti) 現在它所具有的中國特色上:從(cong)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我們(men) 能看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等思想理念;從(cong)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我們(men) 能看到“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等思想理念;從(cong)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我們(men) 能看到“富潤屋,德潤身”等思想理念;從(cong)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我們(men) 能看到“天人合一”“民胞物與(yu) ”等思想理念;從(cong)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我們(men) 能看到“協和萬(wan) 邦”“親(qin) 仁善鄰”等思想理念。正是因為(wei) 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從(cong) 中華文明中汲取豐(feng) 厚營養(yang) ,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展現了不同於(yu) 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
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還體(ti) 現在“中國之製”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有紮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yang) 分的製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我們(men) 黨(dang)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穩步前行提供堅強製度保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正是因為(wei) 汲取了中華文明的豐(feng) 富養(yang) 分而最可靠、最管用,具有巨大優(you) 越性。比如,“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等傳(chuan) 統,為(wei) 我們(men) 完善黨(dang) 的領導製度提供了深厚文化土壤;“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等思想,為(wei) 我們(men)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提供了豐(feng) 富思想養(yang) 分;“洪範八政,食為(wei) 政首”等理念,為(wei) 我們(men) 製定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提供了深刻曆史啟示。中國古代還有許多優(you) 秀製度經驗,可以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比如“以時禁發”的生態保護製度,“養(yang) 疾之政”“補給侍丁”的社會(hui) 福利製度等。這些製度建設方麵的曆史經驗,可以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加以總結和利用,助力我們(men) 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還在於(yu) 其能夠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的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同這個(ge) 民族、這個(ge) 國家的曆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ge) 民族、這個(ge) 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鬥相結合,同這個(ge) 民族、這個(ge) 國家需要解決(jue) 的時代問題相適應。”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是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中形成的,反映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反映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價(jia) 值共識,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價(jia) 值內(nei) 核。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既集中體(ti) 現當代中國精神,又牢牢立足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我們(men) 能看到“民以殷盛,國以富強”“民為(wei) 貴”等質樸理想,能看到“丹心報國”“天道酬勤”等精神追求,能看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等古代智慧。我們(men) 要立足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為(wei) 武漢大學曆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劉禮堂)
《人民日報》(2023年07月18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