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銳評丨中國保持全球增長引擎地位,外資如何獲益?

發布時間:2023-07-18 16:1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西門子新增固定資產(chan) 投資11億(yi) 元人民幣,在成都建設工業(ye) 自動化產(chan) 品的中國智造基地;總投資100億(yi) 元的寶馬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在沈陽全麵動工;美國疫苗生產(chan) 商莫德納在華簽署投資備忘錄,準備在中國研發、製造、銷售mRNA藥物……今年以來,外資紛紛加碼投資中國。

  他們(men) 的信心,在中國官方17日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數據中得到進一步驗證。經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593034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5.5%。這一增速快於(yu) 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ti) ,中國繼續成為(wei) 全球增長引擎。

  對外資來講,這首先意味著龐大的市場機遇。從(cong) 消費市場來看,上半年,中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yi) 元,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ge) 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七成,比去年全年貢獻率明顯提升。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日前公布的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持續成為(wei) 其最大單一市場,上半年在華汽車銷量達37.46萬(wan) 輛,較去年同期增長7%。

  可以看出,外資獲得的,是實打實的收益。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測算,近5年,中國的外商投資收益率是9.1%,相比之下,歐美的這一數據是3%左右,新興(xing) 經濟體(ti) 是4%至8%。今年以來,中國積極推進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建設,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此背景下,微軟、蘋果、特斯拉、輝瑞、星巴克、英國力拓集團、沙特國家石油公司等跨國企業(ye) 高管紛紛來華。對企業(ye) 來說,“投產(chan) 比”是它們(men) 投資興(xing) 業(ye) 的首要考慮。

  當前,“中國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運行提供重要支撐”,已經成為(wei) 很多國際人士的共識。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曆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1%。這在國際需求大幅放緩的背景下相當不易。

  在日前舉(ju) 行的2023年聖保羅消費電子展上,“中國智造”受到拉美市場青睞,引領行業(ye) 發展潮流。有巴西觀眾(zhong) 表示,中國公司如今擁有非常可靠的技術和產(chan) 品,自己家中正在使用中國製造的掃地機器人。

  中國不斷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作用,也為(wei) 外資帶來諸多便利。近日,世貿組織《投資便利化協定》文本談判結束。“投資便利化”是中國在世貿組織首個(ge) 牽頭設置並成功結束談判的重要議題。談判過程中,中方先後提出15份正式提案,多次就談判難點提出務實解決(jue) 方案,為(wei) 談判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相關(guan) 機構測算,這一協定如果順利生效實施,將為(wei) 全球帶來高達1萬(wan) 億(yi) 美元的經濟增長收益。

  當前,全球經濟麵臨(lin) 通脹高企、地緣政治衝(chong) 突、能源和糧食危機等多重挑戰,“穩定”成為(wei) 一種稀缺資源。而中國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確定性。中國經濟運行整體(ti) 回升向好,為(wei) 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基礎。

  有外媒指出,華爾街正指望中國在今年剩餘(yu) 時間裏“保持全球增長引擎地位”。當前,中國官方的態度很明確,圍繞穩增長、穩就業(ye) 、防風險等,抓緊實施一批政策措施。盡管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發展也麵臨(lin) 壓力,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也沒有改變。這就不難理解,國際社會(hui) 為(wei) 何廣泛認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