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助推“中國車”駛向全球
7月8日,廈門遠海碼頭,“中遠盛世”汽車滾裝船搭載3731輛國產(chan) 汽車,出發駛往英國、比利時、德國。這是中國自有汽車船隊運行的首條赴歐洲汽車滾裝班輪航線。
中國汽車出海近期按下“快進鍵”。繼2021年出口超200萬(wan) 輛、2022年出口超300萬(wan) 輛之後,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214萬(wan) 輛,同比增長75.7%。其中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量超越日本,成為(wei) 單季度全球第一。
汽車出口增長,帶動汽車運輸的市場需求高漲。去年以來,汽車滾裝船“一艙難求”,車企不愁訂單愁運力。汽車運輸船好不好造?如何緩解緊張的運力?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碼頭邊——
船來船往,“車山車海”
上海外高橋港區是一個(ge) 國際碼頭,在這裏,每天數以萬(wan) 計的新車等待裝船。“大約2個(ge) 小時內(nei) ,這裏會(hui) 排滿。”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運營部單船科主管劉傑濤說,“今天這邊計劃出海汽車數量已經排到了6900多輛,還在增長中。”
過去,這裏運送的主要是從(cong) 國外進口的汽車。由於(yu) 出口汽車很少,所以船舶大多是滿載來、空載去。劉傑濤介紹,現在情況徹底逆轉:“出口量不僅(jin) 大,而且達到進口數量的3到4倍。”
這正是近期中國汽車出口的真實寫(xie) 照。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1-6月,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14萬(wan) 輛,同比增長75.7%。依托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you) 勢,中國車企在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
出口增加,給車企帶來“甜蜜的煩惱”。
首先是汽車運輸船運價(jia) 飛漲。“汽車滾裝船運價(jia) 較2020年漲了約8倍。”常有好車(天津)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徐中占舉(ju) 例說,一輛小轎車的計量體(ti) 積按照14立方米來算,出口到中東(dong) 地區的運費已經漲到1萬(wan) 元左右,成本大幅增加。
搶不到艙位更讓車企頭疼。上汽安吉物流航運國際業(ye) 務部市場科負責人石鬆說:“國內(nei) 有產(chan) 能、國外有訂單,現在就難在運輸上。一開始我們(men) 去市場上找二手船,但現在市場火爆,船東(dong) 大多不願出手。如果租船,一條7000個(ge) 車位的船,日租金就達到10萬(wan) 美元。”
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進入高速增長期,本土的汽車運輸船隊加速組建。
中遠海運集團勇擔“大國船隊”使命,成立整車出口供應鏈專(zhuan) 班,啟動汽車行業(ye) 數字化供應鏈建設項目,積極訂造專(zhuan) 業(ye) 汽車滾裝船,創新業(ye) 務模式、打造服務平台,努力為(wei) 客戶提供包括滾裝運輸、多種框架運輸、集裝箱運輸、重吊船運輸等多種個(ge) 性化、定製化、多樣化的整車出口全程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
2022年8月,中遠海運特運攜手上港物流、上汽安吉物流共同出資成立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簡稱“遠海汽車船”),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汽車船國際運輸業(ye) 務,致力於(yu) 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車船專(zhuan) 業(ye) 船隊,為(wei) 中國汽車出口供應鏈提供安全穩定的服務,助力中國汽車更好地“走出去”。
“中國到歐洲的汽車班輪航線開通後,前期先投入2艘5000車位汽車船,後續還將繼續加大運力投放力度,以更好地服務中國汽車開發歐洲市場。”遠海汽車船董事、總經理朱桂華介紹,目前遠海汽車船公司已經訂造了24艘船舶,新造船將於(yu) 2026年底前陸續交付,屆時船隊規模將達30艘,可實現中國商品車出口承運量每年70萬(wan) 台以上。
船塢中——
汽車運輸船建造“快馬加鞭”
鏡頭轉向造船環節——在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工人們(men) 正在船塢中加緊趕製汽車船。“我們(men) 公司手握10條汽車運輸船訂單,每條造價(jia) 約1億(yi) 美元。”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副總經理張啟鵬對記者說,“若是在以前,可能一年也拿不到一個(ge) 訂單。”
國產(chan) 汽車強勢出海,極大刺激了汽車運輸船的市場需求。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李彥慶對記者介紹,海運占汽車出口運輸的九成以上,其中滾裝船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目前,全球的汽車滾裝船數量為(wei) 700餘(yu) 艘,國內(nei) 主要參與(yu) 者的滾裝船總量不到100艘,其中遠洋滾裝船的數量僅(jin) 10艘左右。2016年至2020年,汽車運輸船的年均成交僅(jin) 4艘。“當時市麵上的滾裝船船型大多船齡超過20年,也無法滿足新的航運規則。近年來,脫碳環保方麵有了新要求,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增加也導致船型防火、隔離要求等發生新變化。”李彥慶說,“汽車運輸船在造船市場雖然相對小眾(zhong) ,但船東(dong) 方麵更新換代的需求強烈。對此,造船企業(ye) 快速反應,正加快建造滾裝船。過去3年,90%的汽車運輸船新船訂單量在中國。”
相比航母、LNG船、大型郵輪,汽車運輸船建造難度不算很大,但在安全性、經濟性方麵有著較高要求。
“在有限的空間內(nei) ,我們(men) 要盡可能裝更多的汽車,這也意味著船要盡可能輕。”張啟鵬說,“船要輕,意味著鋼板要盡可能薄,這就對焊接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此外,船的尾門要能夠打開,具備多層升降甲板,這也是汽車船的特殊之處。如果是新能源汽車運輸船,還需要專(zhuan) 門的消防隔離措施、降溫設備以保證安全。可以說,汽車運輸船建造的質量和精度要求很高。”
“要在真正意義(yi) 上實現中國汽車行業(ye) 遠洋運輸的‘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就要培育具備自主研製能力的設計和建造企業(ye) ,將裝備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張啟鵬介紹,在汽車運輸船方麵,公司針對建造過程中潛在的工藝、技術、品質、精度、安全等方麵問題,成立了多個(ge) 技術攻關(guan) 小組。今年4月24日,外高橋造船成功開啟MOCK-UP分段製作,助力汽車運輸船高標準建造交付。
用中國船運中國車,給全球汽車運輸船舶領域帶來新變化。
“過去,日本是第一汽車出口大國,相應掌握了汽車運輸船這一市場的絕對話語權,船的整體(ti) 設計基本上以日本相關(guan) 硬件設施作為(wei) 參照係。比如汽車船建多高,以能通過名古屋大橋為(wei) 準;船建多長,以能停靠日本碼頭為(wei) 先,最終形成的參數是不超過199.9米長、38米寬。”張啟鵬介紹,“現在,中國成為(wei) 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汽車船的建造標準也發生了變化,設計上已經有了200多米的船,泊位由原本的9000多輛變成了1萬(wan) 輛車。”
航路上——
“各顯神通”緩解緊張運力
除了汽車滾裝船,還能否找到新的遠洋運輸方式,為(wei) 中國汽車出口加速?供應鏈上“創新湧動”,各顯神通。
汽車開進集裝箱——在中遠海運上海臨(lin) 港集運物流場站,一輛輛新出廠的上汽新能源汽車才下拖板車,立刻被三三兩(liang) 兩(liang) 裝入集裝箱,住進屬於(yu) 自己的“海上公寓”,運往歐洲市場。李彥慶介紹,相比滾裝船,集裝箱船運價(jia) 目前接近底部,成本優(you) 勢明顯。同時,集裝箱式運輸,還可以發揮集裝箱航線運能大、批量靈活、頻次高、覆蓋廣等交付運輸特點,可以為(wei) 客戶降低成本、規避風險。
出海運汽車、回程運紙漿——紙漿船借助新裝置在汽車航運一顯身手。中遠海特首創“可折疊商品車專(zhuan) 用框架”,每個(ge) 框架可擺放3輛汽車,置於(yu) 原有紙漿船甲板下的貨艙中。回程時,這一框架可折疊堆放,紙漿船又可幹回老本行。中遠海特汽車供應鏈物流倉(cang) 儲(chu) 經理符建軍(jun) 介紹說,去年8月以來,中遠海特已完成60個(ge) “框架運輸商品車”航次,通過近1.4萬(wan) 個(ge) 專(zhuan) 用框架,把近8萬(wan) 台出口商品車運抵南美東(dong) 、南美西、西北歐、紅海+地中海、非洲等地區。2023年,通過框架運輸方式,中遠海特預計將完成12萬(wan) 台商品車發運任務。
車企自建船隊、上下遊合作造船——前不久,中國船舶江南造船集團攜手中船貿易與(yu) 上汽集團下屬安吉物流簽訂3艘AJ9000車級甲醇預留汽車運輸船項目建造合同,該船型是迄今為(wei) 止全球範圍內(nei) 尺度級別最大、裝載能力最強、碳中和燃料預留的低碳智能超大型汽車運輸船,交付之後將為(wei) 上汽集團實現未來運力自主可控提供保障。上汽集團2023年海外銷量有望突破120萬(wan) 輛。比亞(ya) 迪、廣汽等也紛紛投入巨資,布局造船產(chan) 業(ye) 。
“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仍有較大上升空間。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未來國產(chan) 汽車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將持續增強,出口規模也會(hui) 持續上升。這必將帶動遠洋航運及造船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增長。如何及時高效對接中國外貿的這一新增長點,考驗著航運及船舶工業(ye) 。”李彥慶認為(wei) ,中國造船工業(ye) 市場化程度高,有豐(feng) 富的技術積累,隨著未來兩(liang) 年汽車運輸船訂單陸續集中交付,“中國車”出口運力緊張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
孔德晨(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