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理性看待“有份工作” 和“有份理想的工作”

發布時間:2023-07-26 16:3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理性看待“有份工作” 和“有份理想的工作”【非常視點】

  張玉勝

  一直將考進體(ti) 製內(nei) 單位視為(wei) 理想工作的碩士畢業(ye) 生張炎,在考編頻繁受挫後“看開了”。最近,她如願入職了一家待遇還不錯的藥企,盡管可能是需要穿無菌服下車間操作製藥機器的崗位,她也認為(wei) “在當下很滿意了”。與(yu) 張炎的選擇不同,西部一所高校藝術專(zhuan) 業(ye) 碩士畢業(ye) 生吳星允的心態是“高不成也不將就”。在她看來,“學了這麽(me) 多年,還是想繼續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讓碩士學曆發揮最大的價(jia) 值”。(7月25日《中國青年報》)

  像報道中兩(liang) 位碩士畢業(ye) 生一樣,麵對先“有份工作”還是執意要找到“理想工作”的糾結並非個(ge) 例,這也是不少高學曆畢業(ye) 生麵臨(lin) 的共同煩憂。張炎以自己先“有份工作”的就業(ye) 經曆,向求職者詮釋了“先就業(ye) 再擇業(ye) ”的“看開”認知。在學曆層次普遍提升、就業(ye) 形勢依然嚴(yan) 峻的當下,擁有“先就業(ye) 再擇業(ye) ”的觀念“看開”難能可貴,既不失為(wei) 對“就業(ye) ”認知的開放式態度,也反映出一種積極性和適應性的擇業(ye) 價(jia) 值導向。

  現實中,抱有“學了這麽(me) 多年,還是想繼續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讓碩士學曆發揮最大的價(jia) 值”心態的高學曆畢業(ye) 生群體(ti) 著實不小,但鑒於(yu) 當下人們(men) 對高學曆文憑的理性認知,“學曆不等於(yu) 能力”的觀念已成社會(hui) 共識。誠如有專(zhuan) 家指出:“學曆是一個(ge) 優(you) 勢,但在招聘市場中不是唯一優(you) 勢。招聘者還希望應聘者有工作經驗、性格、數字化辦公等方麵的優(you) 勢。”高校擴招使得高學曆求職者不斷增加,但招聘市場的需求側(ce) 卻沒有釋放出更多適合高學曆人才的崗位,求職者所具備的能力與(yu) 企業(ye) 要求的技能不匹配,成為(wei) 就業(ye) 壓力向高學曆求職者傳(chuan) 遞的主要誘因。

  這也反映出現實就業(ye) 結構中的另一深層次矛盾。來自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達到1158萬(wan) 人,同比增加82萬(wan) 人。前不久,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就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提到,當前就業(ye) 的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還是存在的,青年人的“求職難”和部分行業(ye) “招工難”並存,穩就業(ye) 需要持續加力。以“高學曆”自居的就業(ye) 判斷或適用於(yu) 幾年前的招聘市場,但在今天並不完全適用。

  剖析碩士畢業(ye) 生張炎口中的“看開”說,既包括對自己學曆、身價(jia) 的理性認知,也包括對工作、薪酬、價(jia) 值等的觀念更新。“把握時機,先就業(ye) 再擇業(ye) ,能找到這樣的一份待遇還不錯的工作已經很滿足了”“遇到待遇不錯的公司,我會(hui) 選擇先工作,有了保底,壓力就不會(hui) 太大了。”

  心儀(yi) 的工作是年輕人長期奮鬥的目標,需要求職者在學曆、經驗、技能、績效等方麵達到高水準,而這些是剛剛畢業(ye) 的求職者很難達到的。“先就業(ye) 再擇業(ye) ” 的有序安排,可以讓應屆生在短期裏先有一份工作,以滿足自己的安定感和歸屬感,並為(wei) 日後的理智擇業(ye) 積累閱曆、留有退路。

  職業(ye) 生涯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份工作也很難十全十美,但盡早了解職場,在實習(xi) 中知曉“行情”、豐(feng) 富履曆、讀懂自己,並借此深入了解行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及完整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積累人力資本、專(zhuan) 業(ye) 技能、數字化技能、人際溝通能力等,為(wei) 理想工作打好能力基礎。

  (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