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製定的法律9月1日起施行
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製定的法律9月1日起施行
為(wei) 打造“無障有愛”環境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又一部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密切相關(guan) 的法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於(yu) 9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製定專(zhuan) 門性法律。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是社會(hui) 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共享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果的重要保障。為(wei) 了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明確了多個(ge) 部門的職責。目前法律還沒有開始施行,社會(hui) 各方麵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辦公廳近日舉(ju) 行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集體(ti) 采訪中,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有關(guan) 情況。
抓緊完善藥品說明書(shu) 管理規範
一張小小的藥品說明書(shu) ,關(guan) 係安全大問題。如果字號太小,一旦因看不見或者閱讀不方便而誤讀,可能會(hui) 對殘疾人、老年人甚至普通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規定,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應當完善藥品標簽、說明書(shu) 的管理規範,要求藥品生產(chan) 經營者提供語音、大字、盲文、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簽、說明書(shu) 。國家鼓勵其他商品的生產(chan) 經營者提供語音、大字、盲文、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簽、說明書(shu) ,方便殘疾人、老年人識別和使用。
那麽(me) ,“其他商品”包括哪些範圍?國家將如何鼓勵企業(ye) 提供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簽、說明書(shu)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社會(hui) 法室主任石宏給出了答案。
石宏指出,“其他商品”範圍很寬,是除了藥品之外的商品,比如和殘疾人、老年人生活相關(guan) 的食品、保健品等。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第五章“保障措施”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視角,對鼓勵企業(ye) 或者個(ge) 人提供無障礙版本作出規定,包括建立健全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建立健全國家無障礙設計、產(chan) 品認證、無障礙信息評測製度,通過經費支持、政府采購、稅收優(you) 惠等方式,促進新科技成果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應用,鼓勵無障礙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的研發、生產(chan) 、運用和推廣。
目前,相關(guan) 部門已經抓緊開展藥品標簽、說明書(shu) 管理規範修改完善工作,管理規範修改完善的草案正在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信息無障礙建設從(cong) “有”向“優(you) ”轉變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進一步促進包括信息無障礙建設在內(nei) 的多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同時,也為(wei) 無障礙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邵道新表示,將著力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由“從(cong) 無到有”向“從(cong) 有到優(you) ”邁進。一方麵,深化軟件服務功能升級,進一步擴大互聯網應用無障礙覆蓋的範圍。對一些冷門的、小眾(zhong) 的,但是殘疾人和老年人專(zhuan) 用的、愛用的軟件應用,指導相關(guan) 企業(ye) 盡快優(you) 化升級相關(guan) 功能,更好滿足殘疾人和老年人的個(ge) 性化需求。另一方麵,優(you) 化智能硬件產(chan) 品供給。指導支持企業(ye) 研發“被動式、集成化”的健康管理類、智能看護類智能產(chan) 品,更好滿足殘疾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對智能硬件產(chan) 品的需求。此外,強化基礎電信服務保障。指導各基礎電信企業(ye) 提升語音、大字信息服務質量,保留線下營業(ye) 廳等服務渠道,提升現場谘詢引導、提供必要的輔助設備等無障礙服務水平。充分利用電信營業(ye) 廳場地優(you) 勢,探索建立一批線下體(ti) 驗專(zhuan) 區,幫助殘疾人、老年人現場感受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更加關(guan) 注居家適老化改造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中關(guan) 於(yu) 新建、改建、擴建居住建築、居住區、公共建築、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xiang) 道路等的大部分職責都屬於(yu) 住建部門。談及如何貫徹落實好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將繼續抓好五方麵工作:
一是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指導各地通過城市體(ti) 檢,精準查找出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方麵的突出短板,加快解決(jue) 弱項。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法規。加緊修訂完善配套部門規章並指導地方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修訂完善。三是抓好標準實施的監督。加緊製修訂相關(guan) 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麵的市政工程和房屋住宅標準規範,指導地方有力有序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四是查處違法違規行為(wei) 。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形成震懾作用。五是加強宣傳(chuan) 引導。積極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活動,同時總結推廣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推動全社會(hui) 參與(yu) 無障礙建設的意識,形成良好氛圍。
劉李峰還特別提到了住房適老化改造問題。
“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個(ge) 很大問題就是因受傷(shang) 而生病,進而對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困擾。而老年人受傷(shang) 最普遍的風險就是跌倒,70%至80%摔傷(shang) 是在家裏,比如洗澡時或者在廚房跌倒。這說明,住宅設計中的防摔設計還沒有到位。住建部編製了城市居家適老化改造手冊(ce) ,加快改造對老年人健康容易引起風險的點。”劉李峰說,“這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很重要的方麵,這項以前關(guan) 注不太多的工作已經變成現在的工作重點”。
劉李峰同時透露,將全方位建設更加適應老年人需求的城市,把城市建設向所有群體(ti) 特別是老年人群體(ti) 傾(qing) 斜。
“在城市層麵,繼續和殘聯一起組織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示範城市(縣)的工作,讓各地城市都更加關(guan) 注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工作;在社區層麵,繼續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完整社區建設等工作,在建成的老的城區、社區利用存量資源整合盤活利用,建設一些老年人需要的休閑健身場所以及綠地公園等,方便老年人休閑。”劉李峰說。
助力彌合殘疾及老年人“數字鴻溝”
應當看到,雖然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正在逐步健全,但仍麵臨(lin) 執行情況不佳和實施力度較弱的問題。鑒於(yu) 此,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專(zhuan) 設“保障措施”和“監督管理”兩(liang) 章。
在邵道新看來,這將有利於(yu) 解決(jue) 目前信息無障礙保障措施不充分、監督管理缺乏依據等問題,增強法律條款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法規是否得到有效實施,標準規範能否得到全麵執行,將直接關(guan) 係我國信息無障礙的發展質量和保障水平。”邵道新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細化新法的相關(guan) 要求,厘清部門的監管責任,認真研究製定配套的相關(guan) 政策文件,確保新法落地見效,穩步提升殘疾人、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標準執行方麵,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對“信息無障礙標準”相關(guan) 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據悉,工信部將進一步推動將“通用設計理念”融入標準化工作的全過程,持續完善信息無障礙標準體(ti) 係,推動一批亟需標準盡快出台,強化已有的標準落地實施,探索開展信息無障礙產(chan) 品和服務認證,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guan) 注的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服務為(wei) 人們(men) 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很多人已經習(xi) 慣了在網上購物、打車、看病。但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給殘疾人、老年人帶來“不會(hui) 用、不好用”的困難,出現了打車難、看病預約難、繳費難等問題。
“工信部將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信息化和無障礙環境深度融合,助力彌合殘疾人、老年人麵臨(lin) 的‘數字鴻溝’。同時,加強政策支持引導,促進技術的開放共享,激發產(chan) 業(ye) 的發展動力。”邵道新表示,下一步,將深入一線開展專(zhuan) 項調研,進一步摸清不同年齡、不同地區、不同生活背景的殘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互聯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指導相關(guan) 單位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造升級措施,廣泛組織開展智能技術教學等公益活動,進一步降低殘疾人、老年人便捷上網的門檻,實現數字普惠共享。
采取更實措施培養(yang) 無障礙人才
目前我國無障礙學科專(zhuan) 業(ye) 發展剛起步,人才不足已成為(wei) 製約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人才培養(yang) 機製不健全是當前麵臨(lin) 的挑戰。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第五十五條作出專(zhuan) 門規定,明確國家建立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guan) 領域人才培養(yang) 機製。
“隨著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貫徹實施,對無障礙專(zhuan) 業(ye) 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hui) 維權部主任周建說,下一步,中國殘聯將推動教育、科技等相關(guan) 部門采取更實的措施支持和鼓勵無障礙人才培養(yang) 。
這些措施包括:鼓勵專(zhuan) 家學者編寫(xie) 無障礙相關(guan) 領域的教材,推動完善無障礙領域的課程建設,在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中增加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通識課程,培育學生的無障礙環境理念和意識;推動更多有條件的高校開設無障礙專(zhuan) 業(ye) ,成立更多無障礙研究機構,鼓勵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理論研究、國際交流和實踐活動;推動建築、交通、計算機等領域的職業(ye) 資格、繼續教育以及其他培訓的考試,適當增加無障礙環境建設內(nei) 容,帶動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掌握無障礙環境專(zhuan) 業(ye) 知識。(法治日報 記者 朱寧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