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吉林舒蘭災後重建:“蓋新居”“搶農活”兩不誤
中新網吉林9月1日電 題:直擊吉林舒蘭(lan) 災後重建:“蓋新居”“搶農(nong) 活”兩(liang) 不誤
中新網記者 蒼雁 石洪宇
剛剛長出的青苗再過二十幾天就將成熟。這是趙春香最後一天在地裏“間苗”,8月31日,趁著午時陽光暖照,趙春香回到家裏喂了雞,又平整了一下院落。
這幾乎是趙春香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所有工作。家裏的3公頃玉米和水稻減產(chan) ,家裏的房屋也變成“危房”,55歲的趙春香此刻最期盼的就是搬進新居。
8月初的最強降雨,令吉林舒蘭(lan) 這座東(dong) 北小城遭遇嚴(yan) 重洪災,趙春香所在的舒蘭(lan) 市開原鎮新開村受災較為(wei) 嚴(yan) 重,民房多處倒塌。當地官方采取分散重建、集中重建及貨幣化安置等多種方式,對受災群眾(zhong) 實施分類安置。
因毗鄰河道,地勢較低,新開村是唯一一個(ge) 洪災後整體(ti) 搬遷的村莊。
開原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譚宏鵬近乎駐紮工地上——作為(wei) 新開村異址重建項目臨(lin) 時負責人,譚宏鵬需要協調工地供水管線鋪設、進場施工人員和機械的調度。
譚宏鵬的手機隔幾分鍾就會(hui) 響起,來自村幹部、村民、施工方的電話內(nei) 容都與(yu) 重建村莊有關(guan) 。
新村地勢較高,與(yu) 原新開村僅(jin) 一道之隔。在工地現場,各類施工車輛往來穿梭,目前已有兩(liang) 支施工隊伍進駐。大型工程車輛轟鳴作業(ye) ,現場機器聲不絕於(yu) 耳。工人們(men) 為(wei) 了趕工期,自發把午休時間縮短為(wei) 35分鍾。
“我們(men) 正按照時間表一步步推進。”譚宏鵬手機裏的建築圖紙上顯示,新村約18公頃的建築工地,共由8塊地組成。目前1號地和3號地已平整完畢,道路施工方正向“縱深”推進。
平整後的地塊,也將在這幾天進入打地基、鋪設路網等環節。“9月26日前所有土地平整完畢,10月15日竣工。”屆時,新村226棟民房有序分布,新開村將整體(ti) 喬(qiao) 遷至此。
在這個(ge) 東(dong) 北村落,農(nong) 民們(men) 也按照“農(nong) 時表”重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曾被淤泥占據的耕地經過清理,已重新恢複肥力。50多公頃的耕地已種上秋菜,為(wei) 災後添上一抹新綠。
“現在所有補種都已經完畢,首茬櫻菜長勢正盛,小白蘿卜也將在十月初成熟。”開原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機科科長董誌輝說。
因房屋倒塌,新開村有數十位村民在安置點居住,等待搬入新家。一些房屋受損輕微的村民,則繼續住在老房子。
趙春香的家依然能看到洪水侵襲後的痕跡,牆上的幾條裂縫猶在,院子裏的玉米也所剩無幾。
在搬入新居前的這一個(ge) 月,除了要幫鄉(xiang) 鄰補種秋菜,趙春香還在村民群裏關(guan) 注著重建工地的招工情況,她希望自己能夠參與(yu) 重建家園。(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