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產品破解“卡脖子”難題 本屆服貿會上新賽道破繭而出
9月2日,習(xi) 近平主席向2023年服貿會(hui) 全球服務貿易峰會(hui) 致辭時指出: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ye) 合作深入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wei) 推動經濟全球化、恢複全球經濟活力、增強世界經濟發展韌性注入了強大動力。在本屆服貿會(hui) 上,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大量戰略性新興(xing) 技術和產(chan) 業(ye) 開辟出一條條發展新賽道、產(chan) 業(ye) 新支柱。可以說,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在底層硬科技層出不窮、未來應用場景應接不睱之下,多條新賽道正在破繭而出。
高效生成式AI 成為(wei) 智能終端新賽道
手機輸入“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等關(guan) 鍵詞無需訪問雲(yun) 端就能生成一幅水墨畫,機器人能為(wei) 患者進行一場精準的骨科手術,體(ti) 育場館元宇宙裏可進行虛擬土地買(mai) 賣……服貿會(hui) 上各種展示充分顯示,當前以大模型為(wei) 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廣泛滲入各行業(ye) 生產(chan) 、運營、銷售等環節,帶動服務貿易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參展商們(men) 也為(wei) 此“費盡思量”。北青報記者發現,無論是定製化的建議、問題解答還是購物指南,生成式AI都能根據用戶需求生成恰當內(nei) 容。ChatGPT之後,生成式AI更加貼心和高效。
在高通的展台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了全球首個(ge) 可以完全運行在安卓智能手機上的生成式AI大模型,這是該大模型首次在公共展會(hui) 上亮相。北青報記者用手機嚐試將“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中國風繪畫”等關(guan) 鍵詞輸入後,十幾秒鍾過後,一張頗有意境的中國水墨畫躍然出現在手機上。“它能迅速理解用戶用自然語言描述的需求,創作出用戶想要的圖像。”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背後離不開超過10億(yi) 個(ge) 與(yu) 圖像相關(guan) 的參數支持,甚至實現這些操作全程無需聯網、無需訪問雲(yun) 端,全部在手機端即可完成,且用時不超過15秒。
“高通將傳(chuan) 統上隻能在雲(yun) 端進行的大規模AI運算帶到一部小小的手機上,為(wei) 智能終端創新增添了全新可能——不論是手機、電腦,還是智能汽車,都將具備在端側(ce) 運行數億(yi) 到上百億(yi) 個(ge) 參數的AI大模型的能力,從(cong) 而發揮出終端側(ce) 的算力優(you) 勢,這將極大拓展生成式AI發展的廣闊空間,也會(hui) 生成無數應用商機。”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
同樣,畢馬威展台的“元宇宙體(ti) 驗中心”也結合了生成式AI技術,觀眾(zhong) “進入”元宇宙中,就會(hui) 有AI服務型數字人現身歡迎,並可與(yu) 觀眾(zhong) 進行對話等。觀眾(zhong) 說出關(guan) 鍵字後就能生成相應圖片,通過手柄截屏保存後,退出元宇宙,還能掃碼將自己“說”出來的圖片進行保存。
曾以智能穿戴聞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出門問問”,此次則帶來了搭載“序列猴子”大模型的數字人互動大屏解決(jue) 方案,其中包括AI寫(xie) 作助理“奇妙文”、AI繪畫助理“言之畫”、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數字人平台“奇妙元”,“AI+”係列產(chan) 品及應用,開啟了數字技術與(yu) 各個(ge) 產(chan) 業(ye) 的融合新賽道。此外,觀眾(zhong) 在現場還可以體(ti) 驗數字人互動大屏,與(yu) 化身為(wei) 數字客服、數字律師、數字老師等多樣角色的數字人互動,體(ti) 驗神奇的數字人3.0時代。
國產(chan) 化新賽道 破解“卡脖子”難題
北青報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參展企業(ye) 瞄準國產(chan) 化新賽道,破解“卡脖子”難題,一係列最新研究成果在服貿會(hui) 上驚豔亮相。走進首鋼園11號館麒麟軟件展區,一台搭載最新“銀河麒麟嵌入式操作係統V10 SP1”的電腦被放在了最顯眼位置。這套國產(chan) 操作係統的安全性、易用性和生態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操作係統作為(wei) “軟件之魂”和“國之重器”,是信息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根基,銀河麒麟操作係統開辟了操作係統國產(chan) 化的新賽道。“當前,國產(chan) 操作係統已廣泛應用於(yu) 重點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不僅(jin) 能有力保障關(guan) 鍵應用安全穩定運行,更為(wei) 更大範圍內(nei) 實現自主軟硬件產(chan) 品安全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麒麟軟件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成就展上,納通集團展示了一根長約3厘米的“釘子”。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根釘子是國產(chan) 原創的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內(nei) 釘,在骨折時使用,起到複位、固定的作用。“過去材料和配套工具不成熟時,這種手術釘大量依靠進口,不僅(jin) 價(jia) 格昂貴,而且調貨周期長,急用時很麻煩。為(wei) 此,開展國產(chan) 化替代至關(guan) 重要。”據介紹,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內(nei) 釘以獨特的“三角穩定”結構,讓治療效果大幅提升。這根小小的釘子瞧著不起眼,背後卻凝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英澤的三角穩定結構的原創專(zhuan) 利,應用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殿英教授提出的“杠杆—平衡—重建”創新理論,是國內(nei) 領先的新型內(nei) 固定產(chan) 品。
在本屆服貿會(hui) 上,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八月瓜公司也帶來了最新成果——擎策大模型,這是一種用來評估科技創新企業(ye) 和技術成果的智能化工具。八月瓜科技董事長李長青介紹,相較於(yu) 歐美國家,我國在科技信息大數據領域起步較晚,很多企業(ye) 在研發過程中受製於(yu) 知識產(chan) 權信息的缺失,影響了創新效率。“我們(men) 希望彌補這個(ge) 缺失的環節,完善科技服務,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科技創新的效率。基於(yu) 此,八月瓜公司開辟了以專(zhuan) 利為(wei) 核心的科技創新服務國產(chan) 化新賽道,為(wei) 企業(ye) 科技創新保駕護航,也為(wei) 政府、投資機構選擇科技項目提供數據支持。”李長青說。
傳(chuan) 統行業(ye) “跨界融合” 逐鹿新賽道
在本屆服貿會(hui) 上,包括醫療、零售、體(ti) 育等在內(nei) 的傳(chuan) 統行業(ye) 也在搭載AI、元宇宙等新的數字技術進行跨界融合,為(wei) 其帶來新的巨大價(jia) 值。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眼下眾(zhong) 多科技企業(ye) 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醫療行業(ye) ,傳(chuan) 遞著智能逐鹿“醫療+AI”新賽道。
在GE醫療展區,先行CT影像檢查設備引人注目。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先行CT針對醫療機構門急診流量大的就醫場景,創新性采用40毫米數字視網膜探測器,讓門急診的CT影像檢查設備在掃描速度、圖像質量、診斷效能方麵均大幅提升,擁有更快的掃描速度、更短的曝光時間、更大的流通量,成為(wei) 全新一代門急診主力CT的“急先鋒”。“傳(chuan) 統肺部掃描時以往得憋氣10秒到15秒,而先行CT隻需3秒鍾即可。”工作人員表示,與(yu) 三級醫院相比,基層醫院承擔著常見病、多發病的早診早篩影像檢查工作,快速鑒別患者病情輕重緩急,也是基層醫療引進CT等大型檢查設備的意義(yi) 所在。而上述特點讓先行CT得以在基層社區醫院發揮更好的作用。
在服貿會(hui) 成就展入口處附近,一台名為(wei) “術銳”的腹腔鏡單孔手術機器人正由遠端的工作人員操控,伸出四隻靈活的蛇形手術臂,在一個(ge) 開口狹小的圓形容器內(nei) 剝離蛋殼。剝完後,薄如蟬翼的蛋膜完好無損。這個(ge) 場景模擬的是醫生操控機器人的四隻“手”,在一個(ge) 2.5厘米的皮膚創口內(nei) 進行各項腹腔手術操作。“最大的特點是隻通過一個(ge) 皮膚創口,就能實現0.07毫米到0.1毫米精度的操作。”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樣能保護重要血管、組織,以最小的創口完成手術。”
在體(ti) 育行業(ye) ,元宇宙的加入又為(wei) 其賽事經營、觀賽體(ti) 驗等“變幻”出新商機。在上海展區,兩(liang) 台單車可以在元宇宙的場景中進行騎行、比賽,但這個(ge) 場景的“醉翁之意”並不在酒,而在於(yu) 展示東(dong) 方體(ti) 育中心的元宇宙。“將東(dong) 體(ti) 中心搬進元宇宙,就會(hui) 產(chan) 生無限可能。”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企業(ye) 可以在元宇宙中購買(mai) 虛擬土地,形成自己獨有的發布空間。“像阿迪達斯已經在接洽相關(guan) 事宜,並有可能在上麵發布元宇宙新款跑鞋,甚至攜手舉(ju) 辦線上的跑鞋設計大賽。”該負責人指出,雲(yun) 買(mai) 票、雲(yun) 演唱會(hui) 、雲(yun) 展覽都是可以實現的新商機。
在北京,著名的工體(ti) 同樣也被“搬進”了元宇宙。據高通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高通首次實現了基於(yu) 5G現網的網業(ye) 融合元宇宙足球應用體(ti) 驗,在5G現網全域覆蓋,以及無界XR“業(ye) 務-網絡-算力”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的加持下,用戶隻需要佩戴輕便的頭顯設備,就可以領略到雙目4K級畫質和時延低於(yu) 20毫秒的元宇宙體(ti) 驗,“將工體(ti) 搬進元宇宙”的目標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數字技術助力企業(ye) 打造服務領域新賽道
在本屆服貿會(hui) 上,北青報記者看到服務領域也掀起了一場創新風暴。阿裏媽媽的“萬(wan) 相實驗室”、高性能服裝保溫絕熱新材料Y-Warm 疊加態材料等都在服務領域開辟的嶄新賽道已經悄然成型。
在阿裏展台,一款名為(wei) “萬(wan) 象實驗室”的AI創意生產(chan) 工具,為(wei) 中小商家開辟了“AI上新”的服務新賽道。對眾(zhong) 多中小商家而言,每次產(chan) 品上新都麵臨(lin) 著設計場景、請模特拍照推廣等一係列工作,不僅(jin) 程序多,而且成本也不低。萬(wan) 相實驗室就是為(wei) 解決(jue) 這些痛點而生。展台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以服裝行業(ye) 為(wei) 例,商家隻要將上新的服裝找人穿上身,簡單操作後即可一鍵式批量完成高規格商品圖。
“這些模特是我們(men) 用AI技術合成的,風格各異。”隨著工作人員的點擊,北青報記者在屏幕上看到了不少帥氣、靚麗(li) 的模特形象,商家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頭像,將原照片中的人物替換。可供選擇的背景也十分多樣,休閑、辦公等場景可以根據需求隨時替換。
“使用AI上新,商家不用擔心找不到氣質獨特的真人模特,也不用再為(wei) 場景、搭配、演繹、修圖等花費很多時間、預算,快速縮短了上新鏈路、降低了成本。”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萬(wan) 相實驗室已攜手服裝、美妝等行業(ye) 商家展開AI上新實戰應用。這場順應AI大趨勢的創新探索,將為(wei) 產(chan) 業(ye) 升級提供全新可能。
“中文+職業(ye) 技能”模式 開啟海外教育新賽道
本屆服貿會(hui) 上教育高峰論壇主題為(wei) “新場景 新動能 構建全球教育發展新未來”。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在京職業(ye) 技術學院建設分院,與(yu) 海外中資企業(ye) 采用“中文+職業(ye) 技能”模式,構建了教育發展的新場景,打開了海外教育“新賽道”。
以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為(wei) 例,學校經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批準創辦了全國首家“中文+職業(ye) 技能”型孔子課堂,在阿根廷建立了南美洲首個(ge) 中文工坊,探索出了國際中文教育與(yu) 職業(ye) 教育同步發展的新模式。據介紹,未來北工院將以孔子課堂和中文工坊為(wei) 依托,探索以班組長為(wei) 核心的工業(ye) 漢語教學,探索車間工業(ye) 漢語,繼續推動“中文+職業(ye) 技能”在當地落地開花。
有著這樣共識的院校不在少數。在服貿會(hui) 職業(ye) 教育國際化項目推介會(hui) 上,北京語言大學與(yu) 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聯合開展的“中文+職業(ye) 技能”項目也將“走出去”。兩(liang) 校將“強強聯合”,強化語言和職業(ye) 教育優(you) 勢,培養(yang) 複合型人才。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副院長周燕介紹:“中文+職業(ye) 技能”項目針對留學生和當地企業(ye) 員工,與(yu) 中資企業(ye) 合作,讓他們(men) 掌握能在中資企業(ye) 應用的國際漢語。以讚比亞(ya) 項目為(wei) 例,中資企業(ye) 對掌握漢語且達到標準的員工“加工資”,大幅提升了學員的積極性。“這種強強聯合的模式,讓當地員工既有語言優(you) 勢,也有技能,更具備競爭(zheng) 力,打開了海外教育的新賽道。”周燕說。
本版文/本報記者 解麗(li) 趙婷婷 王斌 劉洋 張月朦 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攝像/本報記者 郭謙
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