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斷拓展 “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持續深化
“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持續深化
本報記者 董碧娟
近日,3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稅務部門負責人、10個(ge) 國際組織以及跨國企業(ye) 代表共300餘(yu) 人齊聚格魯吉亞(ya) ,在第四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上共議稅收。這一國際稅收領域的大事,讓人們(men) 向“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投去關(guan) 注的目光。
當前,“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有怎樣的機製保障?企業(ye) 能獲得哪些實惠和便利?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稅務部門和專(zhuan) 家學者。
“朋友圈”不斷拓展
在“一帶一路”日益緊密的經貿合作中,不論是“走出去”還是“引進來”,稅收都發揮著重要基礎性作用,既關(guan) 係著企業(ye) 切身利益,也影響著投資和經營者預期。
記者從(cong) 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由我國首倡發起,於(yu) 2019年4月成立,目前有36個(ge) 成員和30個(ge) 觀察員。“建立這一合作機製的目的是在堅持依法治稅、提高稅收確定性、加快稅收爭(zheng) 議解決(jue) 、提升納稅服務、加強稅收能力建設等領域開展稅收合作、分享最佳實踐,推動構建增長友好型稅收環境。”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表示。
合作機製成立以來,已舉(ju) 辦了包括此次論壇在內(nei) 的四次稅收征管合作論壇和多次高級別會(hui) 議,圍繞“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納稅服務連續性”“信息化條件下的增值稅服務與(yu) 管理”“稅收爭(zheng) 議解決(jue) ”“稅收征管信息化”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務實討論,有力推動各國稅務部門交流互鑒。
2020年,為(wei) 應對新冠疫情衝(chong) 擊,合作機製官方網站正式上線,開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稅務部門應對疫情的政策梳理和效應分析。截至2023年8月20日,合作機製官方網站訪客遍布171個(ge) 國家(地區)。2022年,官方網站還上線了政策法規庫模塊,目前已收集展示了12個(ge) 國家(地區)的稅收政策,為(wei) 納稅人、業(ye) 界和專(zhuan) 家獲取稅收政策資訊、開展理論和實務研究開拓新的實用平台。
提升稅收合作質效,除了加強交流外,能力建設也十分重要。在“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框架下,我國牽頭成立“一帶一路”稅收征管能力促進聯盟,負責開展稅收培訓、研究等能力建設。截至今年9月,已相繼推動成立中國揚州、中國北京、中國澳門、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沙特阿拉伯利雅得5所“一帶一路”稅務學院,構建起多語種培訓機構網絡。通過“自辦、合辦、協辦”等培訓模式,組織60餘(yu) 期培訓,共有來自120多個(ge) 國家(地區)的3500餘(yu) 名財稅官員參加。
一係列務實合作和豐(feng) 碩成果,讓這一機製得到國際普遍認可。2022年,國際稅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雜誌《國際稅收評論》,將“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評為(wei) 2021—2022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合作機製。阿爾及利亞(ya) 稅務局局長阿梅爾·阿卜德拉提弗表示,合作機製各方在稅收數字化轉型、征管能力建設等領域持續深化交流合作。
全力護航企業(ye)
稅收協定是幫助“走出去”企業(ye) 消除雙重征稅的重要“護身符”。“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稅收協定談簽和修訂力度。目前,我國的稅收協定網絡已覆蓋112個(ge) 國家(地區),基本涵蓋我國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及大部分“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
龐大的稅收協定網絡為(wei) 消除國際重複征稅和解決(jue) 跨境涉稅爭(zheng) 議提供了強有力的稅收法律保障。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我國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協定項下的相互協商機製,累計為(wei) 納稅人消除國際重複征稅超300億(yi) 元。
“稅費負擔是‘走出去’企業(ye) 的重要成本,由於(yu)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這些企業(ye) 實際麵臨(lin) 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更高,遵從(cong) 成本也更高。近年來,通過持續推進稅收協定的簽訂,在為(wei) 納稅人消除國際重複征稅、營造更優(you) 國際稅收營商環境方麵取得了積極進展。”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李旭紅表示,近年來我國通過頒布《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走出去”稅收指引》等多種方式不斷優(you) 化對“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ye) 的稅收服務工作,助力企業(ye) 發展。
在國家稅務總局的統籌指導下,各地稅務部門結合實際設計推出了一係列聚焦“一帶一路”的稅收服務。比如,雲(yun) 南稅務部門組織編寫(xie) 並持續更新老撾、緬甸等四國《中國居民投資稅收指南》,持續開展“稅收口岸行”活動,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國際稅收伴你行”“國際稅收小課堂”兩(liang) 個(ge) 服務品牌。
內(nei) 蒙古自治區稅務局在呼和浩特市、滿洲裏市、二連浩特市建立了俄羅斯、蒙古國、捷克、斯洛伐克等多個(ge) 稅收信息研究室,每季度發布《俄蒙捷斯國別稅訊》,及時精準推送給中方在境外投資項目,幫助“走出去”企業(ye) 及時了解境外稅收收入統計、稅收政策變動等情況。
青島稅務部門集成整合稅收優(you) 惠、稅收協定、備案、身份證明、相互磋商等各類國際稅收業(ye) 務事項,實現國際稅收業(ye) 務事項“一站式”“場景式”辦理。江蘇稅務部門聚焦全省146家境外上市企業(ye) 、73個(ge) “一帶一路”重點項目、7個(ge) 境外合作園區、本地重點投資國家(地區),建立“普惠+定向”的“走出去”分類服務模式。
我國不斷優(you) 化的稅收營商環境給境外投資者帶來了更多實惠和便利。在連續十年開展的“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中,已累計推出620條稅費服務措施,已逐步實現96%的稅費事項、99%的納稅申報可“網上辦”“掌上辦”。同時,不折不扣落實落細係列稅費優(you) 惠政策,2018—2022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11萬(wan) 億(yi) 元,成為(wei) 助企紓困政策中最具“含金量”、經營主體(ti) 受益最明顯的政策手段。
近年來,我國深度參與(yu) 國際稅收規則體(ti) 係製定和調整,持續優(you) 化多元跨境辦稅渠道,為(wei) 跨國投資和貿易構建更加便利、開放、通暢的稅收環境。以跨境辦稅為(wei) 例,今年4月,“非居民跨境辦稅”場景在全國各地電子稅務局同步上線,全球非居民企業(ye) 可以線上辦理申報繳稅等涉稅事項,實現“一地注冊(ce) 賦碼,全國互認通行”。
持續深耕創新
《第四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聯合聲明》顯示,各方讚同在增強稅收信息透明度、簡化稅收遵從(cong) 、提升納稅服務質量、共享優(you) 質資源、持續提升稅收征管現代化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麵加強溝通合作,攜手構建和維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稅收營商環境。
深化創新是“一帶一路”稅收合作的“主旋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jun) 表示,要持續加快數字技術與(yu) 稅收業(ye) 務的深度融合,深入推進內(nei) 外涉稅數據匯聚聯通、線上線下有機貫通,不斷提升精準征管能力。
王軍(jun) 說,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取得豐(feng) 碩成果,有力推動各國稅務部門加深交流互鑒。各國將利用這一多邊平台,攜手共建更加有利於(yu) 要素自由流動、有利於(yu) 公平有序競爭(zheng) 的國際稅收營商環境,助力世界經濟複蘇向好。(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