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奧項目入亞運 彰顯亞洲體育文化的多元和包容
杭州市西湖區的浙江工業(ye) 大學屏峰校區體(ti) 育場,是第19屆亞(ya) 運會(hui) 板球比賽的賽場。李磊和他的不少同學,每天都會(hui) 圍著體(ti) 育場跑步,對在這裏舉(ju) 行的亞(ya) 運會(hui) 比賽,充滿了期待。在回答記者“看過板球比賽嗎?”“了解這項運動嗎?”等問題時,他肯定地點了點頭,說:“本來一無所知,現在了解了不少,還和同學們(men) 一起玩了!我們(men) 正在努力做‘功課’,爭(zheng) 取比賽時來給參賽的隊伍加油。”
每一屆亞(ya) 運會(hui) ,除了那些與(yu) 奧運會(hui) 保持一致的項目,都會(hui) 增加一些極具亞(ya) 洲特色的項目,其中有國人耳熟能詳的武術、龍舟及智力類的圍棋、象棋,還有一些大家並不熟悉的項目,板球就是其中一項。
一
2020年12月,亞(ya) 奧理事會(hui) 第39次全體(ti) 代表大會(hui) 確定了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有40個(ge) 競賽大項,包括31個(ge) 奧運項目和9個(ge) 非奧運項目,其中奧運項目完全參照下一屆奧運會(hui) 的比賽項目設定(衝(chong) 浪除外),同時確定了武術、藤球、板球、克柔術、柔術等5個(ge) 代表亞(ya) 洲各個(ge) 區域的特色項目,另外還設立了滑板、攀岩、電子競技等青少年喜愛的新興(xing) 項目。
杭州亞(ya) 組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楊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men) 習(xi) 慣上將亞(ya) 洲分為(wei) 東(dong) 亞(ya) 、中亞(ya) 、西亞(ya) 、南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5個(ge) 區,亞(ya) 奧理事會(hui) 在亞(ya) 運設項時,會(hui) 按照各自非奧項目的普及程度,將該地區最具當地特色的項目設置進來。比如,這次亞(ya) 運會(hui) 比賽項目中的武術、藤球、板球、克柔術和柔術在以上5個(ge) 地區最普及和有代表性,因此成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正式比賽項目也就順理成章了。
楊猛還告訴記者,根據規則,亞(ya) 奧理事會(hui) 和主辦城市(組委會(hui) )還可以分別推薦兩(liang) 個(ge) 項目,這次亞(ya) 奧理事會(hui) 推薦的是卡巴迪和壁球,杭州推薦的則是棋類和滑板項目。總而言之,這些非奧項目大多起源於(yu) 民間傳(chuan) 統體(ti) 育活動,具有深厚的民眾(zhong) 基礎和濃鬱的地域特色,非常具有亞(ya) 洲特色。
非奧項目作為(wei) 亞(ya) 運區別於(yu) 奧運會(hui) 的主要標識,大多是亞(ya) 洲各國的國粹。這些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極大豐(feng) 富了亞(ya) 運會(hui) 的競技內(nei) 容,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著屬於(yu) 亞(ya) 洲體(ti) 育的獨特韻味。
需要指出的是,本屆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9個(ge) 非奧項目中,除了克柔術和滑板是首次進入亞(ya) 運會(hui) 大家庭,其他項目則是亞(ya) 運會(hui) 的常客。其中有的項目或是已經在亞(ya) 洲地區綿延發展了數千年,或是深受亞(ya) 洲人民喜愛,像壁球、橋牌等非奧項目,本身難度並不大,同時趣味性十足,擁有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本屆亞(ya) 運會(hui) 將其吸納其中,不僅(jin) 使更多項目的運動員得到同場交流競技、互相學習(xi) 提高的機會(hui) ,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亞(ya) 洲悠久的曆史和文化。
二
在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9個(ge) 非奧大項中,智力項目的認知度最高、受眾(zhong) 最廣。智力項目大項又分為(wei) 象棋、國際象棋、圍棋、橋牌和電子競技5個(ge) 分項。
智力項目的5個(ge) 分項大多是亞(ya) 運會(hui) 的新興(xing) 項目。象棋、圍棋都是在2010年廣州亞(ya) 運會(hui) 首次成為(wei) 正式項目的,橋牌2018年在雅加達登上亞(ya) 運會(hui) 舞台。
本屆亞(ya) 運會(hui) 的另一個(ge) 新增項目是霹靂舞。霹靂舞具有強烈的街頭文化屬性,有很強的觀賞性。比賽時采取紅藍兩(liang) 方輪番對決(jue) 的方式,由現場的技術官員隨機播放音樂(le) ,現場的打分裁判對選手的技巧性、音樂(le) 性、多樣性、個(ge) 性等進行評判打分。
朱啟南告訴記者:新興(xing) 項目的設定,主要是為(wei) 了推動這些項目朝著職業(ye) 化、規範化、健康化方向發展,同時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關(guan) 注體(ti) 育、關(guan) 注杭州亞(ya) 運會(hui) 。
三
亞(ya) 運會(hui) 自1951年創辦以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項目設置一直遵循“參照奧運,搭配組合”的原則,比賽項目和數量也始終在變化,也就是說,東(dong) 道主可在亞(ya) 奧理事會(hui) 認可的亞(ya) 運會(hui) 比賽項目中自行挑選,但所設各項目至少須有4個(ge) 以上國家或地區參賽。
然而,縱觀早期亞(ya) 運會(hui) 比賽的自選項目,幾乎全是源自歐美的項目,起源於(yu) 亞(ya) 洲的項目幾乎與(yu) 亞(ya) 運會(hui) 無緣,亞(ya) 運會(hui) 一度被打上“亞(ya) 洲版的奧運會(hui) ”的標簽。亞(ya) 洲奧林匹克理事會(hui) 於(yu) 1981年成立,亞(ya) 運會(hui) 上具有亞(ya) 洲特色的比賽項目也逐漸湧現。在1986年漢城(首爾)亞(ya) 運會(hui) 和1990年北京亞(ya) 運會(hui) 上,武術、跆拳道、卡巴迪、藤球、柔道等多個(ge) 具有亞(ya) 洲特色的項目出現在亞(ya) 運賽場。隨後,軟式網球、空手道、龍舟等項目也逐漸被亞(ya) 運大家庭接受。
此後,隨著更多的亞(ya) 洲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進入亞(ya) 運大家庭,亞(ya) 運會(hui) 比賽項目的演變成為(wei) 亞(ya) 洲體(ti) 育崛起的一大體(ti) 現:不再過分依賴歐美體(ti) 育文化,逐步發展具有亞(ya) 洲特色的體(ti) 育文化。這些項目不僅(jin) 有著體(ti) 育競技的意義(yi) ,也扮演著推廣亞(ya) 洲體(ti) 育文化的特殊角色,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目光,關(guan) 注正在崛起的亞(ya) 洲體(ti) 育文化。
進入21世紀,亞(ya) 洲地區在國際體(ti) 壇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推動亞(ya) 洲體(ti) 育事業(ye) 發展便成為(wei) 舉(ju) 辦亞(ya) 運會(hui) 的重要作用之一。從(cong) 亞(ya) 運會(hui) 的發展來看,擺脫了完全參照奧運會(hui) 的項目設置、逐漸體(ti) 現出亞(ya) 洲特色之後,亞(ya) 運會(hui) 的體(ti) 育項目儼(yan) 然成了亞(ya) 洲體(ti) 育的“風向標”。
頗具亞(ya) 洲特色的卡巴迪、藤球、空手道、武術、龍舟等項目,通過進入亞(ya) 運會(hui) ,不僅(jin) 讓更多亞(ya) 洲地區的人們(men) 對這些項目有所了解,也逐漸帶動這些運動項目走出亞(ya) 洲,走向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與(yu) 傳(chuan) 統的奧運會(hui) 和其他洲的綜合性運動賽事相比,亞(ya) 洲的體(ti) 育賽事在亞(ya) 奧理事會(hui) 的帶領下更顯新潮,更勇於(yu) 接受新鮮事物,並不斷吸收新出現、受關(guan) 注、具有時代特色、正在發展的體(ti) 育項目,不斷迸發出新的活力,用開放、包容的態度走在世界體(ti) 育前列。
杭州亞(ya) 組委副主席、國家體(ti) 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hui) 副主席周進強表示,杭州亞(ya) 運會(hui) 既體(ti) 現了奧林匹克元素,又為(wei) 亞(ya) 洲各國和地區提供了展示自身體(ti) 育文化特色的機會(hui) ,充分彰顯出亞(ya) 洲體(ti) 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項目設置,給亞(ya) 洲各個(ge) 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充分展示自身文化特色和魅力的舞台,可以提升整個(ge) 亞(ya) 洲區域競技體(ti) 育的發展。
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在杭州亞(ya) 運會(hui) 舞台上,亞(ya) 洲文化將更加充分地、原汁原味地展現在觀眾(zhong) 麵前,吸引更多的國際目光。
(本報記者 王東(dong) )(來源: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