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這屆年輕人,如何拒絕掃興的旅遊搭子?

發布時間:2023-10-10 14: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張鈺惠) 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文化和旅遊行業(ye) 恢複勢頭強勁,全國假日市場平穩有序。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中秋節、國慶節假期8天,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8.26億(yi) 人次,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7534.3億(yi) 元。

  在人們(men) 高漲的出遊熱情背後,也浮現出旅途中的衝(chong) 突和煩惱。為(wei) 了避免旅行中的不愉快,這屆年輕人帶著他們(men) 的同行者宣誓——“這次旅行,絕不掃興(xing) ”,也開始學會(hui) 與(yu) 合不來的旅伴一拍兩(liang) 散。

  選擇同行者是一次冒險

  “十一”假期剛結束,王琪(化名)從(cong) 疲憊的旅行中恢複過來,有些為(wei) 自己寶貴的假期時光感到可惜,這源於(yu) 與(yu) 她同行的一位朋友。

  “她無時無刻不在捧著手機、帶著耳機,難道手機裏的東(dong) 西就那麽(me) 吸引人嗎?”王琪忍不住吐槽,即使是同為(wei) 伴隨著電子產(chan) 品和互聯網長大的她也無法理解,為(wei) 什麽(me) 每每回頭,看到的都是朋友在低著頭盯著手機。對於(yu) 王琪來說,坐六七個(ge) 小時高鐵到達一個(ge) 陌生的城市,那裏的一切都是新鮮且有趣的,她恨不得自己前後左右長八隻眼睛,去看每一處風景、每一個(ge) 美好的瞬間。

  雖然同行者有所不同,但趙涵(化名)同樣在旅行中“被掃興(xing) ”了。

  “出門旅遊總要消費,爸媽老是說自己這也不愛吃,那也不愛吃,或者吃上了也說還不如在家裏自己做的好吃,究其原因就是舍不得花錢。”趙涵提到,家裏的長輩旅遊時要背一大堆吃的,出門就算不帶,也是在路邊超市買(mai) 方便麵吃,她不吃還會(hui) 被說嬌氣。對趙涵來說,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是旅行必備,這種“苦行僧”式的旅行方式著實讓她有些吃不消。

  選擇旅行的同行者是一次冒險,也是一次對彼此關(guan) 係的考驗。一些熱愛旅行的背包客,開始用自己的方式避免旅遊失敗。

  旅行前的宣誓承諾

  “我宣誓,這次出門旅行絕不掃興(xing) 、絕不生氣、絕不喊累,絕不說‘不好吃,還不如在家自己做’,絕不說‘門票那麽(me) 貴,我在外麵等你們(men) ’,絕不說‘還不如在家吹空調’,開開心心旅遊,快快樂(le) 樂(le) 回家。”在開始“十一”假期旅行之前,一位自媒體(ti) 博主帶著父母和妹妹錄製了一個(ge) 宣誓視頻,留下了他們(men) 對這次旅行的承諾。

  中新網注意到,近期,錄製旅行宣誓視頻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流行起來。這些對旅行抱有期待的年輕網友,拉上自己的父母、朋友和伴侶(lv) 宣誓、寫(xie) 保證書(shu) ,以此為(wei) 一場輕鬆愉快的旅行奠定基礎。

  在這批年輕人的帶動下,他們(men) 總是“掃興(xing) ”的父母開始慢慢改變。趙涵提到,以前旅遊時總要背一大堆吃食的母親(qin) ,現在也學著和她一起探索當地美食,也不會(hui) 再頻頻抱怨這個(ge) 貴那個(ge) 也貴,而是隨自己心意適當消費。

  而對於(yu) 同齡人,這些年輕人學會(hui) 選擇和自己同頻的旅行搭子,篩選掉那些與(yu) 自己旅遊觀念不同的人。經曆了一次不愉快的旅行,王琪就在心裏暗暗發誓,不會(hui) 再和這位朋友一起旅遊,“以後我會(hui) 選擇旅遊觀念差不多的朋友,並且提前詢問作息時間和旅遊安排,希望對方有激情、有欲望去看沿途的風土人情”。

  抱團交流以規避風險

  林青(化名)是某社交平台“旅遊失敗”小組的一員。“十一”假期剛結束,她就在小組裏發了一條長貼,細數了由於(yu) 沒有選對同行者而導致的旅遊失敗之處。這次旅行讓林青意識到,即便是相處十多年的朋友,了解彼此生活習(xi) 慣和觀念上的不同,也會(hui) 在旅行中產(chan) 生很大衝(chong) 突。

  林青在帖子裏總結道,“一定要和合拍的人一起出行”“不要用年限衡量自己對一個(ge) 人的了解”。這不僅(jin) 是想給下一次旅行的自己提個(ge) 醒,也是為(wei) 了幫助組員們(men) 規避風險。

  中新網觀察到,在“旅遊失敗”小組裏,除了分享旅遊失敗經曆之外,還有組員發帖求助旅行中有哪些需要避雷的要點。如林青一樣的“失敗人口”(組員名稱)在這個(ge) “十一”假期紛紛湧現,也有許多人慶幸,自己幸好避開了不合拍的旅伴,或者沒有去某地、某個(ge) 景點旅行等等。

  “旅行這件事吧,要自己高興(xing) 才行。”一位組員在帖子裏寫(xie) 道。(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