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占領朋友圈,人人都愛“聯名”?
最近,繼火出圈的醬香拿鐵之後,瑞幸又聯名經典動畫IP“貓和老鼠”,再度讓咖啡愛好者們(men) 爭(zheng) 相捧杯。瑞幸的這一聯名周邊包括杯套、紙袋、貼紙,伴著動畫經典名場麵,可愛的“貓和老鼠”,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童心。在滿滿的童年回憶之中,一時之間“貓和老鼠”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刷屏,不少“咖啡星人”直呼真香!
有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咖啡館數量穩步增加,已超過13萬(wan) 家,比2021年增加了大約31000家。在咖啡消費日常化的今天,聯名款產(chan) 品更成了咖啡界的“顯眼包”,聯名茅台和大牌服飾,也曾經引發廣泛關(guan) 注,時常一推出就迎來消費者排隊,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曬圖成了一種時尚。
其實不光咖啡,白酒聯名冰淇淋,奶茶攜手動漫、珠寶品牌,聯名限定盲盒……近年來的這些聯名產(chan) 品,你遇到過或買(mai) 過嗎?無論快消品、珠寶服飾,或快餐飲品,聯名之舉(ju) ,已成為(wei) 各個(ge) 品牌屢試不爽的招數,除了爆款頻出,一些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產(chan) 品和品牌也開始跨界聯手,還曾經出現奶茶和衛生用品等比較奇葩的“組合”。一些“四不像”的聯名產(chan) 品,讓消費者吐槽味道過於(yu) 奇怪,好像聯名了、又好像沒有,失去了聯名的真正意義(yi) 。
聯名真是一種新的流量密碼嗎?聯名原指品牌上的聯合製作。如今能夠成功出圈的聯名產(chan) 品,主打的是一個(ge) 品牌價(jia) 值和用戶體(ti) 驗的強強聯手或優(you) 勢互補,才能突破圈層,實現出圈效果。迎來Z世代變化多樣的愛好,麵對消費者增長的多元需求,聯名不斷解鎖了新的消費場景,營造有新意、產(chan) 生“共情”的消費氛圍,或打出“懷舊”牌,或主打“新奇”味,或增加潮流感,共同點是不約而同放大產(chan) 品的品牌和情感附加值,讓聯名款成為(wei) 了年輕人新的“社交貨幣”。
聯名,讓消費者擁有了更多選擇,某種意義(yi) 上也成為(wei) 新風口,有助於(yu) 激活市場,讓產(chan) 品、服務的生態更加多姿。在我們(men) 對新意頻出的聯名充滿期待同時,品牌也值得留意:營銷上的升級,應以過硬的產(chan) 品品質、可靠的信譽為(wei) 基礎,此外,聯名推出首先要注意針對不同消費群體(ti) 的使用安全。聯名要做好“加減法”:更加精準出擊,不妨減少缺乏意義(yi) 的過度跨界、奇葩包裝,防止“用力過猛”帶來混淆和誤導,設定消費安全邊界前提下,持續拓寬消費空間、升級消費體(ti) 驗,從(cong) 而產(chan) 生1+1>2的多贏效應,聯名,才會(hui) 真的香。
評論 薛蓓 (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