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外賣小哥為何成了苦情營銷劇本的“主角”

發布時間:2023-10-18 14: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有媒體(ti) 發現,一些商家在線上售賣所謂的外賣騎手工作服,商品圖案與(yu) 現實中的騎手服高度相似。據了解,外賣平台騎手的工作服都來自官方渠道,並未授權其他渠道售賣。對於(yu) 這些非官網外賣服的去向,有商家直言“有客戶買(mai) 來拍短視頻用”。

  坦率地說,出現此種情況並不令人感到奇怪。近一段時期以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ye) 群體(ti) ,似乎成了虛假短視頻重災區。這些虛假短視頻或主打“賣慘”、或虛構社會(hui) 不安全等陰暗麵,有的甚至打色情擦邊球……隻要能吸引眼球,無所不用其極。網上售賣所謂的騎手服,不過是其中一例。

  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ye) 群體(ti) 為(wei) 何成為(wei) 虛假短視頻的“主角”?一個(ge) 直觀的可能原因是人數眾(zhong) 多。目前,我國靈活就業(ye) 人員超過兩(liang) 億(yi) 人,其中外賣騎手規模龐大。這些騎手深度融入人們(men) 的生活日常,是公眾(zhong) 關(guan) 注度最高的群體(ti) 之一。他們(men) 被虛假短視頻盯上,有其客觀因素。

  另外,對於(yu) 公眾(zhong) 而言,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ye) 群體(ti) 是標準的“熟悉的陌生人”。人們(men) 看似對他們(men) 很熟悉,其實遠遠不了解這個(ge) 群體(ti) 真實的生活。公眾(zhong) 往往通過主觀感受,將辛勞、困苦、地位低等印象,不加甄別地投注到他們(men) 身上,並由此產(chan) 生同情心。這當然是人們(men) 善良的體(ti) 現,也往往會(hui) 被那些別有用心的虛假短視頻所利用。

  這正是此類虛假短視頻的重大危害之處。它們(men) 消費、玩弄、甚至羞辱人們(men) 的善良,人為(wei) 製造職業(ye) 偏見。靈活就業(ye) 群體(ti) 或者說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者,已經是當今社會(hui) 重要的職業(ye) 形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實在無需多言。但現實的困境在於(yu) ,這個(ge) 群體(ti) 及其所從(cong) 事的職業(ye) ,還遠未獲得真正的社會(hui) 認同,不少公眾(zhong) 依然習(xi) 慣用俯視的目光看待這個(ge) 群體(ti) ,這在無形中助長了虛假短視頻的氣焰,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行業(ye) 、職業(ye) 的社會(hui) 認識。那些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ye) 人員肯定也有不少難處,但平心而論,他們(men) 真正需要的未必是公眾(zhong) 時刻升騰起的同情心,而是人與(yu) 人之間平等、正常的交往與(yu) 對待。

  假的慘象,不可能收獲真的同情,更何況那些虛假短視頻,隻不過是在利用人們(men) 的善良而牟取私利。對於(yu) 這類短視頻,必須嚴(yan) 格規範、嚴(yan) 厲打擊。據悉,某短視頻平台在第二季度處置虛假人設賬號近2.7萬(wan) 個(ge) 。國家網信部門也接連出台相關(guan) 措施,集中清理整治存在真假難辨、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等信息內(nei) 容導向問題的短視頻。要求自媒體(ti) 發布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nei) 容,網站平台應當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

  對於(yu) 虛假信息的整治,既在於(yu) 建立製度規範,更在於(yu) 反應迅速、長期堅持。而之於(yu) 普通公眾(zhong) ,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職業(ye) 群體(ti) ,將會(hui) 更有利於(yu) 他們(men) 的職業(ye) 和個(ge) 人發展,同時也避免被苦情營銷所利用。

  劉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