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大學生”走紅背後:年輕人體質之憂何解?
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邵萌)“打了個(ge) 哈欠下巴脫臼了”“軍(jun) 訓踢正步把自己踢成骨折”“打遊戲太激動導致呼吸性堿中毒”“一天一杯奶茶半夜突然心跳加速、全身麻痹,被送進醫院檢查出缺鉀”……
最近,在各類社交平台上,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分享出自己讓人哭笑不得又心驚膽戰的意外和疾病經曆。由於(yu) 這類“慘痛案例”實在太多,“脆皮大學生”一詞迅速走紅網絡。
然而,當諸如此類的事件層出不窮,“脆皮大學生”這一話題已不再隻是自嘲,也為(wei) 當代大學生體(ti) 質健康問題敲響了警鍾。
意外和疾病五花八門
輔導員迎“至暗時刻”
看似玩梗,但各種健康問題也真實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50歲的爸媽步伐輕盈,20歲的大學生彎個(ge) 腰都眼冒金星。”在北京某高校讀大四的劉影(化名)告訴中新網,她覺得自己越來越“虛”了。10月中旬,劉影突然在半夜驚醒,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堅持到白天後,她在室友的陪同下去了醫院,診斷出急性腸胃炎,如今,一旦吃了生冷刺激的食物,她總會(hui) 覺得難受。在最近的一次體(ti) 檢中,她又查出竇性心動過速、膽固醇偏高等問題。“雖然都是小毛病,但確實有點害怕了。”劉影說。
大學生這麽(me) “脆”,輔導員們(men) 也迎來了“至暗時刻”。開學以來,每到晚上,安徽省某高校輔導員阿宛(化名)都會(hui) 有點心慌。
“因為(wei) 我帶的學生基數較大,三百多人,每周基本上都會(hui) 有十幾個(ge) 因生病請假的學生。” 阿宛向中新網介紹,生病的學生中,最常見的是感冒發燒、胃疼等情況,也有一些突發狀況,比如“著急下樓收衣服結果被垃圾車刮到,半夜嘔吐到進醫院,低血糖在課上暈倒”等。
最近就有一個(ge) 學生讓阿宛印象深刻。“有天早上六點多,學生的室友就給我發消息說她在寢室暈倒了,好像低血糖犯了,後來說已經醒了。八點半後,我又接到了班長的電話,說學生在課上暈過去了,當時的心情真的是‘表麵冷靜處理,內(nei) 心發出尖銳爆鳴聲’。一天兩(liang) 次暈倒,真的擔心孩子出什麽(me) 事。”
類似情況並不罕見。在某短視頻平台上,“脆皮大學生”相關(guan) 話題播放量已達到12.2億(yi) 次。據媒體(ti) 報道,僅(jin) 今年9月,鄭州某醫院急診科就接診了1700多名18到25歲的年輕人,有外傷(shang) 、腹痛、胸悶、過度換氣綜合征等。
大學生體(ti) 質“滑坡”
問題出在哪兒(er) ?
事實上,“大學生體(ti) 質不佳”的話題近年來一直備受關(guan) 注,我國大學生體(ti) 質健康達標率也基本呈下降趨勢。
2021年,教育部發布的一份針對115餘(yu) 萬(wan) 在校學生體(ti) 質健康的抽測複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抽查樣本中,大學生體(ti) 質健康“不及格率”約30%。2021年發布的第八次全國學生體(ti) 質與(yu) 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學生體(ti) 質健康達標優(you) 良率總體(ti) 呈上升趨勢,但大學生體(ti) 質健康達標優(you) 良率基本上沒有增長。
大學生的生活似乎真的離“健康”有點遠。劉影稱,進入大學後,自己幾乎從(cong) 未主動鍛煉過。“尤其是大三以來,基本就是教室、圖書(shu) 館、食堂、宿舍四點一線,周末就一直躺著,我很多同學都這樣。”
在首屆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華東(dong) 師範大學體(ti) 育與(yu) 健康學院教授汪曉讚看來,大學生體(ti) 質健康問題應引起足夠的警覺和重視。她告訴中新網,現在很多大學生缺乏對體(ti) 育健康應有的認知,“沒有意識到體(ti) 質健康跟自己的未來有關(guan) 係,如果保持目前的生活習(xi) 慣未來會(hui) 怎樣,當我把相關(guan) 數據展現給學生看時,他們(men) 也覺得觸目驚心。”
汪曉讚認為(wei) ,在學生認知方麵的原因外,還有社會(hui) 輿論、審美風潮等因素的影響。此外,很多高校和家長對於(yu) 體(ti) 育的重視度也不夠。中學時期更重視文化課,學生學業(ye) 壓力繁重,伏案久坐成為(wei) 習(xi) 慣和“努力學習(xi) ”的象征,這都使得大學生沒有養(yang) 成良好的運動習(xi) 慣,也沒有從(cong) 運動中感受到樂(le) 趣。
她表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體(ti) 係,中小學對學生體(ti) 育有著剛性需求,但大學階段,很多高校對體(ti) 測的要求並不高,缺乏必要的約束和管理,加上如今大學生更加強調自主性,且休閑娛樂(le) 方式多樣,如果沒有激發他們(men) 的運動興(xing) 趣,很難去主動參加體(ti) 育鍛煉。
“從(cong) 某種角度來說,‘脆皮大學生’話題走紅也是一件‘好事’。十年來我們(men) 一直在呼籲青少年重視體(ti) 質健康問題,但大家可能覺得不那麽(me) 嚴(yan) 重,現在這種輿論意味著已經引起大家的警覺了,也認識到要想有高質量的生活要堅持體(ti) 育鍛煉,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習(xi) 慣。” 汪曉讚說。
如何讓大學生健康生活?
專(zhuan) 家:僅(jin) 靠強製是不行的
為(wei) 了改變青少年體(ti) 質健康問題,近年來從(cong) 國家到各地、各學校都作出了努力,學生體(ti) 質與(yu) 健康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中小學生體(ti) 質已實現“止跌回升”。汪曉讚認為(wei) ,疫情後,大家對健康空前重視。“而且在北京冬奧會(hui) 和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影響下,公眾(zhong) 對於(yu) 體(ti) 育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整個(ge) 社會(hui) 的體(ti) 育文化發展很有好處。”
高校也在“挖空心思”引導大學生重視體(ti) 育鍛煉,其中不乏用跑步APP打卡,將體(ti) 測成績與(yu) 學生畢業(ye) 、評優(you) 掛鉤等方式。不過,這類方式也引發了一些學生的不滿。在“脆皮大學生”相關(guan) 話題裏,不少評論都表示“別加熱這個(ge) 話題了,萬(wan) 一大學要求跑早操了怎麽(me) 辦?”
在汪曉讚看來,這類舉(ju) 措是不得已而為(wei) 之。十餘(yu) 年來,華東(dong) 師範大學規定學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課外鍛煉,盡管難度並不高,但總有一些學生不“買(mai) 賬”,這讓她頗感無奈。“你也不能硬逼著他們(men) 去運動,我們(men) 需要想辦法給他們(men) 更多的機會(hui) 去參與(yu) 和感受到運動的樂(le) 趣。如果沒有好的體(ti) 驗,強逼是不行的。”
不過,華東(dong) 師範大學公共體(ti) 育俱樂(le) 部教學改革還在延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xing) 趣的運動項目、老師加入相應俱樂(le) 部。“盡管會(hui) 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我們(men) 俱樂(le) 部一開放選課的時候,好多課都是被‘秒殺’的,關(guan) 鍵是要有好的課程、好的老師。” 汪曉讚說。
“還是要多方行動起來,既要改變學生的認知,也要提高校領導對大學生體(ti) 育運動和身體(ti) 健康的重視度,體(ti) 育老師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需要以興(xing) 趣為(wei) 引導,提高學生的體(ti) 育運動參與(yu) 度。”汪曉讚認為(wei) ,在考慮怎麽(me) 去測學生之外,高校應該更多地去引導、激勵學生動起來,通過沉浸式體(ti) 驗等方式,讓他們(men) 真正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