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亞洲磷都”跑出轉型發展“加速度”:從傳統磷化工到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

發布時間:2023-10-25 15: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貴州福泉10月24日電 題:“亞(ya) 洲磷都”跑出轉型發展“加速度”:從(cong) 傳(chuan) 統磷化工到新能源電池材料產(chan) 業(ye)

  作者 官逸倫(lun) 鄧萬(wan) 裏

  “要推動轉型發展,最大的困難是產(chan) 業(ye) 方向的選擇。”貴州省黔南高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翟建新在貴州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下簡稱“貴州裕能”)接受采訪時如是表示。

  貴州裕能是一家集研發、生產(chan) 、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新能源企業(ye) ,主要生產(chan) 高端電池級磷酸鐵、磷酸鐵鋰、鎳鈷錳三元材料,是比亞(ya) 迪、寧德時代等中國知名企業(ye) 的合作商,自2021年落地福泉以來,產(chan) 值已達100億(yi) 元(人民幣,下同)。

  在翟建新看來,貴州裕能成功落戶的背後是福泉加快轉型發展的生動體(ti) 現。他說,福泉隻有把新能源材料這個(ge) 產(chan) 業(ye) 做好,“我們(men) 的工業(ye) 才會(hui) 有更好的明天”。

  素有“亞(ya) 洲磷都”之美譽的福泉,現已探明磷礦資源儲(chu) 量11億(yi) 噸,遠景儲(chu) 量30億(yi) 噸,具有易開采、活性好、品位高等特點,是中國重要的磷化工產(chan) 業(ye) 基地。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福泉工業(ye) 發展以磷礦石粗加工為(wei) 主。產(chan) 品結構單一、產(chan) 能過剩、附加值低、環保不達標等一係列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通病,給福泉提出了轉型發展的要求。

  “轉型的過程並沒有那麽(me) 一帆風順,我們(men) 也嚐試過其他產(chan) 業(ye) ,有失敗的案例。”翟建新說。最終,福泉抓住新能源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的“風口”,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向新能源電池材料轉型發展的新路徑,實現了賽道切換、轉型發展。

  如今,福泉有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項目13個(ge) ,總投資231.17億(yi) 元,已建成34萬(wan) 噸磷酸鐵、26萬(wan) 噸磷酸鐵鋰的產(chan) 能。2022年以來,福泉新能源產(chan) 業(ye) 貢獻產(chan) 值136.57億(yi) 元,約占貴州全省新能源新增產(chan) 值的三分之一。

  以生產(chan) 電池級硫酸鎳、硫酸鈷為(wei) 主的盛屯能源金屬化學(貴州)有限公司(下簡稱“盛屯能源”)落戶福泉,則是看中了當地特有的“磷化工+濕法冶金+新能源材料”產(chan) 業(ye) 耦合發展模式。

  盛屯能源總經理米勇介紹,公司每年因生產(chan) 會(hui) 產(chan) 生約30萬(wan) 噸硫酸,其中20多萬(wan) 噸在福泉銷售,供當地企業(ye) 生產(chan) 其他產(chan) 品,“福泉相對發達的磷化工產(chan) 業(ye) ,使得不同企業(ye) 間可以實現原料、輔料共用”。

  翟建新表示,這就像一定要在一個(ge) 有汽車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的地方生產(chan) 汽車。目前,福泉已經形成“磷礦開采—磷礦選礦—濕法/熱法磷酸—磷酸鹽(肥料級、飼料級、食品級、電子級)—伴生資源/三廢綜合利用—生產(chan) 性服務”的磷化工全產(chan) 業(ye) 鏈條和“磷礦—磷酸/磷酸一銨—磷酸鐵一磷酸鐵鋰”、“硫酸鎳、硫酸鈷—三元前驅體(ti) —三元電池材料”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chan) 業(ye) 鏈。

  為(wei) 推動項目順利落地,當地成立工作專(zhuan) 班,通過專(zhuan) 項資金統籌等方式,以“保姆式”服務,推動新能源電池材料產(chan) 業(ye) 項目“能開則開、能快則快”。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企業(ye) 來到福泉,福泉在政策支持、基礎設施、管理提升等方麵仍有不小的壓力,這些都需要靠進一步的發展來解決(jue) 。”翟建新坦言,這些都是“幸福的煩惱”。(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