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築牢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銅牆鐵壁

發布時間:2023-11-02 14:50:00來源: 法治日報

  政法機關(guan) 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成效顯著

  築牢維護公民個(ge) 人信息安全銅牆鐵壁

  編者按

  自2021年1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施行。這是我國首部專(zhuan) 門針對個(ge) 人信息保護的係統性、綜合性法律,為(wei) 破解個(ge) 人信息保護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在於(yu) 實施,法律的權威在於(yu) 執行。兩(liang) 年來,政法機關(guan) 忠誠履職盡責,積極擔當作為(wei) ,確保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的各項要求和規定在社會(hui) 生活中得到全麵貫徹和實施,有效遏製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蔓延,有力保護公民個(ge) 人信息安全。本報今天刊發一組相關(guan) 報道,敬請關(guan) 注。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今年1月,雲(yun) 南怒江公安機關(guan) 在辦理一起網絡賭博案件中發現,大量用於(yu) 洗錢的支付寶賬號在某地集中注冊(ce) ,且號主對於(yu) 相關(guan) 行為(wei) 不知情。

  原來,某網絡科技公司和某商貿公司以“免費”幫助地方醫保部門推廣“電子醫保卡”的名義(yi) 騙取醫保部門授權文件,再層層轉包給“地推”團夥(huo) ,誘騙鄉(xiang) 鎮居民注冊(ce) “電子醫保卡”,同時騙取手機號、驗證碼和身份證信息,批量注冊(ce) 各平台網絡賬號,再非法販賣用於(yu) 下遊犯罪,嚴(yan) 重擾亂(luan) 社會(hui) 秩序。經過縝密偵(zhen) 查,雲(yun) 南怒江公安機關(guan) 開展集中收網,打掉“醫保地推”團夥(huo) 9個(ge) ,抓獲犯罪嫌疑人141名(其中內(nei) 鬼3名)。

  伴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非法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的違法犯罪呈高發態勢。《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為(wei) 保護個(ge) 人信息安全提供了強大法律支撐。兩(liang) 年來,政法機關(guan) 聚焦相關(guan) 領域突出問題,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堅決(jue) 遏製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蔓延,築牢維護公民個(ge) 人信息安全銅牆鐵壁。

  堅持依法打擊

  遏製違法犯罪蔓延

  采取“撞庫”方式查詢並下載保存他人征信報告,非法獲取工號、密碼辦理大量手機號用於(yu) 電信網絡詐騙,離職後通過前同事查詢航班信息並共同出售他人航班行蹤軌跡信息……隨著全球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據”躋身第五大生產(chan) 要素,以公民個(ge) 人信息為(wei) 目標的案件高發並呈增長態勢。

  “內(nei) 部人員泄露信息是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犯罪的主要源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孫玲玲介紹說,掌握大量公民個(ge) 人信息的公司、企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有的通過直接接觸個(ge) 人信息的工作進行非法查詢、下載,有的間接利用職務或工作關(guan) 係請托他人幫助查詢、傳(chuan) 輸,還有的直接將爬取數據的軟件、程序植入單位計算機後台係統,非法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

  北京高院分析5年來的案件發現,近年來,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的犯罪活動分工更加精細化、專(zhuan) 業(ye) 化,一些“內(nei) 外勾結”型犯罪甚至可以組建起從(cong) 獲取、交易直至變現、非法利用個(ge) 人信息的全鏈條犯罪團夥(huo) 。

  公安部近日披露的數據也顯示,2021年和2022年,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辦的“內(nei) 外勾結”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類案件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對此,各地公安機關(guan) 全麵摸清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特點,開展上溯源頭、下追買(mai) 家全鏈條打擊,並同步跟進“一案雙查”。

  2020年以來,公安部每年組織“淨網”專(zhuan) 項行動,依法重拳打擊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累計偵(zhen) 破案件3.6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4萬(wan) 名,查獲手機黑卡3000餘(yu) 萬(wan) 張、網絡黑號3億(yi) 餘(yu) 個(ge) ,打擊力度和打擊成果空前。

  ——錨定技術類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犯罪源頭,發起打擊黑客犯罪集群戰役,偵(zhen) 破一批利用木馬病毒、釣魚網站、滲透工具、網絡爬蟲等黑客手段竊取公民個(ge) 人信息案件。

  ——錨定行業(ye) 內(nei) 部泄露源頭,重拳打擊行業(ye) “內(nei) 鬼”,2020年以來共抓獲電信運營商、醫院、保險公司、房地產(chan) 、物業(ye) 、快遞等行業(ye) “內(nei) 鬼”2300餘(yu) 名。

  同時,公安機關(guan) 依托“淨網”專(zhuan) 項行動組織專(zhuan) 項會(hui) 戰,嚴(yan) 打泄露身份證照片等圖像信息的犯罪源頭,破獲“AI換臉”案件7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5名,該類犯罪發生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強化防管結合

  深入開展專(zhuan) 項整治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人臉識別驗證類犯罪也隨之產(chan) 生,犯罪分子可利用照片,特別是身份證照片,同時結合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突破人臉識別驗證係統。

  為(wei) 防範和打擊此類新型犯罪,公安機關(guan) 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開展人臉識別與(yu) 活體(ti) 檢測技術安全測評,覆蓋境內(nei) 用戶量大、問題隱患突出的網絡直播、網絡社交、電商平台、金融支付等重點App,及時發現人臉識別驗證係統存在的風險隱患,通報運營主體(ti) 升級安全保護措施和人臉識別算法。

  近年來,政法機關(guan) 深入調研分析個(ge) 人信息保護現狀,聚焦打擊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犯罪的難點、盲點,出重拳、下狠手,強化防管結合,深入開展專(zhuan) 項整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依托“淨網”專(zhuan) 項行動,與(yu) 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相關(guan) 單位建立長效合作機製,從(cong) 嚴(yan) 厲懲治犯罪、突出重點整治、加強行業(ye) 監管、規範依法辦案、開展宣傳(chuan) 教育等多方麵協同推進,切實形成保護公民個(ge) 人信息和數據安全的工作合力。

  個(ge) 人信息保護法專(zhuan) 設公益訴訟條款,將個(ge) 人信息保護納入公益訴訟範圍。廣東(dong) 、甘肅檢察機關(guan) 重點懲治電信、快遞行業(ye) “內(nei) 鬼”,督促通信管理、郵政部門依法履職,推動行業(ye) 治理。河北、山東(dong) 等地檢察機關(guan) 通過民事公益訴訟懲治利用非法軟件破解密碼控製家庭網絡攝像頭的偷窺黑色產(chan) 業(ye) 鏈,促進溯源治理。上海、江蘇、江西、重慶、廣東(dong) 等地檢察機關(guan) 通過辦案監督違規App企業(ye) 整改,推動相關(guan) 職能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強化溯源治理。

  推廣應用隱私運單是貫徹落實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保障寄遞用戶個(ge) 人信息安全的有效舉(ju) 措。公安部會(hui) 同國家郵政局、中央網信辦深入推廣應用隱私運單,基本實現郵件快件隱私運單“應用盡用”目標。同時,三部門強化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加大郵政快遞領域涉個(ge) 人信息安全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查處力度,集中治理信息安全風險防控方麵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節,從(cong) 技術、製度、管理層麵加強信息安全風險防控。

  推動建章立製

  升級數據安全防線

  2022年2月11日,湖南省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接到群眾(zhong) 舉(ju) 報稱,自己和孩子的指紋和人臉等個(ge) 人生物識別信息被醫療衛生機構過度收集,存在泄露風險。望城區檢察院經調查確認屬實,並向有關(guan) 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推動當地進行電子簽核係統升級,完善內(nei) 部信息安全管理製度,進一步加強係統物理隔離、對數據傳(chuan) 輸和存儲(chu) 進行加密保護、新增限製授權訪問等安全防護措施。目前,當地有關(guan) 部門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經專(zhuan) 家評定為(wei) 1級。

  如何進一步推動公民個(ge) 人信息安全保護工作相關(guan) 法規製度完善,成為(wei) 政法機關(guan) 關(guan) 注的一大重點。

  公安部積極參與(yu) 有關(guan) 政策法規的製定工作,會(hui) 同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製定印發《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行為(wei) 認定方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ge) 人信息範圍規定》等,明確個(ge) 人信息認定標準、行業(ye) 規範和企業(ye) 責任。

  為(wei) 保護群眾(zhong) “人臉”安全,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釋,從(cong) 人格權和侵權責任角度明確了濫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行為(wei) 的性質和責任,將線下門店在經營場所濫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臉辨識、人臉分析等社會(hui) 反映強烈的幾類行為(wei) ,明確界定為(wei) 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的行為(wei) ,為(wei) 隱私權和個(ge) 人信息保護築起“防火牆”。

  在規範辦案流程、完善個(ge) 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辦案機製方麵,最高檢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刑事檢察與(yu) 公益訴訟檢察銜接協作嚴(yan) 厲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加強個(ge) 人信息司法保護的通知》,要求各地檢察機關(guan) 積極參與(yu) 網絡空間治理,強化刑事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銜接協作,實現全鏈條打擊、一體(ti) 化網絡治理。

  各地檢察機關(guan) 積極推動省人大常委會(hui) 出台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專(zhuan) 項決(jue) 定,將支持檢察機關(guan) 辦理個(ge) 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寫(xie) 入決(jue) 定。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1個(ge) 省人大常委會(hui) 在關(guan) 於(yu) 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專(zhuan) 項決(jue) 定中,支持檢察機關(guan) 積極穩妥開展個(ge) 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

  眾(zhong) 力並則萬(wan) 鈞舉(ju) ,群智用則庶績康。

  政法機關(guan) 將進一步用足用好法律武器,推動持續健全相應的規則製度體(ti) 係,強化與(yu) 有關(guan) 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協同共治的良好局麵,用法治力量築牢個(ge) 人信息“安全堤”。

  漫畫/高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