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年前“天外遺跡”至今深埋地下
一場撞擊撞出了月球,改變了地球
45億(yi) 年前“天外遺跡”至今深埋地下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基於(yu) 計算機模擬的論文表明,約45億(yi) 年前古代行星忒伊亞(ya) (Theia)和原始地球間的巨大撞擊或塑造了地球地幔的不同區域,而這次巨大的、形成了月球的撞擊,令“天外遺跡”部分留在了地幔深處,經曆地球的全部曆史直到現在。這些發現將改進人們(men) 對地球和月球形成的理解。
一種設想認為(wei) ,古代原始行星忒伊亞(ya) 和原始地球發生了撞擊,衝(chong) 擊碎片形成了月亮。但關(guan) 於(yu) 忒伊亞(ya) 存在的直接證據十分模糊。
包括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等機構在內(nei) 的研究團隊此次使用計算機模擬,對地球地幔在大約2900千米深處兩(liang) 個(ge) 大區域顯示出的異常緩慢地震速度提出了一種解釋。這些區域的物質被認為(wei) 比周圍地幔密度高2.0%—3.5%,研究人員表示,高密度物質可能是埋藏的忒伊亞(ya) 幔物質的殘骸,在形成月球的大撞擊後保留在了原始地球深處。這些高密度的忒伊亞(ya) 殘骸橫跨數十公裏,沉到地幔較低區域,積聚形成地核上方密度較高的團塊,一直留存至今。
此外,由於(yu) 大撞擊在行星吸積過程末期很常見,類似的撞擊導致地幔不均勻可能在其他行星體(ti) 內(nei) 部同樣存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