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持續成為全球投資熱土 工商界堅定看好中國市場

發布時間:2023-11-20 13:33: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中國持續成為(wei) 全球投資熱土 工商界堅定看好中國市場

  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

  記者 薛鵬 管筱璞

  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亞(ya) 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hui) 上的書(shu) 麵演講中指出,中國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國已經成為(wei) 最佳投資目的地的代名詞,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歡迎各國工商界朋友們(men) 繼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

  “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道出了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領先,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2%,全年5%左右增長目標實現在望。中國的新發展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將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從(cong) 之前的5%上調至5.4%,同時將2024年GDP增長預期上調。

  在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持續低迷之際,工商界為(wei) 何堅定認為(wei) 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眾(zhong) 多外資企業(ye) 對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的滿滿信心從(cong) 何而來?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

  中國是吸引投資的熱土,前10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1947家,同比增長32.1%,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已成趨勢

  “中國過去的二十年高速發展之後,下一個(ge) ‘中國’在什麽(me) 地方?”在今年1月舉(ju) 行的瑞士達沃斯論壇期間,全球谘詢公司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全球資深董事合夥(huo) 人倪以理被媒體(ti) 問到這樣一個(ge) 問題。

  在分析相關(guan) 數據後,倪以理在社交媒體(ti) 上給出結論:“如果你在尋求增長,答案非常簡單。下一個(ge) ‘中國’,在中國。”這一判斷,與(yu) 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的總體(ti) 感知同溫,與(yu) 外資企業(ye) 在華積極布局的趨勢形成呼應,代表了深耕中國市場的長期主義(yi) 者普遍持有的理性聲音。

  近年來,我國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資全球主要目的地。數據顯示,2020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增長4%,達1630億(yi) 美元,成為(wei) 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2021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734.8億(yi) 美元;2022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的1891億(yi) 美元。

  今年以來,跨國企業(ye) “紮堆”訪華,紛紛尋求進一步的投資機會(hui) 。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德國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hui) 主席奧博穆、古馳母公司開雲(yun) 集團董事會(hui)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這充分顯示出外資企業(ye) 布局中國市場的積極意願,體(ti) 現了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再次彰顯中國對外商投資強大的‘磁吸力’。”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直接投資反映的是中長期的投資意願,投資者更看重一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前景以及一些基礎性優(you) 勢。從(cong) 年頭到年尾,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持續傳(chuan) 遞。外資不斷流入,便是最有力的證明。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1947家,同比增長32.1%。

  伴隨著對華投資的大幅增長,多個(ge) 外資項目加快落地。總投資額15億(yi) 元人民幣的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chan) 業(ye) 園在江蘇昆山落地投產(chan) ;世界製冷行業(ye) 巨頭丹佛斯集團的全球製冷研發測試中心在天津正式投入使用,這是該集團在全球範圍內(nei) 規模最大的渦旋壓縮機研發和測試中心;跨國藥企阿斯利康青島區域總部正式揭牌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企業(ye) 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已成趨勢。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4%,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2.8%,彰顯高質量引資“含金量”。不少跨國公司認為(wei) ,借助中國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能力、多樣化的產(chan) 業(ye) 人才,是進一步鞏固自身業(ye) 務能力、搶抓全球更大範圍發展契機的重要戰略舉(ju) 措。

  “過去大家提到下一個(ge) ‘中國’,更多是指代‘世界工廠’。隨著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和地位進一步提高,現在中國所代表的既是一個(ge) 大工廠,也是一個(ge) 大市場,同時還是一個(ge) 研發基地、創新基地,是一個(ge) 更加綜合和全麵的概念。”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分析認為(wei) ,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背後有五方麵“不降反升”的支撐因素。

  “一是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中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地位得到鞏固提升;二是對全球經濟的拉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近期預測,今明兩(liang) 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將接近三分之一;三是對全球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力;四是中國大市場日益成為(wei) 世界共享的大市場;五是為(wei) 全球提供更多包括‘一帶一路’在內(nei) 的公共產(chan) 品。”董煜說。

  中國具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體(ti) 製優(you) 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體(ti) 係配套完整的供給優(you) 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ye) 家的人才優(you) 勢

  不久前,前10月的經濟數據陸續出爐: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1%,貨物進出口總額由前三季度同比微降0.2%轉為(wei) 增長0.03%……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主要經濟體(ti) 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複向好,主要指標持續改善。

  我國具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體(ti) 製優(you) 勢。今年以來,黨(dang) 中央作出一係列決(jue) 策部署,各地各部門有力有效貫徹落實,推動中國經濟迎難而上,切實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近十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外商在華投資的回報率穩定,在全球範圍處於(yu) 比較高的水平。

  “我們(men) 測算,近五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收益率是9.1%,歐美是3%左右,巴西、南非、印度等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直接投資收益率是4%-8%左右。從(cong) 中可以清楚看到,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是高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

  在董煜看來,中國的穩定發展對跨國企業(ye) 是穩定的機遇,企業(ye) 發展所需要的優(you) 良條件,比如市場、技術、產(chan) 品以及社會(hui) 環境等,中國都能夠穩定提供。這種穩定是中國具有的獨特優(you) 勢,是其他國家無法替代的,在當前國際局勢動蕩的背景下尤為(wei) 重要。

  今年,在咖啡創新產(chan) 業(ye) 園落地投產(chan) 之外,星巴克還宣布在深圳投資創立中國創新科技中心,首筆投資約15億(yi) 元人民幣。“我們(men) 非常看好中國。從(cong) 長遠來看,我們(men) 的業(ye) 務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表示,到2025年,計劃在中國300個(ge) 城市開9000家門店。

  這並不是個(ge) 例。外商堅定看好中國,離不開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我國擁有14億(yi) 多人口、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1.2萬(wan) 美元、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超4億(yi) 人,具有較強的快速恢複能力、創新引領能力和抗擊風險能力。我國穩居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連續14年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

  “過去不少人把中國當成世界工廠來看,覺得可以替代。實際上,中國有14億(yi) 多人口,如果要替代中國,那需要找到這麽(me) 大規模的市場,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這就是中國。”董煜說。

  “中國買(mai) 什麽(me) ,什麽(me) 貴;中國賣什麽(me) ,什麽(me) 便宜。”一句簡單的話語道出了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獨一無二的競爭(zheng) 力,這離不開中國產(chan) 業(ye) 體(ti) 係配套完整的供給優(you) 勢。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220多種工業(ye) 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工業(ye) 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是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重要參與(yu) 者與(yu) 維護者。

  除此之外,人才優(you) 勢也是我國的獨特優(you) 勢。目前已成為(wei) 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yi) 人,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人口紅利仍然存在,人才紅利新的優(you) 勢正在顯現。

  “試想一下,一家企業(ye) 特別是創新型企業(ye) 來到中國,它會(hui) 發現研發方麵有人才支撐,銷售方麵有市場對接,產(chan) 業(ye) 方麵有上下遊配套,基礎設施方麵一應俱全,營商環境方麵務實高效。這是一個(ge) 能為(wei) 外來企業(ye) 提供全鏈條全方位支持的地方,這裏的發展機會(hui) 很難讓人拒絕。”董煜說。

  中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決(jue) 心不會(hui) 變,一視同仁為(wei) 外商投資提供優(you) 質服務的政策不會(hui) 變

  9月初,一台自瑞典空運進口的用於(yu) 鉸接式非公路自卸車的發動機,從(cong) 上海浦東(dong) 入關(guan) 後運送到沃爾沃建築設備(中國)有限公司的倉(cang) 庫。這台發動機既不是新機也並非“洋垃圾”,而是貼著“再製造”的標簽。

  “再製造產(chan) 業(ye) 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將再製造產(chan) 品認定為(wei) 舊件,無法實現進口。”上海浦東(dong) 新區商務委副主任陸啟星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企業(ye) 綠色生產(chan) 理念不斷深化,對進口再製造產(chan) 品的使用需求也不斷提升。

  今年6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製度型開放的若幹措施》,第一條就提到在重點行業(ye) 試點再製造產(chan) 品進口。海關(guan) 總署、上海海關(guan) 陸續出台了優(you) 化營商環境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的一係列措施,其中明確“支持試點地區開展重點行業(ye) 再製造產(chan) 品進口試點”工作。

  “我們(men) 緊緊圍繞企業(ye) 市場化的需求,推動創新舉(ju) 措突破落地。今年在國家部委及市相關(guan) 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推動沃爾沃建築設備率先開展部分境外再製造產(chan) 品進口業(ye) 務,接下來還將以逐案試點推進,促進自貿試驗區綠色再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陸啟星說。

  進口再製造產(chan) 品的落地,是我國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縮影。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製,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全麵保障外商投資企業(ye) 國民待遇。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再度宣布重磅消息: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

  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意味著將來中國製造業(ye) 在不斷轉型升級中,外資進入是無障礙的。事實上,這一舉(ju) 措是中國以開放應對封閉保護的務實行動,有一個(ge) 循序漸進的過程,在2021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中,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已全麵取消。

  在複旦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盧華看來,中國主動采取措施進行製度創新,不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向外界展示了堅持對外開放、開放永不停止,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大國擔當。

  知識產(chan) 權在促進外商投資方麵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依法嚴(yan) 格保護外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我國成為(wei) 全球企業(ye) 投資的優(you) 選地、前沿技術的首推地和創新產(chan) 品的首發地。調查顯示,這些年外資企業(ye) 對中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滿意度穩步上升,去年達到了79.11分。

  “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中國的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董煜說。一係列堅實的舉(ju) 措彰顯出,中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決(jue) 心不會(hui) 變,一視同仁為(wei) 外商投資提供優(you) 質服務的政策不會(hui) 變。

  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發展提振信心、注入強勁動力

  11月1日上午,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yi) 式在烏(wu) 魯木齊市舉(ju) 行,標誌著新疆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麵啟動。新疆自貿試驗區是我國西北沿邊地區首個(ge) 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179.66平方公裏,涵蓋烏(wu) 魯木齊、喀什、霍爾果斯三個(ge) 片區。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和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十周年之際,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設立,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又一重大舉(ju) 措。“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中國是這麽(me) 說的,也是這麽(me) 做的。11月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在上海收官,按年計意向成交金額創曆史新高,達784.1億(yi) 美元,相比上屆增長6.7%。在6天會(hui) 期中,近4000家展客商參加貿易投資對接會(hui) ,達成合作意向416項,集中簽約活動96場,達成合作意向超過600項。

  高標準舉(ju) 辦消博會(hui) 、服貿會(hui) 、廣交會(hui) 等國際展會(hui) ,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一係列擴大開放的務實舉(ju) 措接連落地、不斷深化,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全球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貿促會(hui) 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受訪外資企業(ye) 連續三個(ge) 季度認為(wei) “技術創新與(yu) 研發”是中國市場最大的發展機遇,八成受訪外資企業(ye) 預期本年度利潤持平或有所提高,近九成預期未來五年利潤持平或有所提高。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影響力、合作吸引力持續釋放。在中國的推動下,作為(wei) 以開放促發展的重要國際合作平台,共建“一帶一路”著力解決(jue) 製約發展的短板和瓶頸,為(wei) 共建國家打造新的經濟發展引擎,增強了發展能力、提振了發展信心,改善了共建國家的民生福祉。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相關(guan) 投資有望使共建國家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