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內還有商戶在使用生鮮燈?違規商戶已整改
農(nong) 貿市場內(nei) 還有商戶在使用生鮮燈?
違規商戶已整改,換上普通照明燈具
武漢晚報訊(記者李愛華)今年12月1日起,《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實施,明確禁用“生鮮燈”。近日,有市民在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自家附近的菜市場內(nei) 還有商戶在使用生鮮燈,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違規使用生鮮燈的商戶已經整改了,換上了普通的日光型照明燈具。
市民陳先生稱,自己住在武昌胭脂路,每天都到胭脂路長虹生鮮市場買(mai) 菜。12月1日,陳先生發現,該市場內(nei) 多家賣肉的商鋪仍在使用生鮮燈。“國家規定了12月1日起不準再使用生鮮燈,為(wei) 何這個(ge) 市場沒有改?”陳先生希望管理部門監督整改。
12月1日,市民劉女士也反映,她11月30日到漢口後湖兆瑞大道益利合生鮮市場買(mai) 肉,市場內(nei) 多位攤販仍在使用生鮮燈;12月1日,市民張女士反映,黃陂區盤龍城葉店農(nong) 貿市場內(nei) ,還有商戶在使用生鮮燈。
具有“美顏”功能的“生鮮燈”從(cong) 12月1日起就禁用了。目前市場情況如何?12月4日,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4日,記者來到武昌胭脂路長虹生鮮市場,該市場周邊老小區多,人流量大。記者在市場內(nei) 看到,商戶攤位上的照明燈已全部更換為(wei) 接近自然光的白色燈泡,肉類等呈現出真實色澤,不少市民在攤位前選購食材。
市場內(nei) 一位商戶介紹,以前市場內(nei) 使用生鮮燈的現象較普遍,走進市場紅彤彤一片,4日上午,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督促下,該市場內(nei) 近10家使用生鮮燈的商戶,全部更換成了符合要求的照明燈具。
在漢口後湖兆瑞大道益利合生鮮市場,近10家商戶經營著各種生鮮和熟食,記者放眼望去,左右兩(liang) 排店鋪沒有一盞“生鮮燈”,全部換成了白熾燈。市場一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12月1日已將“生鮮燈”更換完畢。
4日,記者還實地探訪了幾處農(nong) 貿市場。位於(yu) 青山區三弓路的建一綜合市場內(nei) ,肉類區上方懸掛的,都是一盞盞白色燈具。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先此區安裝有10多盞“生鮮燈”,12月初已全部撤下,僅(jin) 保留白色燈泡。
在洪山區鐵機路才盛生鮮市場,原本使用“生鮮燈”的商戶已經全部進行了整改,更換為(wei) 普通照明燈具。
針對市民反映的盤龍城葉店農(nong) 貿市場使用生鮮燈的問題,盤龍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經該所執法人員調查,葉店農(nong) 貿市場內(nei) 生鮮燈目前已全部更換。
采訪中,多位市民均表示,對禁用“生鮮燈”的新規表示支持。市民吳女士表示,“白色燈不騙人,讓肉類展示自然色澤,這樣買(mai) 著也踏實”。
記者從(cong)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12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新修訂的《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正式生效。《辦法》施行後,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者仍使用不符合規定的照明燈具的,將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wan) 元以下罰款。
該局提醒,消費者如在《辦法》施行後發現相關(guan) 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可通過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ju) 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