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侏羅紀公園”可能嗎?
再現“侏羅紀公園”可能嗎?
最古老蚊子化石證明1.3億(yi) 年前雄性蚊子也吸血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黎巴嫩籍研究員丹尼·阿紮領銜在距今約1.3億(yi) 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並證明在當時雄性的蚊子也會(hui) 吸血。參與(yu) 此次研究的研究員黃迪穎表示,此次發現的蚊子當年可能會(hui) 吸食早期哺乳動物、早期鳥類乃至部分恐龍的血液。但即使它們(men) 吸食了恐龍的血液,由於(yu) DNA保存的時間有限,以如今的技術也不可能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那樣克隆出活生生的恐龍來。
外籍專(zhuan) 家用20多年尋找古生物
12月4日,國際知名期刊《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黎巴嫩籍研究員丹尼·阿紮領銜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距今約1.3億(yi) 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這項新發現還證明了在蚊科演化的早期階段,雄性的蚊子也是吸血的,並揭示昆蟲的早期吸血行為(wei) 比我們(men) 想象得更為(wei) 複雜。
發現化石的丹尼·阿紮今年50歲,過去20多年間一直從(cong) 事黎巴嫩地區琥珀內(nei) 古生物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丹尼加入了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並一直在南京居住、研究。
昨日,北青報記者聯係到參與(yu) 此次研究的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他介紹說,丹尼曾在黎巴嫩多地調查、采集琥珀標本,並親(qin) 手打磨,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古生物。
1.3億(yi) 年前雄性蚊子也吸血
黃迪穎表示,雖然此次發現的蚊子隻有2.5毫米長,但在顯微鏡下,其特征很明顯。“雄性蚊子和雌性蚊子有一個(ge) 明顯的區別之處,就是雄性蚊子身體(ti) 下部有兩(liang) 個(ge) 形成‘分叉’形態的結構,而這次發現的兩(liang) 件標本上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ge) 結構。”
但讓黃迪穎等研究者沒想到的是,相比現代的蚊子,1.3億(yi) 年前的雄性蚊子口器完全不同。“現代的蚊子主要以樹木的汁液等為(wei) 食,但這次在琥珀裏發現的蚊子,口器前麵呈三角形,非常鋒利,還有一個(ge) 如同鐮刀一樣的構造,這個(ge) 構造應該就是用來劃開皮膚,以便吸食血液的。這是我們(men) 研究之前完全沒想到的。”
影視作品中的“侏羅紀公園”難以再現
這項發現公布後,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想到了知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有科研人員利用琥珀中蚊子吸食的血液,克隆出了大量的恐龍,還原了曾經的恐龍世界。“這次發現的蚊子能幫忙克隆出恐龍麽(me) ?”有網友評論稱。
黃迪穎表示,就算這些蚊子吸食了恐龍的血液,但DNA有一定的“保質期”,哪怕距今1000萬(wan) 年的古生物,要提取DNA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1.3億(yi) 年前的蚊子了,因此此次發現的蚊子無法成為(wei) 人類克隆出“侏羅紀公園”的鑰匙。但這些琥珀能夠揭示蚊子吸血的進化史,對於(yu) 填補蚊子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空白有著重要的意義(yi) 。
文/本報記者 屈暢 統籌/蔣朔
(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