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力促經濟回升向好
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打出加強逆周期調節“組合拳”。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快支出進度、減稅降費、專(zhuan) 項債(zhai) 券等一係列措施落地見效,有力推動經濟總體(ti) 回升向好。
大力穩投資擴內(nei) 需
“最近中央決(jue) 定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用於(yu) 支持災後恢複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項目建設。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各有關(guan) 部門要堅持求真務實、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資金用到刀刃上,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把各項工程建設成為(wei) 民心工程、優(you) 質工程、廉潔工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期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時強調。
增發1萬(wan) 億(yi) 元國債(zhai) 、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力度之大十分罕見。通過增發國債(zhai) 加大中央投資力度,支持加快災後恢複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踐行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也體(ti) 現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加力提效。
“加力提效”是今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關(guan) 鍵詞。“加力”,主要是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優(you) 化組合財政赤字、專(zhuan) 項債(zhai) 、貼息等工具,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提效”,主要是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財政政策效能和資金使用效益。
在經濟持續恢複發展中,擴內(nei) 需、穩投資麵臨(lin) 較大壓力,專(zhuan) 項債(zhai) 券的作用備受關(guan) 注。今年,我國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務限額38000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yi) 元。統計顯示,前10月,各地在批準下達的新增債(zhai) 務限額內(nei) ,發行用於(yu) 項目建設的專(zhuan) 項債(zhai) 券35192億(yi) 元,一係列重點領域項目獲得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有力支持。
數據顯示,前10月,投資規模繼續擴大,結構繼續優(you) 化,補短板鍛長板投資持續增長。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9%。
“在全球經濟複蘇放緩的背景下,擴大內(nei) 需成為(wei) 拉動國內(nei) 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專(zhuan) 項債(zhai) 是穩投資、擴內(nei) 需、補短板的重要政策工具,對於(yu) 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總體(ti) 回升向好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說。
10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決(jue) 定,授權國務院在授權期限內(nei) ,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的60%以內(nei) ,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這項措施有利於(yu) 加快地方政府債(zhai) 券發行使用進度,保障重點領域重大項目資金需求。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全國人大授權,盡快研究提出提前下達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方案。同時,加大工作力度,更好發揮專(zhuan) 項債(zhai) 券帶動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向好。”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
有效減負擔穩預期
三美竹木製品有限公司是浙江安吉一家小微企業(ye) 。近年來,企業(ye) 轉型發展“以竹代塑”工業(ye) 加工,遇到了資金壓力。
“今年以來,我們(men) 累計享受小微企業(ye) 減免等政策紅利近100萬(wan) 元,為(wei) 企業(ye) 加大研發生產(chan) 投入注入強勁動能。”公司負責人肖衛新說。
減稅降費也是加力提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以來,我國實施一係列稅費優(you) 惠政策,僅(jin) 2023年延續優(you) 化完善的稅費優(you) 惠政策就多達70項。
“減稅降費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ju) 措,有利於(yu) 激發市場活力、優(you) 化資源配置,對於(yu) 穩增長、促就業(ye) 、調結構意義(yi) 十分重大。”李旭紅說。
今年實施減稅降費突出針對性、精準性,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ti) 經濟和中小微企業(ye) 發展。
首先,重點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助其應對困難挑戰。在優(you) 化、完善的基礎上,將涉及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到期稅費優(you) 惠政策統一延續到2027年底。比如,對月銷售10萬(wan) 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其次,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今年3月,將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並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前三季度,全國共40.3萬(wan) 戶企業(ye) 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激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
隨著一係列稅費優(you) 惠政策落地見效,經營主體(ti) 活力充分激發,創新發展動能有效提升。前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07億(yi) 元,其中民營經濟納稅人金額占比近75%,製造業(ye) 及批發零售業(ye) 是享受優(you) 惠占比最大的行業(ye) 。
前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4.1%,比上半年加快1.1個(ge) 百分點;全國經營主體(ti) 總量超過1.8億(yi) 戶,為(wei) 穩住就業(ye) 和經濟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保障有力、精準高效,財政收入保持恢複性增長。同時,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優(you) 化,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說。
重點保民生增福祉
近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達48.46億(yi) 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地方開展受災群眾(zhong) 冬春臨(lin) 時生活困難救助工作,確保安全溫暖過冬。
我國持續增加民生投入,持續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42166億(yi) 元,下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725.09億(yi) 元,下達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1546.83億(yi) 元……一係列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有力兜牢兜實民生底線。
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較為(wei) 突出,中央財政持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今年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萬(wan) 億(yi) 元,增幅達7.9%。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87125.71億(yi) 元,增長7.6%;專(zhuan) 項轉移支付8499.29億(yi) 元,增長11.6%。此外,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zhuan) 項轉移支付5000億(yi) 元。
最新統計顯示,具備條件的轉移支付已經下達完畢,通過加大對困難地區和基層的支持力度,為(wei) 地方財政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財力保障。各地嚴(yan) 格“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預算編製、執行、庫款保障等各環節管理,強化財政運行監測預警,及時發現、處置苗頭問題和風險隱患。
湖北省麻城市是大別山革命老區核心區。“我們(men) 圍繞‘足’字下功夫,確保‘三保’預算到位,突出‘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you) 先順序,做到‘三保’預算安排不留缺口,為(wei) 兜牢底線提供有力支撐。”麻城市財政局局長鮑斌說。
除了財政資金支持,稅收政策也聚焦增進民生福祉發力。8月底,國務院印發通知,決(jue) 定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子女教育、贍養(yang) 老人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標準。
“‘老有所養(yang) 、幼有所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願景。3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標準大幅提高,可以減輕養(yang) 老養(yang) 小、優(you) 生優(you) 育的負擔,體(ti) 現了政策減負的精準性,對提振當前消費也會(hui) 產(chan) 生一定的杠杆效應。”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梁季說。
今年,我國還延續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換購住房個(ge) 人所得稅退稅等優(you) 惠政策,切實減輕居民稅收負擔,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此外,進一步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支持企業(ye) 減負穩崗,幫助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創業(ye) ,延續實施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chang) 還政策,穩妥實施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
“黨(dang) 政機關(guan) 堅持過緊日子,中央財政帶頭壓減支出,加大財力下沉力度。通過財政收支結構的優(you) 化與(yu) 財政支出效能的提升,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李旭紅說。
守住風險防範底線
11月6日,財政部公開通報8起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問責典型案例,從(cong) 一些地方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負責人到國有企業(ye) 、金融機構的相關(guan) 負責人均受到嚴(yan) 肅查處,對新增隱性債(zhai) 務和隱性債(zhai) 務化解不實敲響警鍾。
實現財政經濟運行可持續,必須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今年以來,中央對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工作進行了一係列重要部署。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製定實施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強調,“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長效機製,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zhai) 務管理機製,優(you) 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zhai) 務結構”。
有關(guan) 部門和各地持續強化地方政府債(zhai) 務管理,開好“前門”、嚴(yan) 堵“後門”。隱性債(zhai) 務方麵,研究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堅決(jue) 遏製增量,穩妥化解存量,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zhai) 務違約處置機製。同時,健全監督問責機製,實行終身問責、倒查責任。一係列政策有力實施,地方隱性債(zhai) 務規模逐步下降,風險得到緩釋。
專(zhuan) 項債(zhai) 券方麵,強化“借、用、管、還”管理,進一步提升效能、防範風險。特別是強化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穿透式監測和債(zhai) 券資金投後管理,完善項目建設和運營全周期、全過程監督管理機製,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金運行安全。
“地方債(zhai) 務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推動穩增長、惠民生、調結構。目前,通過有序推進防範化解債(zhai) 務風險工作,債(zhai) 務風險總體(ti) 可控。”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教授吉富星表示。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恢複向好,主要指標持續改善,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同時,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國內(nei) 需求尚顯不足,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還麵臨(lin) 不少困難。在持續推動經濟恢複向好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更好發揮作用,受到高度期待。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貫徹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好發揮財政政策效能。”藍佛安表示,要在支出上持續發力、在政策上強化落實、在運行中嚴(yan) 防風險。
李旭紅認為(wei) ,要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對需求端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促進各項稅費優(you) 惠精準直達,同時,進一步加強財政、貨幣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充分釋放政策效能。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保持一定的支出強度和力度,以財政投入的穩定性對衝(chong) 內(nei) 外部環境發展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引導社會(hui) 預期不斷向好。同時,促進新舊經濟增長動能的接續發展,加大對新質生產(chan) 力代表性行業(ye) 的支持引導力度。”白彥鋒說。 (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