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足協職能部門將瘦身至13個

發布時間:2023-12-07 14:0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中國足協職能部門將瘦身至13個(ge)

  職業(ye) 聯賽統一由聯賽公司負責運營

  中國足協於(yu) 今年10月完成換屆工作後,也加快了內(nei) 部機構調整的步伐,具體(ti) 方案已於(yu) 近期獲得了上級管理部門的批準。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新一屆中國足協將按照“13部門+2公司+1基地”的模式完成內(nei) 部機構整合,原場館部、戰略規劃部等部門及“足城辦”將被取消,其原有職能劃撥其他部門。中超、中甲、中乙聯賽未來大概率將統一由職業(ye) 聯賽公司負責運營,公司名稱及具體(ti) 職能待定。

  宋凱主席正式走馬上任

  昨日,中國足協完成了新一輪換屆工作,以宋凱為(wei) 主席的足協領導班子正式走馬上任。在此之前,國內(nei) 足壇正經曆反腐風暴。包括原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內(nei) 的多人相繼因涉嫌違紀違法被有關(guan) 部門帶走調查,麵臨(lin) 法律懲處。不得不說,此時此刻的中國足協正遭遇空前的內(nei) 憂外困。如何理順內(nei) 部機構,從(cong) 而讓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成為(wei) 新一屆中國足協領導班子首當其衝(chong) 的重任。

  在本輪換屆之前,中國足協是按照“18+1+1+1”的模式設置組織架構的,也就是說足協下設18個(ge) 職能部門。3個(ge) “1”分別指的是中國足協全資子公司福特寶公司、香河國家隊訓練基地和中足聯籌備組(中超公司)。此外,與(yu) 足協內(nei) 部管理架構產(chan) 生交集的還有相對獨立的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足城辦)。

  內(nei) 部部門精簡成頭等大事

  事實上,中國足球於(yu) 上世紀90年代步入職業(ye) 化軌道後,中國足協(含原足管中心)每逢領導層易人,其內(nei) 部機構都會(hui) 經曆不同程度的調整或整合。舉(ju) 例來說,2010年韋迪出任足管中心主任(中國足協副主席)後,就曾將內(nei) 部機構設置模式由之前的“6部1隊”調整為(wei) “7部”,當屆中國足協取消女子部的做法一度引發爭(zheng) 議。而在2011年中國女足兵敗倫(lun) 敦奧預賽後,足協又恢複了女子部的設置。內(nei) 部組織架構調整的反反複複,也一定程度加劇了行業(ye) 管理工作的混亂(luan) ,部分令人啼笑皆非且有違行業(ye) 規律的舉(ju) 措隨之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cong) 2020年5月開始,中國足協開始有意識地精簡內(nei) 部機構,這是因為(wei) 在此之前的2年時間裏,足協累計設立了多達28個(ge) 職能部門。也正是因為(wei) 各部門職能劃分過於(yu) 細化,多個(ge) 部門之間產(chan) 生了業(ye) 務交集甚至重疊的問題,加劇了相關(guan) 工作落實的複雜程度,並影響工作效率。中國足協推動本輪內(nei) 部機構調整,也是為(wei) 了提升業(ye) 務工作效率與(yu) 質量。

  未來將下設13個(ge) 職能部門

  據了解,根據方案,未來中國足協將下設13個(ge) 職能部門,分別為(wei) 黨(dang) 辦、紀檢監督、媒體(ti) 公關(guan) 、行政、國際交流、國家隊管理、男足青訓、女子足球、裁判、競賽、技術、社會(hui) 足球、信息管理等部。原五人製及沙灘足球部、場館部、會(hui) 員協會(hui) 部、財務部、戰略規劃部等部門將被取消,其原有職能將分別劃撥給社會(hui) 足球、競賽部、行政部等部門。

  此外,除福特寶公司、香河基地外,中足聯籌備組未來何去何從(cong) 的問題也備受各職業(ye) 足球俱樂(le) 部的關(guan) 注。據了解,在中足聯能否最終掛牌成立暫無定論的情況下,未來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ye) 聯賽的運營大概率將由全新成立的“職業(ye) 聯賽公司”來具體(ti) 操作。也就是說,中足聯籌備組接下來有可能麵臨(lin) 更名,並以“公司”性質參與(yu) 三級職業(ye) 聯賽的運營。在此之前,中國足協與(yu) 有關(guan) 方麵在溝通的過程中,曾提出成立“中國職業(ye) 足球聯賽運營公司”或“中國足球職業(ye) 聯賽聯合公司”。不過“公司”最終如何命名,其職能與(yu) 權益範圍如何規定,仍有待各方進一步商榷。

  不得不說,已經進入新周期的中國足協,無論完善內(nei) 部機構設置,還是推出改良措施,都應該把重樹中國足球與(yu) 行業(ye) 管理部門的形象,提振中國足球的士氣作為(wei) 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本報記者 肖赧

  (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