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成績亮眼
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成績亮眼(環球熱點)
近日,中國同約旦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yu) 約旦哈希姆王國政府關(guan) 於(yu) 共同推進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至此,中國同全部22個(ge) 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專(zhuan) 家分析認為(wei) ,中阿攜手構建麵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ti) 的動能更加強勁。麵向未來,中阿務實合作活力十足,前景廣闊。
多領域合作齊頭並進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夥(huo) 伴,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數據顯示,2022年,中阿貿易額超過4300億(yi) 美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中阿雙向直接投資存量超過300億(yi) 美元,比10年前增長近3倍。中國從(cong) 阿拉伯國家進口原油2.7億(yi) 噸,占當年中國全球進口總量的半壁江山。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中國沙特延布煉廠、阿布紮比哈利法港二期集裝箱碼頭、阿爾及利亞(ya) 東(dong) 西高速公路、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阿雙方實施了200多個(ge) 大型合作項目,合作成果惠及雙方近20億(yi) 人民,有效促進了相關(guan) 國家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
“共建‘一帶一路’實現了全部22個(ge) 阿拉伯國家和阿盟‘全覆蓋’,反映了中阿雙方強烈的合作意願。這表明‘一帶一路’合作機製和路徑得到阿拉伯國家和阿盟的廣泛認可,具有強大吸引力。”北京大學中東(dong) 研究中心主任吳冰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阿經貿合作呈現多元化特點。合作涉及的產(chan) 業(ye) 領域更多,不僅(jin) 有傳(chuan) 統能源和金融投資等領域,還有高新技術領域,如生物製藥、新能源和數字經濟等。中阿在教育、藝術交流和新聞媒體(ti) 領域的合作也全麵鋪開。
複旦大學國際關(guan) 係與(yu) 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中東(dong) 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楚楚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成果顯著,雙方鞏固合作存量,擴大合作增量,實現了傳(chuan) 統能源和新能源、傳(chuan) 統基建和新基建、傳(chuan) 統商貿和新科技等多領域的齊頭並進。
近年來,中阿技術轉移、清潔能源、北鬥衛星、幹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等中心陸續成立,在阿聯酋等國家建立了8個(ge) 技術轉移雙邊中心,形成了連接數千家中阿科研機構和創新企業(ye) 的技術轉移協作網絡。
英國《中東(dong) 鏡報》刊文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海灣石油和天然氣生產(chan) 國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阿關(guan) 係在該地區基礎設施和技術的推動下得到擴展。在能源之外,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hui) 成員國為(wei) 符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設施、製造業(ye) 和數字經濟領域的中國商品、建築合同和投資機會(hui) 提供了市場。
中阿合作優(you) 勢獨特
“共建‘一帶一路’與(yu) 阿拉伯國家的發展願景高度契合,該地區出現了一股‘向東(dong) 看’的外交潮流。”張楚楚表示,近年來,阿拉伯國家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一方麵,不少阿拉伯國家厭倦了無休止的地緣政治競爭(zheng) 與(yu) 社會(hui) 動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成為(wei) 地區各國的優(you) 先議程。另一方麵,阿拉伯國家產(chan) 業(ye) 結構嚴(yan) 重失衡,長期麵臨(lin) 科技赤字、基建赤字,所以阿拉伯各國都提出了經濟轉型的目標。通過推動中阿在基礎設施、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助力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社會(hui) 現代化、多元化。
英國《中東(dong) 鏡報》刊文稱,阿拉伯國家希望外國直接投資不僅(jin) 能滿足當地需求,還能推動自身融入全球供應鏈,中國公司能夠幫助他們(men) 做到這點。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官員表示,為(wei) 了海灣地區國家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加深與(yu) 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其他夥(huo) 伴的關(guan) 係非常重要。
吳冰冰表示,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阿拉伯國家在區位、能源、金融等方麵具有獨特優(you) 勢。很多阿拉伯國家正在推進本土產(chan) 業(ye) 現代化,形成了大規模基建需求、投資需求和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中阿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張楚楚表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具有獨特優(you) 勢。一是中國與(yu) 阿拉伯國家之間建立了政治互信。不同於(yu) 某些域外大國把中東(dong) 視為(wei) 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局,中國堅持“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範圍,不謀求填補‘真空’”。二是中國與(yu) 阿拉伯國家之間相互尊重。中國尊重地區各國主權,在地區事務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開展對外援助與(yu) 國際合作中不幹涉他國內(nei) 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三是中國與(yu) 阿拉伯國家雙邊經貿合作互補性強,阿拉伯國家具有能源儲(chu) 備優(you) 勢,中國具有技術先進與(yu) 門類齊全的工業(ye) 體(ti) 係,能夠滿足阿拉伯國家的進口需求。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正在巧用彼此優(you) 勢,實現貿易多元化。報道還援引俄羅斯科學院東(dong) 方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瑪麗(li) 亞(ya) ·帕霍莫娃的話指出,中阿關(guan) 係長期穩定發展,還有助於(yu) 穩定全球石油市場。
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wei) 重要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為(wei) 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展望未來,中方期待同阿方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攜手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搭建起貫通中阿的“發展帶”“連心橋”和“幸福路”,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在當前國際局勢下,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將產(chan) 生積極影響。”張楚楚表示,首先,中阿互利共贏,樹立了南南合作典範,雙方已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內(nei) 成功建立17項合作機製。在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下,一係列中阿合作機製成為(wei) 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創新機製。其次,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均支持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以規則為(wei) 基礎的多邊貿易體(ti) 製,有助於(yu) 構建全球開放型經濟體(ti) 係。再者,中阿文明交往源遠流長,當前雙邊合作傳(chuan) 承和發揚了文明互鑒的傳(chuan) 統,是世界文明交流的典範,有助於(yu) 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吳冰冰表示,未來,中阿雙方合作可以聚焦以下3方麵:一是中國民營企業(ye) 可以更多地參與(yu) 到中阿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推動更多“小而美”的項目落地;二是進一步挖掘綠色低碳、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和高技術領域合作潛力,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為(wei) 雙方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采取更多促進雙方人員往來的便利化措施,加強教育、科研和新聞媒體(ti) 合作,為(wei)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貿易暢通提供堅實的人文支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