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卡”在哪

發布時間:2023-12-29 11:0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課間十分鍾是很多中小學生最開心的一段時間,也是很多成年人關(guan) 於(yu) 童年的美好回憶。如今,有些學校卻給課間十分鍾戴上了“緊箍咒”。不許出教室、活動受限……本該“動”起來的孩子被“圈”在了教室。

  課間十分鍾難以保障,背後的矛盾點在哪裏?課間十分鍾受限製的原因是什麽(me) ?保障孩子的課間十分鍾,要解決(jue) 哪些問題?在中國青年報社出品的新一期《參數》節目中,小學生家長、老師還有教育領域專(zhuan) 家,分享了他們(men) 對於(yu) 課間十分鍾的看法。

  “消失”的課間十分鍾

  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王卡觀察到,目前一些學校會(hui) 對孩子的課間活動進行限製,“在課間,我們(men) 家小朋友被要求盡量在教室裏,不允許到操場或走廊裏活動,如果外出活動被發現,可能還會(hui) 被批評或者扣分,但是在教室裏可以看課外書(shu) 、聊天或下象棋等”。

  小學體(ti) 育老師趙子唯發現,學生的課間十分鍾有時會(hui) 因拖堂而被占用,“有的同學會(hui) 在體(ti) 育課上問我可不可以上廁所,原因是之前的課程拖堂,他們(men) 在課間沒時間上廁所”。

  “我們(men) 家孩子除了午餐以後的大課間可能會(hui) 到操場上,課間十分鍾出樓或在樓道中的活動,會(hui) 受到比較大的限製。”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徐文鬆坦言,孩子課間十分鍾不出去活動,讓自己非常焦慮的一點是視力問題,“如果孩子隻有午餐或體(ti) 育課能到戶外,其他時間都在室內(nei) ,我會(hui) 擔心他的身體(ti) 狀態和精神狀態”。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6.4%的受訪中小學生家長覺得孩子在課間十分鍾的遊戲、社交、運動等活動受限了。

  “對學生來講,戶外的蹦蹦跳跳,能放鬆心情,發泄不良情緒,同時運動能促進人更好地發展,在智力發展和身體(ti) 健康上都有益處。”中學教師梁軍(jun) 玲認為(wei) ,課間十分鍾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作用。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心理教師韓祖曄從(cong) 青少年成長角度分析了課間十分鍾對學生的意義(yi) ,“他們(men) 可以利用這十分鍾跟同學聊天、互動、玩遊戲,在這個(ge) 過程中學習(xi) 怎麽(me) 跟人相處、調節情緒等。這也是一個(ge) 提高社交能力的過程,如果在中小學沒有學會(hui) 這些,上了高中或大學之後,孩子是不知道怎樣和同伴對話與(yu) 互動的”。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8%的受訪中小學生家長認為(wei) 課間十分鍾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誰“偷”走了孩子的課間十分鍾

  “有些人覺得課間不讓孩子活動,主要怪學校。但我了解到很多校方,包括老師也在‘叫苦’,讓孩子們(men) 在課間出去玩鬧或跑動,萬(wan) 一出現了磕碰、摔傷(shang) ,學校都得擔責任。”王卡說道。

  韓祖曄認為(wei)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課間活動、放鬆,“但可能有一部分家長,會(hui) 擔心孩子在這個(ge) 過程當中身體(ti) 受到傷(shang) 害”。

  “學校怕學生受傷(shang) ,因為(wei) 畢竟孩子好動,有時候控製不了自己,打打鬧鬧,可能意識不到後果。”趙子唯覺得,學校限製學生課間十分鍾活動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因素。

  徐文鬆關(guan) 注到,部分學校存在空間供給不足和人員、時間安排難以協調的問題,她認為(wei) 這些客觀因素會(hui) 導致學校對於(yu) 學生活動的限製,“以我們(men) 家小朋友的實際情況來講,他們(men) 那一級是入學高峰期,他們(men) 所在的城區,學校規模都比較小,空間供給不足。另外,因為(wei) 現在的校區基本都是樓房,在10分鍾時間內(nei) 讓大家都去操場上玩,對老師、學校來說,人員安排和時間調度也不現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從(cong) 不同角度分析了課間十分鍾“消失”的原因。首先,學生安全的責權邊界模糊,學生的安全責任在學校、教師、家庭和學生本人之間沒有明確劃分,模糊的邊界導致教師要負“無限”的責任,“無限”的責任使得教師對學生提出“無限”的要求,甚至是“無限”的限製。其次,現在部分學校超過了適度規模,因此承擔了更高的風險,這種風險的壓力進一步轉化到對學生和學生的課間活動、運動的限製上。再次,部分學校在管理上存在“一刀切”問題,例如一個(ge) 學生在教室外麵出了事,就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都在教室裏麵,這種管理方式造成了學校對學生活動的限製。

  怎樣將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

  教育部在2021年5月通過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明確要求,學校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遊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

  王卡也在新聞上關(guan) 注到,近期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中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於(yu) 學生調節情緒、放鬆身心、增強體(ti) 質和防控近視。教育部將進一步督促地方和學校嚴(yan) 格落實國家有關(guan) 規定,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決(jue) 糾正以“確保學生安全”為(wei) 由而簡單限製學生必要的課間休息和活動的做法。

  “我覺得這些舉(ju) 措已經很充分了,我期待的就是能夠早日細化和落地,最好能有常態化的督導檢查機製來督促落實。”王卡說。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6%的受訪中小學生家長期待保障中小學生課間活動的相關(guan) 舉(ju) 措落地實施。

  徐文鬆覺得,在學校空間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校方可以因地製宜,開發一些在小空間就能讓孩子得到充分運動的小遊戲、小設施,使孩子得到休息和放鬆。

  韓祖曄希望,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能夠給學校提供支持,讓學校能夠放心地安排學生課間十分鍾的活動,同時學校也要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為(wei) 學生創造一個(ge) 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

  儲(chu) 朝暉認為(wei) ,保障中小學生課間十分鍾,首先要解決(jue) 學校和政府之間的責權邊界問題,同時明確學校、社會(hui) 和其他各個(ge) 方麵的責權邊界,進而消除因為(wei) 責任模糊造成的一些問題。第二,加強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讓孩子意識到如果因為(wei) 自己的原因出了問題,應該由自己負責,當孩子有了這種責任意識,在活動時也會(hui) 更加注意安全。第三,完善校園安全事故處理方式,在對事故進行完整、係統、深入的調查後,讓該對事故負責的人負責,而不是為(wei) 了免除社會(hui) 關(guan) 注,不經過調查就讓人擔責。第四,從(cong) 更長遠的角度來講,要保證學校的適度規模,在學校均衡上下功夫。適度規模的學校,學生之間的活動相互交叉、相互碰撞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如果我們(men) 整體(ti) 的教育價(jia) 值觀,對學生成長發展中的運動和健康價(jia) 值認識不到位,采取其他措施都是被動的。”儲(chu) 朝暉指出,未成年人正處在一個(ge) 成長發展的階段,需要充足的運動,同時重視同學之間的交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徐丹陽 白楊 實習(xi) 生 邱嵐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