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貴州鄉村體育發展調查:賽事流量如何變“留量”?

發布時間:2024-01-05 11:50:00來源: 經濟日報

  賽事流量如何變“留量”——貴州鄉(xiang) 村體(ti) 育發展調查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體(ti) 育賽事大年,也是體(ti) 育和旅遊市場深度融合的一年。從(cong) 大運會(hui) 、亞(ya) 運會(hui) 到城市馬拉鬆、鄉(xiang) 村體(ti) 育賽事,都是拉動體(ti) 旅融合的熱門賽事,也成為(wei) 各地產(chan) 業(ye) 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其中,貴州“村BA”“村超”的火爆出圈,帶火了當地文化旅遊市場,也帶動了周邊產(chan) 業(ye) 增收,讓特色美食、農(nong) 特產(chan) 品等走出大山,打響了知名度,刷足了存在感。不過,賽場外的功夫更考驗能力,如何讓“一時火”變“一直火”的課題,仍需要當地繼續認真作答。

  看台上座無虛席,呐喊聲此起彼伏;中場表演別開生麵,球場瞬間變身為(wei) 民族文化會(hui) 演的“舞台”,球場內(nei) 外的每一個(ge) 人都沉浸其中……

  2022年以來,這樣的精彩場麵不斷在貴州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上演。“村BA”“村超”的火爆出圈,不僅(jin) 收獲了巨大流量,也帶火了當地文化旅遊市場,擴大了當地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民族手工藝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量。“村BA”“村超”以煙火氣升騰信心、以泥土味溫暖人心,既是群眾(zhong) 樂(le) 子,又是增收路子,既是傳(chuan) 播流量,更是發展增量。

  賽事熱帶火鄉(xiang) 村遊

  雖不是在賽季期間,但貴州省台江縣台盤村村委會(hui) 門口的籃球場,仍不時有遊客前來打卡。漫步村間小巷,籃球元素隨處可見。

  2022年7月12日至8月9日,“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貴州省“美麗(li) 鄉(xiang) 村”籃球聯賽黔東(dong) 南州半決(jue) 賽和佛黔協作美麗(li) 鄉(xiang) 村籃球交流賽在台盤村相繼舉(ju) 辦,場均觀眾(zhong) 超1.5萬(wan) 人;因場地容量有限,未能進入現場而在外圍觀望的群眾(zhong) 也超萬(wan) 人。現場的火爆場景,經由短視頻在網絡上傳(chuan) 播開來,全網瀏覽量超10億(yi) 次,並被網友親(qin) 昵地稱為(wei) “村BA”。

  “籃球運動已經深深融入當地群眾(zhong) 的生活。每年的‘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都會(hui) 吸引上百支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球隊,隊員主要由普通群眾(zhong) 組成。”台盤村村委會(hui) 主任岑江龍告訴記者。

  “村BA”“村超”之所以能熱熱鬧鬧地辦起來,與(yu) 當地深厚的群眾(zhong) 基礎分不開。

  台江縣開展籃球運動已有80多年曆史。台江縣縣長楊德昭告訴記者,當地民族節慶多,有“逢節必比賽、比賽先籃球”的說法,“每逢籃球比賽,十裏八鄉(xiang) 的村民都會(hui) 蜂擁而來。為(wei) 了參加比賽,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會(hui) 不遠千裏趕回家鄉(xiang) ”。

  “村超”舉(ju) 辦地榕江縣的足球曆史很長,群眾(zhong) 的足球比賽在當地已經持續舉(ju) 辦多年。榕江縣縣長徐勃介紹,該縣總人口不到40萬(wan) 人,其中會(hui) 踢足球、喜歡踢足球的接近5萬(wan) 人,全縣有縣級足球特色學校41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特色學校14所,縣域內(nei) 有足球場地25塊。

  群眾(zhong) 從(cong) 心裏喜歡體(ti) 育運動、鍾愛籃球足球運動,為(wei) “村BA”“村超”出圈奠定了基礎,也使得比賽本身具有較高的水平和觀賞價(jia) 值。

  “村BA”“村超”的火爆賽場,也化身為(wei) 當地民族文化、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的盛大秀場。中場表演的民族歌舞,被搬上領獎台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民族工藝品,都得以在更大範圍內(nei) 露麵。不少到現場觀賽的遊客表示,之所以到“村BA”“村超”現場,就是奔著中場的民俗表演來的。

  2023年10月28日晚上,首屆全國和美鄉(xiang) 村籃球大賽總決(jue) 賽在台盤村落幕,廣東(dong) 省中山市沙溪鎮代表隊獲得冠軍(jun) ,獲得的獎勵包括一頭產(chan) 自貴州省關(guan) 嶺縣的黃牛。此後,“關(guan) 嶺牛”走紅網絡,打響了知名度。

  巨大的流量,釋放出強大的消費能量,在酒店業(ye) 和餐飲業(ye) 表現最明顯。

  榕江縣文化旅遊部門的數據顯示,“村超”第一個(ge) 賽季的相關(guan) 話題網絡瀏覽量超480億(yi) 次,助力該縣累計吸引遊客519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9.86億(yi) 元。

  歲末年初,本是傳(chuan) 統的旅遊淡季,但在舉(ju) 辦“村超”的足球場周圍,各式餐飲店仍有不少食客,其中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獨一家苗嶺壇子魚的服務員告訴記者,一到“超級星期六”(比賽日),來自各地的遊客就擠滿了縣城的大街小巷,“店裏準備了一天的食材瞬間銷售一空”。

  榕江縣尚品國際大酒店總經理全春木說,“村超”比賽期間,酒店入住率大大提升,“大部分時間處於(yu) 滿房狀態”。

  在“村BA”舉(ju) 辦地台江縣,火爆的情形同樣在上演。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該縣接待遊客人數同比增長181%,旅遊收入同比增長281%。

  流量助力黔貨出山

  借賽事出圈東(dong) 風,貴州當地的特色美食、農(nong) 特產(chan) 品,以及銀飾、蠟染、刺繡等非遺產(chan) 品紛紛進入大眾(zhong) 視野,並通過新媒體(ti) 平台走出了大山。

  “我們(men) 把苗繡、剪紙等當地特色元素融入生活化產(chan) 品中,開發了帽子、手袋、服裝等文創產(chan) 品。”貴州舞水雲(yun) 台公司運營總監龍宇說,2023年“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期間,該公司的銷售額接近10萬(wan) 元。

  據統計,在“村超”舉(ju) 辦的兩(liang) 個(ge) 多月裏,榕江縣6家主營藍染、蠟染、刺繡、銀飾、少數民族服裝的精品店銷售額近800萬(wan) 元。

  榕江縣古州文化旅遊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孫國秀說,“全縣開發的藍染‘村超’文創產(chan) 品有200多款,包括T恤、布袋、球隊隊標等。其中,我愛‘村超’和貴州‘村超’T恤賣出了10萬(wan) 件”。

  在台盤村,集餐飲娛樂(le) 、民俗文化、農(nong) 特產(chan) 品於(yu) 一體(ti) 的集市——“深山星光夜市”“深山非遺集市”,因全麵呈現了當地民族非遺風、鄉(xiang) 村煙火氣,成為(wei) 眾(zhong) 多遊客的打卡地。

  岑江龍告訴記者,“深山星光夜市”“深山非遺集市”將原本分散的攤位集中到一起,既方便村委會(hui) 統一提供服務,妥善處置垃圾、汙水等問題,也極大方便了遊客,體(ti) 驗美食、觀看比賽兩(liang) 不誤。

  為(wei) 了更好發揮“村BA”品牌的帶動作用,台江縣還成立了體(ti) 旅融合產(chan) 業(ye) 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從(cong) 事“村BA”品牌的開發、運用工作。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已開發出24種、70多款相關(guan) 文創產(chan) 品。該公司在台盤村籃球場旁開設了線下體(ti) 驗店,銷售“村BA”文創產(chan) 品和當地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日銷售額最高時突破2萬(wan) 元。

  借助“村超”帶來的強大流量,榕江縣大力發展直播帶貨,在“新媒體(ti) +產(chan) 業(ye) ”的賽道上飛奔,讓銀飾、苗繡、蠟染等民族工藝品以及百香果、臍橙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大市場。

  “‘村超’的流量吸引著榕江新媒體(ti) 達人宣傳(chuan) 自家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品。”榕江電商直播帶頭企業(ye) 之一、貴州山呷呷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陽章偉(wei) 告訴記者,自“村超”開賽以來,該企業(ye) 線上銷售額超過千萬(wan) 元,“我們(men) 將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更多優(you) 質產(chan) 品”。

  走進位於(yu) 榕江縣易地搬遷安置點特和社區的青於(yu) 藍藍染藝術中心,遊客絡繹不絕。因為(wei) “村超”火爆,這裏的繡娘們(men) 在加班加點趕製新品,“村超”總決(jue) 賽上獲勝球隊的蠟染披風就出自她們(men) 之手。

  “我們(men) 開發了30多種‘村超’周邊產(chan) 品。”貴州青於(yu) 藍農(nong) 業(ye) 投資有限公司文創板塊負責人羅芸說,線上的非遺類文創產(chan) 品已經爆單,生產(chan) 線也從(cong) 工坊延伸到附近村寨。

  “藍染工藝既具有地方文化屬性,又兼具市場邏輯,可以向上下遊延伸形成三產(chan) 融合產(chan) 業(ye) 鏈,市場前景廣闊。”青於(yu) 藍農(nong) 業(ye) 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於(yu) 浩說,“得益於(yu) 新媒體(ti) 的加持,公司的銷售模式實現了從(cong) TO B向TO C的轉變。”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9月,榕江縣新媒體(ti) 產(chan) 業(ye) 園線上、線下銷售額突破4億(yi) 元。

  如今,在“村超”的引流下,榕江縣的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品和特色美食紛紛出圈,具有濃濃侗家風情的醃魚被擺上了北上廣消費者的餐桌,農(nong) 家自製臘肉、黃金貢柚、青白茶等山貨也搖身一變,成為(wei) 榕江縣“黔貨出山”的熱銷產(chan) 品。

  讓“一時火”變“一直火”

  麵對突然火起來的“村BA”“村超”,有人也會(hui) 產(chan) 生這樣的疑問:究竟能火多久,會(hui) 不會(hui) 是“曇花一現”?

  如何避免“轟轟烈烈開場、冷冷清清收尾”的結局,怎樣在商業(ye) 運作和農(nong) 趣農(nong) 味之間保持平衡,成為(wei) 考驗當地推動發展能力的一道必答題。對脫貧不久、發展資源相對不足的榕江、台江而言難度更是不小,諸多問題待解。

  比如,“村BA”“村超”舉(ju) 辦地提供的消費場景還不夠豐(feng) 富,缺少讓遊客留下來的“利器”。不少觀眾(zhong) 反映,除了現場觀賽、品嚐美食外,當地能看的、能玩的產(chan) 品比較有限,包車看比賽、賽後直接打道回府的情況不在少數。

  此外,因為(wei) 比賽具有季節性,當地消費市場淡旺季分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資本不敢投向這裏。如何做好品牌運營,設計出更多獨具特色、叫好又叫座的文化旅遊產(chan) 品,還麵臨(lin) 著人才缺乏、資金不足等瓶頸。

  貴州財經大學副教授王有誌表示,“村BA”“村超”給當地發展帶來的影響是係統性的,如何將熱度引導到促進消費上,讓“村”味比賽的流量變成推動“黔貨出山”的增量,讓“一時火”變“一直火”,是一篇需要綿綿用力才能寫(xie) 好的大文章。

  賽事是“村BA”“村超”流量的根本所在,既要保持“村”味不變,也要保持賽事不斷線。徐勃介紹,榕江縣計劃通過首屆“一帶一路”“村超”友誼賽、“村超”全國女子足球友誼賽、“村超”全國青少年足球友誼賽、貴州—粵港澳大灣區足球友誼賽等帶動“村超”高質量發展。

  貴州財經大學教授龔征旗認為(wei) ,“村BA”“村超”賽事的延續,將給舉(ju) 辦地帶來持續穩定的流量,對保持地方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yi) ,也為(wei) 體(ti) 育文化活動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村BA”“村超”都由群眾(zhong) 自發組織,但要實現持久、安全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及時補位,提供不缺位、不越位的服務保障。為(wei) 了給遊客提供更好的觀賽體(ti) 驗,2021年以來,台盤村新增籃球場看台座位1萬(wan) 餘(yu) 個(ge) ,新建停車場1000平方米,改造流動攤位2500平方米,整治風貌牆麵4萬(wan) 平方米。

  貴州體(ti) 育旅遊研究院院長陳俊表示,“村BA”“村超”給了當地改變“藏在深閨人未識”狀態的機會(hui) ,但打鐵還需自身硬,產(chan) 品能不能被消費者接納,關(guan) 鍵還得看質量和服務,“如果質量不過關(guan) 、服務水平跟不上,最終可能會(hui) 被流量反噬”。

  “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普通群眾(zhong) ,都需要在思想上來一次大轉變。”龔征旗認為(wei) ,當地需要全力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在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麵做足文章,更好滿足遊客需要。

  打造體(ti) 旅融合名片

  除了賽事以及相關(guan) 消費方麵的難題外,“村BA”“村超”也麵臨(lin) 著如何深度融入黔東(dong) 南州乃至貴州省文化旅遊發展大格局的問題,精品線路培育、相互引流等方麵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台盤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張德說,該村將充分利用鄉(xiang) 村籃球賽招牌,做好體(ti) 旅融合文章,把“村BA”流量熱度鏈接到農(nong) 、文、旅、體(ti) 產(chan) 業(ye) ,打造全域旅遊新地標和旅遊新名片。

  據了解,從(cong) 2021年7月開始,台江縣借助“村BA”帶來的強勁流量,成功創建2個(ge) 4A級景區,改造提升多個(ge) 3A級景點,一批閑置低效旅遊項目得以盤活,旅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後勁進一步增強。

  據了解,為(wei) 了豐(feng) 富台盤村消費場景,郵儲(chu) 銀行推出了專(zhuan) 屬信貸產(chan) 品,支持當地村民開辦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岑江龍告訴記者,該款信貸產(chan) 品可為(wei) 每戶村民提供無抵押貸款20萬(wan) 元。自“村BA”走紅以來,台盤村已有30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從(cong) 事農(nong) 家樂(le) 、住宿、食品加工等行業(ye) 。

  榕江縣文體(ti) 廣電旅遊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榕江將把“村超”賽事融入全縣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圍繞“村超”開發周邊一日遊、縣域遊、省州深度遊產(chan) 品,著力打造一批集山地體(ti) 育、民族運動、美食餐飲、戶外休閑、度假養(yang) 生、民俗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文體(ti) 旅特色路線。

  台江、榕江所在的黔東(dong) 南州文化旅遊資源極為(wei) 豐(feng) 厚。黔東(dong) 南州文體(ti) 廣電旅遊局局長常海表示,黔東(dong) 南州正依托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liang) 項優(you) 勢資源,推出“黔東(dong) 南·好好玩”123真善美新玩法,即探索中國鄉(xiang) 村旅遊1號公路,打卡“村BA”和“村超”的“兩(liang) 村”之行,尋夢“千戶苗寨西江、千戶侗寨肇興(xing) 、千年古城鎮遠”的“三千”之旅,積極打造知名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和粵港澳大灣區康養(yang) “後花園”。

  日前,黔東(dong) 南州文體(ti) 廣電旅遊局與(yu) 廣州悅跑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you) 勢,協力共促“村滿貫”等多樣化品牌賽事及衍生活動在黔東(dong) 南州落地生根,共同推動當地體(ti) 育產(chan) 業(ye) 鏈發展。

  “村BA”“村超”已成為(wei) 舉(ju) 辦地的一張新名片。陳俊建議,當地要在培養(yang) 鄉(xiang) 土產(chan) 品代言人上下功夫,讓“村BA”“村超”賽事中脫穎而出的“流量王”成為(wei) 鄉(xiang) 村代言人,為(wei) 民族工藝品、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聚人氣。

  “我們(men) 將培育更多村寨代言人,引進優(you) 質新媒體(ti) 企業(ye) 與(yu) 人才,不斷完善供應鏈,挖掘更多當地特色產(chan) 品。”榕江縣新媒體(ti) 專(zhuan) 班主任申敏說,榕江縣將充分用好“村超”帶來的流量,全力跑好新媒體(ti) 數字經濟新賽道,助力“黔貨出山”,讓群眾(zhong) 共享互聯網流量紅利。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